

跨境電子商務是指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達成交易、進行支付結算,并通過跨境物流送達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跨境電子商務的主要商業模式有B2B、B2C、B2B2C和C2C等。據商務部發布的《中國電子商務報告》顯示,全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從2009年的0.9萬億元上升到2013年的3.1萬億元,增長速度已超過30%,而2013年傳統外貿增長率僅為7.6%,由此可見,跨境電子商務已成為中國進出口貿易增長最快的領域。此外,跨境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占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的比重也逐年上升,2013年超過10%,預計到2016年這一比重會再增加一倍。據統計,目前我國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的外貿企業已超過20萬家,企業平臺也已超過5000個。
一、中美澳加歐盟跨境電子商務的通關制度比較
(一)通關申報制度比較
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海關關于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的申報方式,主要由商品價值和運輸方式決定,可分為正式報關和非正式報關(美國)、正式申報和低值貨物自評申報(澳大利亞)、正常申報和低值貨物申報(加拿大);歐盟海關則要求通過跨境網購進口商品必須如實申報品名、性質和價值;中國則以商品進出境時海關確定的進出境目的為準,結合進出境運輸方式對貨物和物品分別適用不同的報關程序。此外,各國都規定跨境貿易進口商品必須符合各國對禁止和限制性商品進口以及相關許可證等方面的要求。
美國海關規定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出入境商品可分別以郵遞、快件或貨運方式出入境,且當所購出入境商品價值超過2500美元時,相關交易方必須以正式進出口方式向海關報關和清關。但是,若所購出入境商品價值未超過2500美元,則相關方可以非正式進出口方式清關,此時海關負責準備相關文件,如確定稅號和稅率。此外,與具有商業屬性的入境商品不同,個人使用的入境商品可不受配額限制,而且若跨境購買的郵遞包裹的報關價值低于200美元,清關時不需任何文件。
加拿大海關也規定當入境商品價值不超過2500美元時,加入"低值貨物運輸項目"的快遞公司可通過提供一攬子最少文件而獲得加速清關。澳大利亞海關規定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入境商品無論以貨運(空運、海運)或郵遞方式入境,超過1000澳元的商品應正常報關進口(不論是否個人使用);不超過1000澳元的低值商品若以貨運方式入關,貨運公司應以自評清關(SAC)方式報關;若以郵遞方式入境,則海關直接清關,如表1所示。
我國海關對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商品的進出境管理,分為物品和貨物兩類,并根據其進出境運輸方式,適用不同的申報方式。(1)對于B2B模式下的進出口貨物,適用一般貨物的通關程序;(2)對于B2C和C2C模式下的進出境貨物、物品,以快件形式進出境的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商品,根據海關確定的進出境目的,分別適用進出境快件KJ和進出境快件個人物品申報方式;以郵件方式進出境的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商品,根據進出境目的,分為商業性郵件和個人郵寄物品兩大類,分別適用貨物和物品兩種通關程序;(3)電子商務企業或個人通過經海關認可并且與海關聯網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分別適用貨物或物品的申報方式。
(二)進口環節稅費比較
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歐盟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口涉及關稅和進口環節稅費,其適用的稅率、免征額以及稅負的計算與一般貿易進口商品基本相同;中國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則涉及一般貿易進口貨物稅和個人郵遞(快件)進口物品的進口稅,如表2所示。
美國和加拿大2500美元的規定僅涉及進口貨物的通關要求,并不涉及進口環節稅的減免。歐盟海關規定進口商品完稅價格不超過150歐元的,免于繳納進口關稅(酒、香水和花露水以及煙草和煙草制品除外);對進口環節增值稅和消費稅,歐盟各國也有不同數額的起征點。澳大利亞對于價值1000澳元以下的商品,不論其進口用于商業目的還是個人自用,也不論其以何種運輸方式進口,均無需繳納進口關稅、商品與勞務稅(GST)和其他稅費(如表2所示);中國以貨物和物品為區分而制定的免稅限值(額度)及進出口稅費繳納等規定相對繁瑣,海關的征管成本、企業或個人的遵從成本都較高。另外,對于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退運貨物的關稅及進口環節稅費的處理,澳大利亞海關規定:如因消費者認為貨物不合適、不喜歡等原因,且已繳納關稅和進口環節稅費的退運貨物,不屬于法律、法規規定可退還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稅費的情形。但是,如將進口貨物復出口,在特定的情況下,有權申請退還已繳納的關稅。
二、對我國海關制度的思考與啟示
為更好地促進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發展,方便企業通關和規范海關管理,海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逐步提高管理手段和技術水平,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優化通關流程。
(一)創新、完善郵遞商品和快件管理制度
以個人購買者為主的跨境貿易電子商務,其進出境商品具有相當的個人物品特征,但也有部分商品具有再銷售的貿易貨物屬性。雖然海關總署2014年第56號公告一定程度上明確了跨境貿易電子商務進出境商品的個人物品屬性,但也增加了不法分子利用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政策,通過化整為零的"螞蟻搬家"方式來逃避進口稅收征管的可能,這顯然不利于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的良性發展。此外,這種以貨物貿易方式批量進口,進入保稅監管區域或場所后又根據訂單按個人物品屬性進行清關和繳稅的模式,會對一般貿易方式造成不利沖擊,從而影響我國進口貿易結構調整和良性發展。因此,海關有必要改變基于個人物品和貨物區分來給予通關便利的方式,適當借鑒美國和澳大利亞海關的做法,根據所購買的進境商品價值來適用不同的通關和管理模式,從而使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特別是小額貿易商品獲得更多稅收和通關便利。
(二)逐步發展與海關聯網的跨境貿易
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平臺與海關聯網的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相關平臺為海關收集和獲取信息提供重要技術支持,而目前,上海等城市的相關平臺雖各具特色,但并不是真正意義的綜合性服務平臺,沒有充分發揮其快速通關和信息收集優勢,所以,海關應逐步拓展這些平臺功能,完善通關模式,實現涵蓋所有進出口模式下的在線購物、報關報檢、繳稅和退稅、結匯以及物流監管的全方位信息化。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的特點是中間環節減少給交易雙方帶來的價格與速度優勢,所以與海關聯網平臺應以更全面和完善的服務,提高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的通關速度,吸引更多企業和消費者加入這些平臺。
文獻資料
[1]鄂立彬,黃永穩.國際貿易新方式:跨境電子商務的最新研究[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4(3)
[2]來有為,王開前.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形態、 障礙性因素及其下一步[J].改革,2014(5)
作者簡介:
裴雨晴 (1988-),北京人, 研究生, 研究方向: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