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約翰:
我已經注意到那條指責我吝嗇,說我捐款不夠多的新聞了,這沒什么。我被那些不明事理的記者罵得夠多了,我已經習慣了他們的無知與刻薄。我回應他們的方式只有一個:無論他們如何口誅筆伐,我都保持沉默、不加辯解。因為我清楚自己的想法,我堅信自己站在正確的一邊。
每個人都需要走自己的路,重要的是要問心無愧。有一個故事或許能夠解釋,為什么我很少理會那些乞求我出錢來解決他們個人問題的人,更能解釋讓我出錢比讓我賺錢更令我緊張的原因了。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有一個農夫,圈養了幾頭豬。一天,主人忘記關圈門,便給了那幾頭豬逃跑的機會。經過幾代以后,那些先前逃跑的豬的后代變得越來越兇悍,并開始威脅路過那里的行人。幾位經驗豐富的獵人聽聞此事,很想為民除害。但是,這些豬卻很狡猾,從不上當。
當豬開始獨立的時候,就會變得強悍和聰明了。
有一天,一個干瘦的老人趕著一頭拖著兩輪車的驢子,車上拉著許多木材和糧食,走進了野豬出沒的村莊。當地居民很好奇,就走上前問那個老人:“你從哪里來,要干什么去?”老人告訴他們:“我來幫助你們抓野豬啊!”眾鄉民一聽就嘲笑他:“別逗了,連出色的獵人都做不到的事,你一個瘦老頭怎么可能做到?”但是,兩個月以后,野豬已被老人關在山頂上的圍欄里了。
村民們再次驚訝,追問那個老人:“真不可思議,你是怎么抓住它們的?”
老人解釋說:“首先,就是去找野豬經常出來吃東西的地方。然后我就在空地中間放一些食物當誘餌。那些豬起初嚇了一跳,最后還是好奇地跑過來,聞食物的味道。很快一頭老野豬吃了第一口,其他野豬也跟著吃起來。這時我知道,我肯定能抓住它們了。”
“第二天,我多加了一點食物,并在幾尺遠的地方豎起一塊木板。那塊木板像幽靈般暫時嚇退了它們,但是那白吃的午餐很有誘惑力,所以不久它們又跑回來繼續大吃起來。此后我要做的只是每天在食物周圍多豎起幾塊木板,直到我的陷阱完成為止。”
“然后,我挖了一個坑立起了第一根角樁。每次我加進一些東西,它們就會遠離一段時間,但最后都會再來吃免費的午餐。圍欄造好了,陷阱的門也準備好了,而不勞而獲的習慣使它們毫無顧慮地走進圍欄。這時我就收起陷阱,那些白吃午餐的豬就被我輕而易舉地抓到了。”
這個故事的寓意很簡單:動物要靠人類提供食物時,它的機智就會被取走,接著它就有麻煩了。同樣的情形也適用于人類,如果你想使一個人殘廢,只要給他一對拐杖,再等上幾個月就能達到目的。換句話說,如果在一定時間內你給一個人提供免費的午餐,他就會養成不勞而獲的習慣。別忘了,每個人在娘胎里就有被“照顧”的需求了。
一個人活著,必須為自身與外界創造足以使生命和死亡有點尊嚴的東西。
愛你的父親:洛克菲勒
感言
當豬有了思想,人也束手無策,可一旦它恢復了好逸惡勞的本性,很容易走進圈套。人也是這樣,只有依靠自己的勞動,才能獲得人性的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