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兩會”已落下帷幕,代表、委員們回到各自崗位。但“兩會”落幕,并不意味著代表、委員們的工作告一段落。閉會期間是成果消化期,也是問題形成期:這次“兩會”成果落實得如何?暴露了哪些新問題,需要在下次“兩會”上提出?相較十幾天的會議期,更長時間段里的調研和準備更需要下功夫。
由于“兩會”的放大效應和聚光燈作用,代表、委員們會議期間的建言獻策可以獲得更高的關注度,也會得到更迅速的反饋。但是經濟社會飛速發展,每天都有新現象出現。如果有什么新發現不及時調研、提出,而是等到會議召開,原本的小苗頭可能滋生大問題,原本有價值的提議也容易淹沒在眾多聲音中,這就要求代表、委員們平時多跑腿、多發言。政治生活常態化,需要代表、委員們在閉會期間不忘使命,積極開展活動。 來源:《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