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淑蓮
“五水共治”強勢推進,治水工程遍地開花,每年涉及資金數以億計。為了讓這些“治水錢”花在刀口上,讓有限的財政發揮更大的效能,武義縣人大常委會以緊盯“治水錢”為突破口,持續監督該縣“五水共治”工程實施。
工業功能區雨污分流管網改造、石峽水庫建設、城鄉引供水、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河道整治、山塘水庫除險加固……
2013年以來,武義縣全面開展“五水共治”,治水工程遍地開花??捎捎谖唇⒎€定完善的投入機制,資金保障難度很大。
如何在資金困難的情況下全面推進“五水共治”?武義縣人大不斷強化監督,督促政府將“五水共治”所有財政資金納入財政預算管理,嚴把“五水共治”項目的立項關、資金支付審核關等,努力讓有限的“治水錢”發揮更大的效能。
“治水”任務艱巨 財政壓力倍增
2013年底,武義縣人大常委會組織代表開展會前視察,大家的目光緊緊鎖住兩條溪流:白鷺溪、菊溪。根據武義縣“五水共治”實施計劃,白鷺溪被列入武義縣“最差”河道整治行列,總投資預計5400萬元;菊溪則計劃打造成“最美菊溪”,計劃投資1800多萬元。
“一條溪流的整治,就動輒幾千萬,全縣河道整治得花多少錢?”面對代表們的質疑,身為武義縣“五水共治”督查組組長的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徐華良,白鷺溪河長、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徐向民坐不住了,分別帶隊徒步視察白鷺溪和菊溪。
菊溪為縣級河道,發源于武義縣新宅鎮??宇^,屬甌江水系上游,主流長23.4公里。其沿岸沒有污染企業,山清水秀,水質定期檢測始終保持在II類以上。不過,視察過程中還是看到了一些不協調的場景:在鎮區段沿岸,生活垃圾隨處可見,生活污水隨意排放;后嶺畈、嶺腳等堤段已老化,易沖毀;局部河段淤積嚴重,影響行洪安全……
白鷺溪因常有成群白鷺相逐戲水而得名,全長25公里,發源于白姆鄉伍家塢,流經王宅、壺山、履坦,在履三村匯入武義江?!吧鲜兰o80年代,白鷺溪還是溪水清澈,風光旖旎,是捉魚戲水的好地方?!睆男≡诎樝呴L大的市人大代表徐德華痛心地說,后來因為上游造紙廠等工業污水排放,畜禽養殖場廢物廢水隨意流入,以及兩岸居民不良生活習慣的影響,白鷺溪變得面目全非。河道淤塞嚴重,垃圾成堆,河底泥石俱黑,溪水又黃又臭,難覓白鷺蹤影。為此,方國全等11位縣人大代表向武義縣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提出了《關于開展白鷺溪整治的建議》。
對整治“兩溪”的必要性,視察組認為無可非議,但對“兩溪”治理方案,視察組成員卻有著不同的意見。
“該修復的修復,該加固的加固,該清理的清理,垃圾、雜草沒了,河道整潔、通暢了,菊溪就是武義最美河道了。”視察結束后,武義縣人大常委會農工委主任王恒榮對菊溪整治方案提出了質疑。時任縣人大常委會城建環保工委主任鄒遠宏很認同王恒榮的意見,他認為:“不是多做就一定好,過分的人工建設反而破壞了原本的生態環境。”為此,視察組向縣水務局建議:謹慎施工,充分考慮項目建設的合理性。
與此同時,視察組其他成員也普遍認為:白鷺溪雖然污染嚴重,但也不必花那么多錢整治。在與縣政府及時溝通后,縣發改局重新調整白鷺溪整治項目預算,從5400萬元縮減至3865萬元。在提交縣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時,雖表決通過了該預算調整方案,但部分常委會組成人員認為其仍有下調空間。為此,縣人大常委會在審議意見中再次提出“要實事求是,務必將財政資金用在刀口上”。
水得治得徹底 錢得花得值當
2014年7月2日,武義縣人大常委會專門聽取了縣水務局關于白鷺溪綜合整治情況的匯報。會上,常委會組成人員針對14個子項目的合理性、項目資金概算依據、項目資金預算及實際使用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意見:
“清淤費用600萬元的估算明顯偏高。王宅鎮段河道寬度最狹處不足2米,不可能平均10米,淤泥有深有淺,工程量是不一致的,且有些河道水流通暢無淤積,根本無需清理。不能以錢定項目,盲目測算,要實事求是。以后安排這種項目,資金可放在鄉鎮,讓鄉鎮根據實際需要去確定?!?/p>
“除了清淤工程,其他子項目的合理性問題也要重新論證,是否存在勞民傷財的問題。確實關乎安全的工程一定要做,且必須做好,如果只是中看不中用,甚至連看都不中看的,就不要做了?!?/p>
“要建立長效機制,河道保潔制度要建立,保潔經費要保證。不要這里大手大腳搞建設,那里卻連保潔員工資都落實不了?!?/p>
