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葵
2013年,銀監會創新部鼓勵商業銀行通過創設“理財直接融資工具”和“銀行理財管理計劃”的模式推動銀行理財業務轉型。在此模式的推動下,我行理財直融工具和管理計劃業務取得了長足進展。值此我行榮獲“理財直接融資工具和銀行理財管理計劃業務十佳單位”之際,與大家交流一下我行在理財直融工具和理財管理計劃工作上的認識和做法。
自2013年參與理財直融工具試點至今,我行累計注冊企業96家,累計注冊金額524.5億元;累計發行理財直融工具92筆,累計發行金額349億元,存續規模273億元。我行發行的理財直融工具涉及農業、白酒、電力、醫藥、公共事業、建筑施工、機械、文化傳媒、港口運輸等33個行業,主要支持了制造業轉型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服務業、流通業及互聯網等新興業態的有效融資需求,為江蘇、浙江、北京、四川、重慶等18個省市的實體企業提供了融資,有力地支持了實體經濟的發展。以下是我行開展理財直融工具業務的一些做法:
(一)各級領導高度重視理財直融工具業務的發展
2013年銀監會印發了關于銀行理財直接融資工具和理財管理計劃創新試點會議紀要,我行各級領導非常關注這項業務的有關政策,重視這項業務的開展和推廣。我行洪崎董事長曾在2015年全行一次經營工作會議上強調,業務創新要符合監管導向,銀監會主推的理財直融工具適應我行實際情況,要重點投入,形成生產力,這是未來新的利潤增長點。
創新試點工作啟動以來,我行在分管行領導的直接領導下迅速成立了創新工作小組,并在全行協調、系統準備、人員配置、風險控制和業務培訓等方面作了積極準備,李彬行長助理多次明確理財直融工具是我行資產管理業務的重要工具,是業務發展方向,也是資產管理品牌戰略和規模戰略的重要內容。
(二)整合行內政策和資源,推動理財直融工具業務的發展
首先,我行針對未使用授信額度且評級在AA+以上的國企,就理財直融工具進行了宣傳和需求調研,從而確定了理財直融工具業務的重點目標客戶。
其次,我行把加強業務風險防范、健全和完善內部風險管理放在重要位置,引導業務有序規范發展。制定了《中國民生銀行理財直接融資工具管理辦法(暫行)》、《中國民生銀行資產管理業務暫行辦法》等規章制度,并制定了理財直融工具評審指引,在全行統一的授信政策下,將理財直融工具納入綜合授信;在審批環節,建立了綠色通道,提高了評審效率。
最后,按照“單獨管理、單獨建賬、單獨核算”的監管要求,獨立開發完成理財業務綜合管理系統(SAM),實現了資產投資交易、分池管理、清算、信息披露、托管估值核對的自動化處理,為理財管理計劃規范投資理財直融工具、加強理財管理計劃的運行管理,奠定了良好的系統基礎。通過行內有關部門的通力協作,較好地整合行內的資源和政策,有力推動了理財直融工具業務的發展。
(三)加強培訓,注重理財直融工具業務的團隊建設
首先,我們積極參與銀監會的評估工作。評估辦公室成立以來,我行先后派遣了四位同志參加初評工作,這些同志對政策和風險的把握日臻成熟,都已成為我行理財直融工具業務的核心骨干。
其次,我行多次舉辦理財直融工具業務的專題培訓,其中參會人員最多的一次人數已逾300。在我行召開的理財直融工具培訓推動會上分管行領導親自到會動員,給經營機構提出明確的目標和要求。
最后,我行建立了理財直融工具項目經理資格認證制度,通過培訓考試,認證了理財直融工具項目經理138名,做過6筆以上理財直融工具業務的項目經理即認定為高級項目經理,可以直接輔導其他分行開展理財直融工具業務。如此形成了一個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的業務團隊。
(四)構建合理業務模式,促進理財直融工具和理財管理計劃均衡發展
理財管理計劃和理財直融工具是一體兩面、相輔相成的完整閉環。我行在進行業務模式構建之初,從資產和負債兩個角度進行分工,建立了“工具——投資——計劃”的業務模式,工具和計劃以投資為連接點相互促進,我們將理財直融工具比照債券類資產引入了市場化的投資決策機制,利用良好的投資管理能力,公允地進行理財管理計劃發行和理財直融工具定價的相關決策。通過專業的基金化投資管理,有效提高了理財管理計劃的市場認可度,良好的理財管理計劃發行又反過來促進了理財直融工具業務的發展,避免了資產和負債在經營過程中存在的沖突點。總之,通過基金化運作和專業投資,建立了健康的投資機制,形成了理財管理計劃和理財直融工具的良好互動。
目前理財直融工具業務雖初具規模,但與其他信用類產品、資本市場產品橫向相比,規模占比還較小;與銀行間、交易所債券的發行量縱向相比,理財直融工具的規模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展望未來,我行將在銀監會創新部的領導下、在中央結算公司直接的政策指導下,在工行、招行、北京銀行、交通銀行、光大銀行、平安銀行、浦發銀行等兄弟行的支持下,進一步完善業務制度、加強產品創新、深化行業合作,使理財直融工具和理財管理計劃業務更上一個臺階!
責任編輯:王瓊 鹿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