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曼曼 朱倩
摘 要:面對日趨嚴峻的人口老齡化形勢,老年人作為龐大的社會群體,他們出行狀況頻發,因此老年人乘車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為了保障老年人的安全,營造良好的乘車環境,通過調查實踐,從老年人的需求、出行特點、公交系統配置等方面,對在烏魯木齊市設置老年人公交車的可行性進行了探討,并提出相應的執行措施和建議,從而給老年人提供一個良好的出行環境。
關鍵詞:老年人;公交車;可行性
中圖分類號:C91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05-0075-02
引言
公共交通是城市居民重要的出行方式,也是帶動一個城市商品和人口流動的交通工具。而公交車作為老年人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總是存在著種種安全問題。截至2014年底,烏魯木齊市60歲以上常住戶籍老年人口38.48萬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總數的14.87%。烏魯木齊市老年人口進入了快速增長期。隨之也帶來了諸多的問題,比如如何解決老年人出行難的問題、如何保障老年人安全出行等問題都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
一、老年人公交車的含義
老年人公交車,顧名思義是專門為老年人設置的公交車,針對老年人的出行時間、出行路線和身體特征,設置專門的公交車和公交路線,為老年人提供便利和服務。大連市在2011年就率先推出了“老年人專用公交車”,在公共服務資源配置方面做到了老年人優先,帶了個好頭。然而,為了資源利用的最大化,正在推進老年人公交車的一些地區,并沒有將老年人公交車定義為只有老年人可以乘坐的公交車,而是所有人均可以乘坐,如長春市的多條公交線路正在全面設置專為老年人服務的“老人車”,在所有人均可乘坐的基礎上,為老年人在很多細節上提供了更為細致的服務。
二、烏魯木齊市的公交運行狀況
2014年底,烏魯木齊市已開通公交線路157條,線路長度2 722公里,日均225.76萬人次,市民公交出行率繼續保持在30%左右。2011年以來,烏魯木齊市建設快速公交系統建設項目(BRT)。根據烏魯木齊市早期BRT快速公交系統規劃,將建設7條BRT線路,7條線互成網絡,在軌道交通空白階段,構成烏魯木齊市公共交通骨干系統。目前,BRT1號線、2號線、3號線、5號線、7號線已開通。快速公交系統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市民在寒冷天氣下乘車難等車久的候車問題和乘車安全問題。
雖然快速公交系統的建立使烏魯木齊市的公交運營得到了很大的改進,但筆者通過調查發現,老年人在選擇公交車方面依然更傾向于普通公交。這首先是因為快速公交目前只有5條線路,均在城市的主要干道上,在居民住宅集中的地區的較為少見,老年人乘坐起來不如家門口的普通公交方便,選擇普通公交車可以減少出行路途時間。其次,快速公交車的乘坐往往需要過天橋或地下通道,且上車前檢查較為嚴格,不能帶入水及飲料等液體,這對于通常出門攜帶水杯的老人來說也極為不便。因此,老年人仍然傾向于乘坐普通公交車。
三、老年人乘車現狀
(一)老年人乘車規律
通過發放調查問卷,筆者總結發現老年人出行規律呈現以下幾點。
根據調查樣本顯示,在接受調查的老年人中,男性略多于女性;年齡方面,60—65歲老年人所占比例較大,達到32%,其次為65—70歲老年人,所占比例為30%,兩者占和占比超過50%,顯示出此年齡段的老年人是出行活動中的主要主體。
問卷調查中出行目的的分類包括5個選項,分別為步行、公交車、自行車(電動車)、出租車、私家車。老年人最主要的出行方式是乘坐公交車,占全部出行方式的55%,可以看出公交出行成為老年人的首選。其次為步行,占全部出行方式的18%,可以看出,在短時間內出行老年人會選擇步行代替公交車。總體來看,在眾多的出行方式中,超過一半老年人會選擇乘坐公交車作為外出的交通工具。
筆者調查發現,有75%的老年人同意設置老年人公交車。他們認為,作為社會特殊的群體,身體的衰退、行動的不靈敏、行為的反映遲鈍等使得老年人需要社會更多的關心。所以,設置老年人公交車可以保障老年的出行安全,提高老年人出行的便利度。有25%的老年人認為,現行的公交體系和以前相比較已得到較大提升,乘坐公交車較方便,乘車環境較好,所以無須設置老年人公交車。
(二)老年人乘車問題
站臺基礎設施不完善。首先,公交車站未設置簡易座椅。老年人由于身體機制下降,在外出時購買較多商品,若沒有設置簡易座椅,會在無形中增加老年人身體壓力,造成老年人乘車負擔加重。其次,公交站臺指示字體過小。由于老年視力下降,公交站臺字體較小,老年人易看錯站臺,乘坐錯誤的公交車。
公交車內設施存在不足。首先,珍寶巴士公交車的扶手設計較高,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機制逐漸下降,過高的扶手設計導致老年人不能完全抓穩扶手,只能勉強抓座椅以保證乘車安全。