“要尊重客觀規律,全盤考慮,一定要做好、做細每個工程每個階段的‘五算,即估算、概算、預算、結算和決算。部門要對政府負責,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口上。”
…………
“五水共治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戰略部署,我們一定要不折不扣執行,但執行中一定要實事求是,科學規劃,該做的要做好,讓群眾滿意,不該做的就不要做?!睍h最后,徐華良主任也表示,在此前調研中,他們曾發現有些古樹被砍,古橋被毀,堤壩完全用水泥澆筑,既不美觀,還破壞了生態環境,“這些做法不僅費錢也有違科學,完全可以種柳植葦,既能護堤護岸,又和諧美觀,還省錢?!睘榇耍h人大常委會向縣政府提出意見,要求其處理好五個“關系”:資金實際需要和科學概算的關系,工程進度與質量的關系,治理與生態保護的關系,時序安排與整治效果的關系,運動式治水和長效護河的關系。
10天后,武義縣人大常委會再次組織視察組來到白鷺溪沿岸,實地察看了要巨紙業有限公司所在的上游沿岸、中游陳堰殿段、下游履坦鎮璇溪村段的整治情況,對引導要巨紙廠尋求轉產以及陳堰殿段植柳護岸等做法表示肯定,但對上游不足2米的河道高筑堤壩提出了異議。
持續跟蹤監督 小錢換來“大美”
“關于菊溪整治,本著保護生態環境的原則,重新調整了項目計劃,最后刪去了沿溪小濕地公園項目、谷村灣段堤壩和堰壩建設項目。投資額從1800多萬元降至780萬元?!笨h水務局河道所所長王一平詳細介紹了菊溪整治方案調整情況。
在武義縣人大的持續推動下,縣政府有關部門再次重新論證了白鷺溪整治方案。根據縣人大常委會的意見,清淤方案從原來的“全線清淤”縮減至21公里,清淤工程款項也從原來按河道平均寬度匡算,改為由縣水務局委托鄉鎮街道按計時清工方式發包,實際支出352萬元,比原計劃節省了248萬元;14個子項目最后刪減了3個,節省開支500多萬元;綠化實行鄉土化,廣泛種柳植葦,節省資金300多萬元……最后,原本計劃總投資5400萬元的白鷺溪整治工程,在預算編制時壓縮了1535萬元,實施過程中又節省了1565萬元,實際投資額僅2300萬元。
為了真正做到“花最少的錢,治理出最美的水”,武義縣人大還結合各項專題活動,多次組織代表就“五水共治”情況進行明查暗訪,并提出了一系列花錢少、效果好的“金點子”。
2015 年10月29日上午9時,武義壺山街道草馬湖村的河道保潔員何子梅,正沿著熟溪草馬湖段河道拾撿垃圾。一路上,她除了撿起沿途垃圾外,還時不時從褲袋里掏出一根長約20厘米、像手電筒一樣的黑色塑料棒,在岸邊的巡檢樁上輕輕點一下。何子梅解釋說:“這是街道專門為我們配備的巡更棒,這樣一碰,接觸點與巡檢樁對接后,棒上的藍色指示燈就會亮起來,即表示“簽到”成功。那邊街道電腦里,就會自動記錄我們當天巡河的時間、路線等信息?!?/p>
據了解,這是武義縣人大開展“轉型升級十大組合拳落實情況”代表主題監督活動時,壺山街道吸收代表建議創新的治水“電子巡更”。目前,壺山街道已在重點河道、重點排污口、各支流交接斷面設置了23個巡檢樁,要求河道保潔責任人巡更時到點巡查、及時刷新。“這方法好,花不了多少錢,可效果明顯。我每次巡河,河面和兩岸都是干干凈凈,漂漂亮亮,看著心里舒服?!笔煜h級河長徐向民說起“電子巡更”贊嘆不已。
武義縣有544個行政村,1220個自然村,原計劃要求所有村莊都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后來,縣人大常委會根據調研情況,提出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應因地制宜,部分人員稀少、已萎縮的小山村生活污水可內部消化,不宜大動干戈。根據這一意見,縣農辦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方案調整為分類治理,其中對居住分散、常住人口較少的238個村,采用人工濕地池等無動力模式;對地形復雜、人口稀少的26個村,實施資源化利用模式。調整之后,全縣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預算足足減少了5000萬元。
錢少花了,河道整潔了,河堤加固了,環境變好了,翩翩白鷺又飛回來了,群眾也滿意了?,F如今,這“治水不花‘冤枉錢”的理念在武義縣被廣為推崇,像柳城畬族鎮在治理河道時,只花了5萬元種柳植葦,便讓河道找回了往日的風采,其優美的環境贏得了四方游客的稱贊,而其治水成效也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表彰。今年初,武義縣還捧回了象征浙江省“五水共治”工作的最高榮譽——“大禹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