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紫娟 孔建
在桐廬縣合村鄉,有一條村道,它既是美麗鄉村建設的“康莊大道”,也是當地群眾生活走向小康的“致富路”,更是該鄉人大代表傾心為民辦實事的生動寫照。
這一切,還得從這個偏遠山區遇上“城市病”說起……
美麗鄉村遇上了“城市病”
合村鄉地處杭州桐廬縣西北山區,與淳安縣、臨安市交界,距縣城60多公里,素有“雞鳴三縣”鄉之稱。
近年來,合村鄉依托豐富的生態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和農家樂,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2011年,該鄉又引資開發了大溪峽闖灘漂流,實現了從單一的小散農家樂自助游向大型娛樂項目帶動的綜合游轉變。漂流火了,合村也火了。開業第一年,合村鄉日均接待游客就超過了3000人,看著一輛輛旅游大巴、私家車排著隊穿村而過,村民們樂了,“從沒見過這么多人和車出現在合村,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這么多人來了,將給合村帶來多大的商機啊。”
可是,村民們沒“樂”多久,“憂”便來了。2012年6月,源源不斷的旅游大巴將合村至漂流景區唯一的一條道路給堵得嚴嚴實實,外面游客進不去,里面游客也出不來。
“這條合大線是我們鄉進漂流景區的唯一通道,里面還有一個高涼亭村,漂流旺季期間經常堵車,主要是因為這條道路標準低,路面窄,難以適應大型車輛和如此眾多的車輛同時通行。”鄉人大代表魯鳳琴說。這是合村歷史上第一次經歷堵車這個“城市病”,魯鳳琴意識到,這將是合村發展鄉村旅游必須面對的一個“坎”。
在2013年2月召開的合村鄉十七屆人大三次會議上,魯鳳琴等代表第一次正式提出了《關于要求新建瑯玕公路的建議》。他們認為,省市縣都在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給鄉村旅游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絕不能讓道路設施落后成了“攔路虎”。
提建議、拿方案,修路初心不改
鄉人大代表周道法十分贊同魯鳳琴的建議,他在山區鄉鎮工作了三十年,知道道路對山區鄉鎮發展的重要性,“他們的想法與我不謀而合,其實早在幾年前我就有了修建瑯玕路的想法,只是當時沒有那么迫切,現在發展旅游和方便群眾生產生活都有需要,是時候推動修建瑯玕路了。”
魯鳳琴建議修建的瑯玕路總長約2.5公里,除了現有的1公里左右,剩余的1.5公里都是山體和懸崖,工程施工技術和安全標準要求較高。“既然要修路,總得先把方案拿出來,造價多少,如何施工等等。”在周道法的提議下,之后的3個多月時間里,周道法、魯鳳琴等代表帶領著技術人員徒步測量,一些路段涉及山體爆破的,他們就親自上山察看地形。其間,他們曾在荊棘叢中滑倒,曾被鉤破衣服、劃破手腳,但他們都沒怨言。經過反復勘察,一份詳細的瑯玕路修建方案出爐了,總造價1200多萬元,需新建三座橋梁,山體爆破上千立方……“這對于以農業為主,年財政收入不到500萬的山區鄉來說是一個大工程、大投資,恐怕鄉里難以憑一己之力完全承擔。”代表們心理格外清楚。
2013年7月,繁忙的漂流季如約而至。一天中午,一位游客在漂流過程中不慎撞傷頭部陷入昏迷,當救護車到達合村時卻被堵在了合大線上,進退不得。后來好不容易進入景區接到了病人,救護車卻再次被堵在了出來的路上。“整整耽誤了1個多小時的救治時間,好在后來那位病人經搶救脫離危險,不然后果不堪設想。”在一次代表小組視察活動上,魯鳳琴、嚴財華等縣鄉人大代表直言,“合大線堵車問題不僅影響了景區旅游發展,也給突發事件處理帶來了難度,難道非要等出了人命關天的大事,才能痛下決心?”
當年8月,桐廬縣委書記毛溪浩來到合村蹲點調研。座談會上,嚴財華、丁士文、魯鳳琴等縣鄉人大代表再次建言:“當前合村的旅游發展勢頭很好,但交通成了最大的瓶頸,嚴重制約鄉村旅游的深入發展,希望縣委、縣政府能夠支持合村旅游發展,在瑯玕路建設上給予支持。”毛溪浩聽完匯報后,又仔細翻閱了瑯玕路修建方案,當場表態:縣委縣政府將盡最大努力幫助合村早日實現“大路夢”。 聽了這番話,在場的代表們很是激動。
沒過多久,瑯玕路修建項目建議書就提交到了縣發改部門,正當大家滿懷信心等待批復時,卻遲遲沒有見到下文。代表們的心又懸了起來。
打通致富道路,書寫代表擔當
2014年2月,在合村鄉十七屆人大四次會議上,魯鳳琴再一次提出了要求修建瑯玕路的建議。同時,嚴財華、丁士文和胡建富等縣人大代表也在縣人代會上提出了要求支持合村鄉修建瑯玕路的建議,共同推動項目落地。
功夫不負有心人,瑯玕路修建項目終于被列入2014年度民生實事項目,并報縣政府列入重點項目清單,縣發改局也批復了瑯玕路修建實施方案。拿著批文,代表們心里的一塊大石頭總算落了地:“有了批文,就意味著修建瑯玕路可以正式付諸行動了。”
“批文是拿到了,但我們修路的資金還沒有解決,光靠鄉里這點財力還是不夠的。”想到這,代表們的心又有些不安了。為此,嚴財華、丁士文和魯鳳琴等縣鄉人大代表多次與鄉黨委、人大、政府溝通建議,鄉黨委書記、鄉長也多次前往上級部門爭取支持,促使縣交運局將瑯玕路修建工程列入“聯網公路”計劃,推動縣旅委將其作為市級通景公路打造……
考慮到工程中有山體爆破等特殊作業,在縣政府建議下,合村鄉最終將修建瑯玕路工程分為兩期推進,2014年先將瑯玕路全線打通,緩解景區通行壓力,2015年再實施路面柏油澆筑,既保證工程質量,又緩解資金壓力。“不管怎么說,這工程總算是動起來了,這些年來的盼頭就要實現了。”代表們無不歡欣鼓舞。
但是,代表們沒有松懈下來,工程一日沒有徹底完工,他們就繼續盯住不放。在2015年3月舉行的合村鄉十七屆人大五次會議上,魯鳳琴等代表又繼續建言:“瑯玕路雖然已經能夠滿足通車要求,但是道路上的路燈、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要跟上。”
2015年11月初,合村鄉人大又組織人大代表開展了新瑯玕路視察活動,走在嶄新的柏油路上,看著新裝的路燈和新種的綠化,喜悅之情溢于言表,“合村終于通上了致富路、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