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濤 黃興旺
近年來,黑龍江省五常市縣鄉兩級人大中,試行“議辭”,探索代表退出新機制,讓不能履職、不愿履職的人大代表及時退出人大代表隊伍。
人大代表擁有憲法和法律賦予的權力,也要承擔相應的義務。目前,在面對人大代表違法犯罪或不能履行代表職務時,法律上的退出機制有請辭和罷免兩條途徑。對于間接選舉產生的人大代表,這并不是問題,但對于縣、鄉兩級直選代表,則是一個很大的麻煩。在相關代表不主動請辭時,想要維護代表隊伍的純潔性,就不得不行使罷免程序,而罷免直選代表的程序因成本巨大,在實際中很難操作。
近年來,黑龍江省五常市縣鄉兩級人大中,試行“議辭”,即對個別履職嚴重不合格,或嚴重背離代表身份的代表,由代表小組組織小組其他代表和部分選民代表與其座談,評價其履職中出現的問題,并對其代表職務的去留提出意見,在代表退出機制方面探索新出口,讓不能履職、不愿履職的人大代表及時退出人大代表隊伍。
直選代表退出新出口
2014年 11月,五常市安家鎮在組織籌備人代會前,鎮衛生院副院長、信用社主任等 4名人大代表因為工作原因調離了本鄉鎮,對原選區的選民的代表性大大降低,另有 3名村干部因為工作調整,離開了原崗位,對履行代表職責產生了抵觸情緒,這些情況在選民當中引起一片質疑聲:他們都不履職,怎么還讓他們當代表呢?
安家鎮人大及時將這一情況反饋到五常市人大常委會,在五常市人大常委會指導下,該鎮人大啟動了“議辭”程序。
2014年 12月 2日,安家鎮第二代表小組召開“議辭會”。參加“議辭會”的有第二代表小組的 9名人大代表,還有 20多名選民代表。“議辭會”的主要內容是就代表小組中的代表齊某某“履職是否合格”,以及其“是否應辭去代表職務”展開小組內部評價、討論。
齊某是安家鎮某村村干部,因工作調整,離開了村干部崗位,此后,外出打工,常年在外地。一年多來,沒有參加過鎮人代會以及鎮人大組織的任何活動,也沒有提交過任何建議意見等。
“議辭會”率先對齊某進行了“履職是否合格”的評價,齊某被一邊倒地評價為“不合格”。在“是否應辭去代表職務”的討論中,除 1名選民代表表示“再給他一個機會”外,其余代表和選民都持“應該辭去代表職務”的觀點。
面對“議辭會”上洶涌的民意,齊某的臉一陣紅一陣白,不停地擦著額頭上沁出的汗,羞愧地說:“我以為當代表就是一個榮譽,心思也沒往履職上去。現在明白了,我的確辜負了老百姓對我的信任,我請求辭去人大代表。”
那一段時間,安家鎮的“議辭會”接連召開,7名因工作原因或個人原因,出現履職問題的人大代表,都相繼請辭。對此,一名請辭的“老代表”感慨道:“通過‘議辭會,我看清了自己和其他代表的履職差距,真的不合格。請辭,比起罷免來,也算給自己留點‘面子吧!”
2015年 3月 23日的安家鎮十六屆人大第五次會議上,安家鎮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向全體代表提出《關于終止齊某等 7名代表資格的議案》,并就相關情況進行了說明。全體代表審議后,表決通過,免去了齊某等 7人的代表資格。
對此,五常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馬躍沖說:“‘議辭會不只是讓‘不合格代表了解自己的失職,還讓其明白自己不請辭,選民還可以罷免你。不過,那樣的話,因啟動罷免程序而增加政治成本,會讓你更加失去民心,再次競選代表就更難了。”
代表“失聯”,“議辭”亮劍
五常市民樂朝鮮族鄉是知名的僑鄉,與韓國交往密切,勞務輸出或探親十分活躍,致使個別人大代表不能正常履職,甚至出現“失聯”現象。
2014年 11月,民樂朝鮮族鄉人大在總結“雙聯系、雙報到”活動中,發現代表履職檔案里有 4名代表的履職記錄連續3個季度“干干凈凈”。代表小組負責人坦言,這幾名人大代表因出國務工或探親,“失聯”了。民樂朝鮮族鄉人大將這一情況及時反映到五常市人大常委會,并召開“議辭會”,對“失聯”代表資格依法進行確認。
“議辭會”在 4名代表所在的代表小組召開。
因為 4名代表都處于“失聯”狀態,“議辭會”采取了視頻模式,視頻的一方是 4名代表所在的代表小組其他代表和選民代表,另一方是身在國外的 4名代表。
代表小組的代表和選民代表們擺事實、舉實例、講道理,情緒激昂,卻又不失懇切,視頻另一端的代表很快意識到自己履職上的不足,考慮到接下來幾年內很難回國,無法履行代表職責的現實,遂逐一提出“請辭”。
五常市營城子滿族鄉人大代表伊某在任期內違反了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群眾反響很大。鄉人大對其進行約談,伊某認為:“我違反了政策不假,但在其他方面有貢獻,總能將功抵過吧!”隨后,伊某所在的代表小組召開了“議辭會”。代表小組的另外 7名代表一致認為伊某沒能帶頭遵守國家計劃生育政策。29名參加“議辭會”的選民代表則“一邊倒”地表示,伊某應辭去代表職務……
面對激昂的民聲,伊某表示:“看來,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人大代表,懷有‘功過相抵的想法是行不通的。我有負選民的期望,我請辭代表職務。”
“議辭”的五常實踐,為直選代表退出開啟又一條通道。對此,馬躍沖表示:“選民的要求很簡單,做代表就要履職盡責,否則就不配做代表。‘議辭會能夠讓選民‘糾錯,自然受到他們歡迎。我個人覺得,這是一種新的民主嘗試,應該獲得肯定。”
一種有益的民主嘗試
2013年 7月,五常市人大常委會出臺“代表談履職、群眾點測評”活動方案。方案規定,任期內有計劃地安排縣、鄉兩級人大代表回選區述職,接受選民點評和測評。對于測評滿意度低于 60%的人大代表,要啟動相應的罷免程序,審議是否繼續其代表資格。
2013年至今,五常市 24個鄉鎮人大集中召開 5次“代表談履職、群眾點測評”活動,有 217名縣級人大代表和 1126名鄉級人大代表回到原選區進行述職,并接受選民的測評。活動中,有 14名鄉級人大代表的滿意度沒有達到60%以上。在述職大會上,對被選民稱呼為“四不代表”的張某的代表資格進行討論。參加會議的 62名選民中有 56名認為張某不適合擔任人大代表。
隨即,張某所在紅旗滿族鄉第二代表小組啟動“議辭會”,張某對其他代表的意見,以及選民代表們要求他辭去代表職務不以為然。隨后,紅旗滿族鄉人大報請五常市人大常委會同意,啟動罷免程序,經過選區選民表決,依法罷免了張某五常市第五屆人大代表職務。
“議辭會”后,另外 13名代表主動請辭代表職務。
五常市人大常委會主任丁順表示:“人大代表的地位是憲法和法律賦予的,代表職務和資格的終止只能依法進行。對于不認真履行職責,或犯有嚴重錯誤,在群眾中造成不良影響等情形的代表,法律上,除了罷免和代表請辭外,并無太好的辦法。‘議辭會這一形式,借助代表小組和選民代表的‘評議作用,開啟了代表退出的又一條通道,尤其是針對直選代表,是一個有益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