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連成 余海波 曹罡
摘要:在日常公安機關刑事案件現場中,痕跡人員經常遇到灰塵指紋的提取,傳統方法對灰塵指紋的提取效果有時候不盡如人意。作為一名刑事技術痕跡人員,一定要用科學的、辨正的思維方式來對待現場指紋的提取方式,揚長避短,在操作中靈活取舍使用多種提取方法,以達最好的提取效果,最終為打擊刑事犯罪和法庭證據服務。筆者結合辦案實踐,通過不斷摸索新方法,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為痕跡人員提供新的思路和嘗試。
關鍵詞:公安;痕跡;指紋
Abstract: in the daily public security organs in the criminal scene, extraction of traces of personnel often encounter the dust fingerprints, the extraction effect of traditional methods of dust fingerprint sometimes is not satisfactory. As a criminal traces of technology personnel, be sure to treat the field fingerprint extraction with scientific and dialectical way of thinking, foster strengths and circumvent weaknesses, in operating flexible choice using a variety of extraction method, to reached the best extraction effect, and ultimately to combat criminal and forensic services. The author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handling cases, through the continuous exploration of new methods, has achieved a more satisfactory results, to provide a new way of thinking and try.
Key words: public security; trace; fingerprint
1前言
灰塵指紋是一種在公安機關刑事案件現場上經常需要處理的痕跡物證,最正規、最傳統的方法是使用照相直接固定提取。但是在基層實際現場勘查實踐中,由于受現場條件、灰塵指紋本身條件或其所粘附客體條件的限制,要清晰完整地提取一枚灰塵指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筆者在長期的現場勘查實踐中發現,用膠帶紙直接粘取指紋,再在暗環境下用照相固定的方法,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
2方法內容
在現場勘查中如發現有灰塵指紋,先要觀察灰塵的厚度、指紋是減層或加層和指紋的黏附客體,因為這3個方面都將決定提取最終指紋提取的質量;隨后用剪取合適大小的膠帶直接粘取在指紋區域內,貼于一中空平面上。固定記錄后直接把從現場帶回的膠帶用照相固定,用透光法和順光法都可。用上述方法提取的灰塵指紋,質量要高于直接用照相提取的指紋
3討論
由于膠帶直接粘取指紋一旦前期控制不好,就有可能破壞物證,所以在現場實踐中,應根據現場侵害的大小和灰塵指紋的不同加以區別對待,把可能出現的不利因素降低到最小。要注意以下問題:(1)在用膠帶粘取時,應從灰塵指紋的中心點開始,沿著指紋的紋線輕輕按壓,不可用力過猛。(2)減層指紋的處理方式,一般來說減層指紋因直接在灰塵上形成,在處理前要特別注意指紋附著灰塵層的厚薄,如灰塵層太厚,在提取過程中,灰塵可能會坍塌,導致指紋特征的增加和減少,甚至還可能產生假特征。如灰塵層相對較薄,可能提取到質量較高的指紋。(3)加層指紋的處理方式,一般來說加層灰塵指紋的灰塵不會太厚,比較適合用膠帶直接粘取;但必須注意觀察灰塵指紋黏附的客體,客體越光滑,提取的指紋質量越高;特別要注意在一些現代辦公家具表面上,粗看很光滑,實際上有細小的毛孔,故不能用這種方式提取灰塵指紋;一般的石灰涂料墻面因為太松也不能使用這種方法。
4結語
任何一種提取方法都存在自身的優點和缺點,膠帶紙粘取法優點在于操作方便,顯現的指紋清晰、特征明顯,不破壞客體和載體等,缺點在于操作不可逆,使用后直接影響后期檢驗鑒定。直接照相法能最完全的保存灰塵指紋的原貌,而使用膠帶紙直接粘取的方法,就意味著對這枚指紋提取的終結,有很大的風險性。因此,在一些重大現場,要先采取直接照相方法,盡可能的照全特征點,然后再使用膠帶紙直接粘取灰塵指紋的方法提取,首先采用膠帶紙直接粘取灰塵指紋的方法是考慮不足和不負責任的。因此特別要重點強調的是:在一些命案現場,灰塵指紋的證據和線索價值是極高的,上述提取指紋的方法只能同其他方法配合使用。
作者簡介:
何連成(1985-),男,湖南人,新疆阿克蘇庫車縣公安局刑事偵查大隊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痕跡檢驗專業工作。
余海波(1984-),男,河南駐馬店人,奎屯市公安局刑事偵查大隊刑事科學技術室工程師,主要從事痕跡檢驗工作。
曹罡(1982-),男,陜西咸陽人,新疆克拉瑪依市公安局刑事偵查支隊工程師。
參考文獻:
[1] 趙向欣.中華指紋學[M].北京:群眾出版社,1997.
[2] 鄭筱春.論指紋證據價值[J].浙江警察學院學報,2010(6):70-71.
[3] 李彥雷,李剛.相似指印檢驗鑒定1例[J].刑事技術,2011(3):66.
[4]李力,黃鎮國.對指紋鑒定標準問題的探討[J].刑事技術,2005(4):50.
[5]羅亞平.談指紋鑒定特征數量標準[J].公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