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葉茂 丁美榮
3月23日一早,海拔800多米的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英將鄉漢陽村山腰上,三三兩兩的人影出沒在茶園里,那是鉛山縣六和茶葉專業合作社的社員們正在采摘茶葉。社長江初旺介紹說:“我們這里山高田地少,歷史上是著名的茶葉產地,我們在森林下大力發展綠色生態的茶園,幫助群眾脫貧致富。”近年來,鉛山縣英將鄉緊緊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優勢,通過選好優勢產業、選擇扶貧模式、選定實施載體等多種舉措,大力發展茶葉種植,建成茶葉產業基地,積極打造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綠色銀行。
鉛山縣英將鄉地處武夷山脈五府山下,山高林密,生態環境十分優良,其鄉下游為上饒市飲用水源地大坳水庫,自唐代已開始種植茶葉,歷來有種植茶葉的習慣和傳統。該鄉根據上級產業扶貧有關政策精神和村民大會建議,決定發展優勢產業茶葉產業,作為精準扶貧的產業扶貧方式。目前,全鄉現有茶葉面積7000多畝,海拔均在400—1300米,其中人工種植茶葉面積4000多畝,野生茶面積3000多畝。
英將鄉根據上級產業扶貧有關政策和文件精神,按照貧困群眾的意愿,結合鄉情和實際,選定“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扶貧模式,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茶園,并圍繞茶園推進農旅一體化進程,不斷完善旅游配套設施,實現山地農業綜合開發利用。2014年以來,鉛山縣縣、鄉兩級政府出臺了包括產業規劃、基地種植、加工研發、品牌推介在內的一系列扶持茶葉產業發展措施。縣財政按貧困戶每新開一畝茶園,三年補助4000元,支持貧困戶發展茶葉產業。鄉黨委政府多次與中茶所等科研單位聯系,培育了特有茶葉品種,做大做強英將茶葉品牌,支持茶葉產業扶貧。
英將鄉有鉛山縣綠和有機資源開發有限公司1家茶葉公司;合作社32家,規模在30戶以上合作社4家,其中鉛山縣六和茶葉專業合作社規模最大,該合作社在2014年榮獲“國家級示范合作社”稱號。按照群眾申請、村兩委會議評議、公示、簽訂合同等程序,有164戶貧困戶自愿加入茶葉合作社。由合作社“統一征地、統一育苗、統一栽種、統一經營”,貧困戶參與管理,鄉村干部監督實施。該鄉給每戶貧困戶新建茶園3畝,在茶葉無產出的2年內,合作社給每戶補助200元,3-5年的茶葉小產期,每戶補助1000元,五年以后按利潤分成。由于地處高山林下,腐殖層厚,氣溫低,茶葉不需施肥、打農藥,所生產的紅茶、綠茶一直供不應求。2014年67戶貧困戶新建茶園162畝;2015年,新加入97戶貧困戶,新建茶園152畝;今年還將投入150萬元建設道路和茶園。
面對如火如荼的茶產業和扶貧工作形勢,英將鄉鄉長鄭孝文高興地說:“引導農民充分利用現有宜林荒山資源和‘四旁閑置土地發展茶葉產業,每年每戶可增收2萬元以上,相當于建起了一個‘綠色銀行,能夠實現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