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峰 鞠永暢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2015年3月16日,《中國足球改革總體方案》正式發布,《方案》規定,全國中小學校園足球特色學校2020年內達到2萬所,2025年內達到5萬所。
一時間,“校園足球”風潮再起,席卷全國。千年帝都洛陽,作為聞名全國的“足球城”、河南足球曾經的強力“發動機”和策源地,更是當仁不讓地率先執旗,“校園足球”旋風強勢而起,一時無二。
這其中,洛陽市澗西區東升一小(原軸一小)就是校園足球蓬勃發展大潮中的佼佼者。
我生我賽,亦癡亦狂
在洛陽足球界,有句很有自豪感的話,叫“河南足球看洛陽,洛陽足球看澗西”。大意是,河南足球的主力軍是洛陽,而洛陽足球的大本營在澗西區。
此言非虛。在洛陽澗西區,眾多全國足球傳統學校,猶如一顆顆璀璨明珠,鑲嵌在澗西的版圖之上,東升一小,更是閃耀其內,光彩奪目。
東升一小校園足球發展,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火紅五月,記者走進東升一小,采訪了該校足球發展的“掌門人”——郭世峰。
郭世峰是一個洛陽校園足球發展話題無論怎樣都繞不開的人物,這不僅因為他雖然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但他踢球、看球、懂球,至今依然活躍在洛陽足球業余聯賽的賽場之上;而且,作為東升一小教導處副主任,校園足球中級指導員,亞足聯C級教練員,學校足球隊總教練,這些年,他胼手胝足、不計寒溫,執著以求,讓校園足球綻放出楊柳新枝、蜚聲業內。
“在郭老師的倡導和帶領下,學校自編足球教材進入學生社團,自編足球操進入陽光大課間……校園足球可以說搞得有聲有色。”洛陽市足協負責人李躍宗說。
“這輩子有幸和足球結緣,與校園足球聯姻,我感覺非常滿足。”面對記者采訪,郭世峰一臉幸福。
這是一句肺腑之言。因為在郭世峰的QQ簽名上,寫有“我生我賽”四個字。
“生命不止,比賽無休。”郭世峰笑著解釋。
“對于足球,郭老師似乎有著天生的偏執和熱愛,癡迷程度無以復加,學校足球有今天的成就,郭老師可以說居功至偉。”一旁,一位同事告訴記者。
心法精熟,師法自然
在眾多老師和學生眼中,郭世峰“能文能武,不可多得”。
記者了解到,近些年,該校在加快發展和普及校園足球上不斷創新,銳意進取,把校園足球“四個一”工作提到日常教學規劃中,逐步完善各種機制并實現足球教學課堂化,把足球活動納入陽光大課間,足球社團與特色相結合,足球專項訓練與梯隊相結合,走出了一條自己的創新特色之路。
作為洛陽市陽光大課間的優秀輔導員,郭世峰介紹說,校園足球是一項以培養集體主義與團隊精神的集體項目,因此,教學生踢球,首先教學生學會做人。
采訪適逢大課間,記者看到,寬闊的操場之上,學生每人一個足球,隨著《生命之杯》的歡快音樂,銀球飛舞,上下互動,成為一道健康向上拼搏的音符。.
“陽光大課間活動,使廣大師生深深地體會到擁有健康才能擁有明天、熱愛鍛煉就是熱愛生命,進一步樹立全民體育、天天鍛煉、終身鍛煉的意識,有力地促進我校體育工作,為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郭世峰說。
此外,記者了解到,根據小學生愛新鮮、好奇心強好動又愛好足球的特點,該校在新課改精神的引領下,選擇適合少年兒童學習的體育足球教材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并設計一些學生覺得新鮮、有趣的教學手段來吸引學生對足球的注意力,喚起求知欲,激發學生的訓練熱情。
“當然,學校足球事業的蓬勃發展,與譚正海校長的大力支持和指導是分不開的,沒有這樣一位富于卓識和遠見的校長,學校足球發展也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績。”郭世峰說。
天道酬勤,梅花苦寒。2011年10月,郭世峰和東升一小的校園足球成績,被收錄進入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傳奇之城——洛陽足球風云六十年》一書,該校足球隊在洛陽乃至河南的校園比賽中屢獲佳績, 眾多隊員被輸送進入專業隊梯隊,郭世峰也先后獲得省市各級榮譽和獎勵,其眾多頗有見地的足球論文,也榮膺省市各類殊榮。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說,“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郭世峰,便可作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