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景洪

【摘要】 目的:評價血常規、血沉(ESR)、C-反應蛋白(CRP)對小兒急性肺炎的診斷價值,為之后臨床診斷提供可參考的依據。方法:從2014年5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確診為急性肺炎的患兒中隨機選取65例作為甲組,同時選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療的無急性肺炎的患兒65例作為乙組,另外,選取同期在本院進行健康體檢的健康兒童65例作為丙組,比較三組的血常規、ESR、CRP水平。結果:甲組的白細胞(WBC)、中性粒細胞(N)、CRP水平明顯高于乙組,甲組的WBC、N、CRP、ESR水平高于丙組,乙組的CRP、ESR水平明顯高于丙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血常規、ESR、CRP三項指標對于診斷小兒急性肺炎應用價值顯著。
【關鍵詞】 血常規; 血沉; C-反應蛋白; 小兒急性肺炎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blood routine,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reactive protein(CRP) in the diagnosis of children with acute pneumonia in order to provide basis reference for clinical diagnosis.Method:65 children with acute pneumonia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4 to April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first group,65 children without acute pneumonia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econd group at the same time.In addition,65 healthy children who were in our hospital for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selected as the third group.The levels of blood routine,ESR,CRP in the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levels of WBC,N and CRP in the firs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second group,the levels of WBC,N,CRP and ESR in the firs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third group,the levels of CRP and ESR in the secon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third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three indicators of blood routine,ESR and CRP for the diagnosis of children with acute pneumonia have obvious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 Blood routine;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C-reactive protein; Children with acute pneumonia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Peoples Hospital of Yongfeng County,Yongfeng 3315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5.011
小兒急性肺炎為兒科一種常見疾病,一年四季均可能會發生,若不能徹底治療,病情容易反復發展,嚴重影響兒童健康成長[1]。因此早期及時診斷病情,不僅有利于早期治療,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對于提高臨床效果至關重要[2]。血常規是現階段臨床上較為常用的一種檢測方式,也是目前最基礎的一項檢測指標,在臨床上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逐漸被廣大醫生及患者接受。血沉(ESR)也叫紅細胞沉降率,C-反應蛋白(CRP)則主要由五個多肽亞單位組成,其是人體遭受入侵或組織受損時在血漿內濃度急劇升高的一種急性期蛋白,主要由肝細胞合成。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臨床上逐漸將血常規、ESR、CRP等聯合應用于小兒急性肺炎的診斷中,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3]。本研究為評價血常規、ESR、CRP對小兒急性肺炎的診斷價值,采用血常規、ESR、CRP聯合方式對收治的患者進行診斷,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4年5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確診為急性肺炎的患兒中隨機選取65例作為甲組,其中男35例,女30例,年齡2~14歲,平均(8.2±1.1)歲;同時選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療的無急性肺炎的患兒65例作為乙組,其中男34例,女31例,年齡3~12歲,平均(8.0±1.2)歲;另外,選取同期于本院進行健康體檢的健康兒童65例作為丙組,其中男34例,女31例,年齡3~13歲,平均(7.9±0.9)歲;三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小兒急性肺炎的診斷標準;(2)聽肺部有中細濕啰音或呼吸音減弱癥狀;(3)經肺部X線片檢查可見斑片狀陰影;(4)年齡1~14歲;(5)患兒家屬知情同意,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4]。排除標準:(1)不符合小兒急性肺炎診斷標準;(2)合并有心、肝、腎疾病;(3)合并有造血系統疾病;(4)精神病患兒;(5)不愿意參與本次研究[5]。
1.3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24 h內檢測血常規、ESR、CRP,采集血樣時,實施規范操作,先用醫用酒精對患兒手指進行消毒處理,擦去第一滴末梢血,之后取20 μL末梢血,用于測定血常規,2 mL抗凝血用于測定ESR(采用魏式法),2 mL靜脈血用于測定CRP,統計檢測結果。
