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鄭州市人大常委會審議《鄭州市建筑市場條例(草案)》。根據“草案”,爬樓、切斷水電、沖擊施工現場等討薪方式要被叫停。新京報評論文章對此作了評述。文章稱,在眼球效應時代,農民工一些劍走偏鋒的討薪方式,將利益訴求社會化、將個體遭遇公開化,將輿論壓力轉化為利益博弈的籌碼,從而達到討薪的目的。正如美國人類學家斯科特所說,“在強弱關系失衡的格局下,弱者往往利用心照不宣的理解和非正式的途徑,以無奈的低姿態的博弈技術進行自衛性質的消耗戰,用堅定強韌的手段來進行利益爭奪”。作為一種生存智慧,常規渠道難以討薪,農民工只能“過激”。
叫停“過激討薪”,有著良善的制度初衷。只不過,前提是農民工通過制度化的渠道能夠更加便利、更加低成本地拿到自己應得的勞酬。只有讓利益博弈和法治完善結伴而行、共同成長,“過激討薪”才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