四、設置老年人公交車存在的障礙
通過走訪公交公司,筆者了解到,設置老年人公交車難度較大。首先,如果設置老年人公交,需要重新配置公交車和設置新的公交路線,在某種程度上會改變現行的公交運行體系,增加人工成本投入。其次,由于公交資源的欠缺,烏魯木齊市的公交車不能得到全面分配,資金支持難度較大。因此,設置老年人公交存在一定難度。
五、設置老年人公交車的對策及建議
針對老年人乘公交車困難的現狀,以及結合老年人公交出行的特點,筆者認為,設置老年人公交車具有重大意義。不僅能夠體現出我國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更是展現國民風采的重要標志。筆者借鑒大連市34路公交車設置“老年人專車”和長春市多條線路設置為專為老年人服務的“老人車”的經驗,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提高公交資源的利用率,完善公交系統,最終實現在烏魯木齊市設置老年人公交車這一構想。
(一)完善公交站臺基礎設施
首先,在公交站臺可以設置老年人上車區域。設置老年人上車區域,在老年人上車時做到老年人優先乘車,避免出現擁擠現象,減少老年人乘車安全隱患。其次,在公交站臺設置簡易座椅。通過設置簡易座椅減輕老年人在外出行后的身體疲憊感覺,實現從細節之處關愛老年人。最后,在公交站臺增加電子顯示牌。通過醒目的字體和背景顏色向老年人提供乘車信息,避免老年人由于視力下降看錯站臺坐錯公交車。
(二)明確敬老卡使用時間
為了避免老年人在高峰期使用敬老卡,造成老年人與上班族搶占公交資源的現象,筆者提議,烏魯木齊市可以學習上海市的做法,即在高峰期不得使用老年卡,規定老年人出行時間,減少高峰期出行頻率,避免老年人在高峰期和上班族共享公交資源。
(三)提高公交車利用率
在走訪調查和日常乘車的過程中,筆者成員發現,烏魯木齊市公交資源的利用率呈現不均衡的狀態,在非高峰時間有多輛公交車閑置。如17路公交車輛公交車間隔時間為5分鐘,這樣的時間間隔在高峰期完全可以滿足市民的使用需求。但是非高峰期的時間則造成2—3量公交車在同一時間到達同一站臺,造成了公交資源的浪費。與此同時,如37路公交車則是20分鐘甚至30分鐘一輛,造成市民候車時間較長。由此可以看出,烏魯木齊市公交車資源配置不均。
基于以上情況,筆者提出,在非高峰期時間利用空閑的公交車實現老年人專用車。首先,構建以學校、醫院、超市、公園、廣場等老年人常去之地為重點的短途運輸線路,例如,兒童村—清河路口—北園春—軍區醫院—中心血站—油運司—大寨溝—腫瘤醫院—植物園—紅光山。其次,利用非高峰時間段空閑車輛的運行,以解決公交公司目前資金緊張,無法配置公交車作為老年人公交車的問題。最后,配置以老年人為主的基礎設施,如公交站臺座椅、醒目的公交站牌等,以達到緩解烏魯木齊市公交壓力、實現公共交通資源合理配置的目的,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出行條件,形成人性化的公交特色路線。
結語
本文基于對老年人的需求、出行特點進行調查并總結規律,在公交系統配置方面的現實性操作上,對烏魯木齊市設置老年人公交車進行了可行性研究,認為在烏魯木齊市設置老年人公交車是可行的,并為此提出了一些可行性方案。但鑒于時間和精力有限,還對一些問題未能給出完美的解決方案,如公交路線的設置、公交公司的匹配等等,這也將是筆者以后研究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李琳.城市老年人出行行為及其影響機理研究[R].昆明,2014.
[2] 中國新疆烏魯木齊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官網.
[3] 王媛媛,李志強.烏魯木齊“軟硬”兼施理順城市交通[EB/OL].http://news.hexun.com/2015-07-15/177553568.html.烏魯木齊市天
山網,2015.
[4] 李賀.老年專項公交服務標準化的發展建議[C]//市場踐行標準化——第十一屆中國標準化論壇論文集,2014.
[5] 楊博.老年人公交出行問題及對策研究[J].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2013,(6).
[6] 陳曉輝.落實好老年人乘車優惠政策[J].新疆日報(漢),2010,(9).
[7] 朱興琳.烏魯木齊市城市交通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公路與汽油,2012,(9)
[8] 郭.老齡化社會的交通安全問題研究[J].長安大學學報,2006,(6).
[9] 王赤風.讓市民更愛坐公交[J].中國交通報,2009,(11).
[10] 牛云霞.烏魯木齊市公共交通發展及改善建議[J].經濟師,2008,(10).
[責任編輯 安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