1.4 判定標準 白細胞(WBC)計數正常范圍(4.0~10.0)×109個/L,中性粒細胞(N)百分比約為正常范圍的50%~70%,小兒ESR正常范圍0~10 mm/h,CRP正常范圍不大于10 mg/L[2]。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9.5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甲組WBC、N、CRP水平明顯高于乙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ESR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甲組WBC、N、CRP、ESR水平均高于丙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乙組的CRP、ESR水平明顯高于丙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小兒呼吸系統感染是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一種感染性疾病,而肺炎則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感染疾病,研究顯示肺炎是導致兒童死亡的一項主要因素,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結果顯示,肺炎是導致全球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對患兒健康及生命安全的威脅性極大[6-7]。小兒急性肺炎為兒童時期常見的一種疾病,幼兒肺炎疾病多發生于冬、春季。若治療不徹底,容易反復發作,引發嚴重并發癥,影響兒童成長發育[8]。小兒肺炎患兒的臨床表現主要為氣促、咳嗽、發熱、呼吸困難以及肺部濕啰音,也有一些患兒不發熱,但表現為咳嗽加重[9]。僅根據臨床經驗實施抗生素用藥治療,效果不佳,病情容易反復。臨床認為,早期明確診斷患兒疾病,可有效提高患兒生命質量。臨床常用的診斷肺部疾病的方法是依據胸部X線檢查,不同病原菌肺炎X線表現不同,用于診斷肺炎價值顯著。但因小兒細菌性肺炎病情特殊,再加上小兒體質的特殊性,小兒病情比較多變,若不能及時診斷,容易延誤治療時機,因此及時有效的診斷十分必要[10-11]。
臨床提出診斷小兒急性肺炎,不僅可采用胸片檢查,還可利用免疫學、血液檢查。血常規為臨床一種常見的檢測方法,也是一項基礎檢測,被患者以及醫生廣泛接受。WBC計數為鑒別判斷是否發生細菌性感染的常用指標,但因WBC受生理、年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且兒童的WBC水平多有顯著差異,部分患兒WBC基數原本低,輕度升高仍在正常范圍內,一部分細菌感染患兒WBC計數無明顯變化,對于臨床診斷并無價值[12-13]。CRP參與機體防御機制,一旦機體受損或出現炎癥反應,CRP水平便會有明顯上升,尤其是處于腫瘤、炎癥、感染、創傷等情況下,會明顯上升。因此,可根據CRP水平高低,判斷感染的嚴重程度。而且CRP較WBC更為敏感,變化早于WBC出現,有疾病發生時,CRP水平便會迅速上升,一旦病情改善,便會迅速恢復正常[14]。CRP多存在于感染早期以及炎癥反應患者血液中,相較于WBC,其穩定性更好,年齡、血色素等均不會對其產生影響,因此被廣泛應用于兒科感染診斷。ESR也是非特異性炎性指標,其主要是指將抗凝血放入血沉管中垂直靜置,紅細胞因密度較大而發生的下沉現象。臨床上通常以紅細胞在第1小時末下沉的距離作為紅細胞沉降速度,即紅細胞沉降率。ESR也是臨床上檢驗各種炎性疾病(如急性細菌性炎癥)、急性全身性或局部性感染(如肺炎、活動性結核病、化膿性腦炎、腎炎、盆腔炎)、各種膠原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硬皮病、類風濕性關節炎、動脈炎等)等疾病的常用方式[15]。然而由于ESR的影響因素較多,故而通常不能單獨應用于臨床診斷中。研究顯示,通常情況下,正常人之間ESR速度無較大差異,相對于兒童而言,成年男性及妊娠婦女的血沉速度較快。然而,若患者伴有某些疾病或機體免疫球蛋白、膽固醇、纖維蛋白原、甘油三酯等水平上升則均會在一定程度上對ESR造成影響。因此,臨床上通常將其與血常規、CRP水平檢測等聯合使用。
本次研究中為探討血常規、ESR、CRP對小兒急性肺炎的診斷價值,采用血常規、ESR、CRP聯合方式對甲組患者進行診斷,結果顯示,甲組WBC、N、CRP水平均高于乙組,甲組WBC、N、ESR、CRP水平均高于丙組,乙組的ESR、CRP水平均高于丙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臨床可根據上述數據變化診斷兒童急性肺炎。
綜上所述,臨床可通過檢測血常規、ESR、CRP水平用于診斷小兒急性肺炎,其效果顯著,可提高診斷準確性,并指導后期治療。
參考文獻
[1]劉曼.兒童急性呼吸道肺炎患者衣原體感染臨床診斷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4,12(8):69-70.
[2]王旭艷,馮媛.急性肺炎患兒腸道病毒感染狀況研究[J].陜西醫學雜志,2014,43(9):1133-1135.
[3]王久勝.血常規、血沉、C-反應蛋白水平對小兒急性肺炎診斷價值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4,9(5):14-15.
[4]陳文恭,劉嬌,姚建英,等.22例急性間質性肺炎的診斷治療分析[J].武漢大學學報:醫學版,2013,34(4):614-617.
[5]胡忠潰,吳南海.血清心肌肌鈣蛋白Ⅰ測定用于兒童支原體肺炎并心肌損害的診斷價值[J].中國基層醫藥,2012,19(15):2354-2355.
[6]王寧,劉瑞強,韓軼,等.急性放射性肺炎診斷中肺低劑量區體積預測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1,3(23):45.
[7]章海峻,陸春琴.痰液肺炎支原體DNA與血清MP-Ab聯合檢測在兒童急性肺炎支原體肺炎感染中的診斷價值[J].中國鄉村醫藥,2015,22(17):65-66.
[8]陳鳳蓮.肺炎支原體抗體和超敏C反應蛋白聯合檢測對早期診斷小兒支原體肺炎感染的意義[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2(32):3620-3621.
[9]劉綺婷,何鳳嬌 .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臨床檢驗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20):210-211.
[10]葛小麗,陳洪敏.幾種炎性標記物在小兒支原體肺炎早期診斷中的意義[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1,13(10):282.
[11]李曉靜,宋培林.丹參注射液、細辛腦注射液聯合抗生素治療小兒急性肺炎的效果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2):274-275.
[12]李忠梅,孫玉新,張艷霞.熱毒寧注射液聯合氧驅動霧化吸入鹽酸氨溴索治療嬰幼兒急性肺炎50例臨床研究[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6):13-15.
[13]周偉杰,覃艷春.淀粉樣蛋白A與C反應蛋白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診斷價值評價[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5,12(18):2738-2740.
[14]常宏,周海霞,吳金義,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中和肽素、肌鈣蛋白、BNP水平、超敏C反應蛋白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5,19(9):1519-1520.
[15]李雪華.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發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應蛋白含量分析[J].老年醫學與保健,2015,21(4):224-225,229.
(收稿日期:2015-11-05) (本文編輯: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