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花
摘 要 隨著碩士研究生招生與培養規模的不斷擴大,他們的心理問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分析他們存在的主要心理壓力以及由這些壓力所產生的矛盾心理,選擇適當的緩解途徑,有助于這個特殊群體學業與生活的良性發展。
【關鍵詞】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矛盾心理;緩解途徑
碩士研究生位居我國高等教育的較高層次,是我國未來發展與建設的重要性人才。但近年來,因其心理認知相對博士研究生而言還不夠成熟,他們由于心理健康原因而引發的各種心理、行為問題日漸增多,而各種接踵而至的壓力是誘發各種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
1 碩士研究生存在的主要心理壓力
作為一個特殊群體,碩士研究生的心理壓力主要有就業壓力、學業壓力和經濟壓力。
1.1 就業壓力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的飛速發展以及高校畢業生人數的增加,碩士研究生的就業競爭壓力逐漸顯現出來,碩士畢業生的就業前景已從“皇帝的女兒不愁嫁”走向自力更生、自謀發展。
1.2 學業壓力
碩士生在學業上的壓力主要表現在學制短(二至三年)、課程難度大、創造性強、科研工作繁重以及論文發表等要求,使得碩士研究生從知識接受者的角色轉向了知識接受者與創新參與者的角色。
1.3 經濟壓力
隨著碩士研究生社會閱歷的豐富與心理年齡的增加,他們能夠合理支配手中有限的學習資金,也能夠支付起基本的日常生活費用,但較少的經濟來源使得他們十分拮據,如高昂的學費負擔、瑣碎的社交支出和日常生活費用等都會讓他們應接不暇。
此外,碩士研究生還存在著人際關系、成就需要和愛情婚姻等方面的壓力。
2 碩士研究生的矛盾心理
從本質來看,碩士研究生的心理壓力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原因??陀^上是家庭、學校、社會等外部環境與他們本身共同作用的結果;主觀上是由于他們自我認知不足、定位模糊,總是拿博士研究生的高就業率與本科生就業的低成本比,使自己介于相對于博士生的低就業率和相對于本科生就業的高成本間的尷尬地位,從而造成了他們在就業、學業與經濟方面的獨具特色的矛盾心理。
2.1 專業研究與另擇他業的矛盾
一些本科生在畢業時或工作后選擇繼續深造的初衷并不是因為對專業本身感興趣,而是想通過專業學習獲得碩士文憑以贏得就業的更高平臺。抱有這種功利心態的碩士研究生往往不能專心科研,而是在專業之外過分追求其它職業所需的校外實踐、公關禮儀等“綜合素質”方面的提高,直接造成了專業研究和“綜合素質”提高時間與精力分配的不合理,在學業上表現出消極倦怠及應付。
2.2 專業學習與興趣愛好的矛盾
在學習過程中,一些碩士生認為要追隨自己的興趣愛好,只要自己感興趣的任何領域都要嘗試一下。然而,2-3年緊迫的專業學習時間告訴他們,可以滿足自我好奇心,但在專業學習上卻不能淺嘗輒止,因為畢竟衡量碩士生水平高低的標準不是看他的興趣愛好有多廣,而是看他的畢業論文含金量有多少。
2.3 專業鉆研與社會兼職的矛盾
在從2014年秋季學期起,碩士研究生實行全自費的背景下,一些碩士生為了滿足學習生活中所需費用而去承擔一定的社會兼職,這不僅使他們擁有了經濟保障,還獲得了一些實踐鍛煉。但很多兼職經驗不豐富的碩士生不能合理分配社會兼職與專業研究的時間精力。
此外,碩士研究生中還存在人際交往與時間不足、成就需要與能力尚待加強、愛情婚姻與學業緊張等心理矛盾。
3 碩士研究生心理壓力的緩解途徑
心理壓力是不可避免的,適度的心理壓力可以讓人們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促進工作和學習。這樣的壓力被稱作“良性壓力”,是必要的。但超出人所能承受范圍的壓力則是有害的,它們會使人心煩意亂,無心工作和學習,進而影響人的身心健康,因此,我們要通過多種途徑減輕碩士研究生的壓力。
3.1 加強對碩士生就業指導,引導他們形成科學的擇業觀
就業是碩士研究生教育價值實現的關鍵環節,是他們在經歷了學習生涯后實現個人人生價值的重要平臺。加強就業指導,就是要加強研究高層次人才的需求動向,認真分析碩士研究生就業的現狀、特點及存在的困難,對他們加強就業政策、就業觀念、擇業藝術等方面的輔導, 進而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就業指導,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就業渠道,使他們能根據自身優勢主觀能動地選擇最適合、最有潛力的工作,從而降低他們的就業壓力。
3.2 豐富碩士生的校園文化生活
雖然碩士研究生的自發學習或自由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教師的講授,但導師的高要求、授課教師的高標準和較嚴格的畢業標準使他們時常處于緊張的課程學習和繁重的科研工作狀態中,長期處于這種緊張的氛圍會使他們的心理張力失去平衡,導致一系列的矛盾心理。因此,可以通過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為他們創造一個較為寬松的外界環境,讓他們從電腦前、圖書館、自習室走向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緩解他們緊張的學業壓力。
3.3 碩士研究生培養單位采取多方面的措施
改善有利于碩士研究生學習和生活的客觀環境,通過按時發放生活補助、設立多樣化的勤工助學崗位、適當提高獎勵力度和完善助學貸款體系等舉措來緩解由于經濟拮據、生活困難給碩士研究生帶來的壓力。
另外,碩士生應積極主動擴大自身的交際圈、積極進取、爭取擁有一份穩定的情感。當出現情緒波動和相關心理健康問題的時候,可通過進行一些戶外活動、寫日記、與朋友聊天或尋求專業人士的開導等方式得到調節。
4 結語
良性的心理壓力有助于挑戰人生和促進自我成熟,碩士研究生要正確認識并積極應對壓力,把壓力轉化為前進的動力;當壓力過大,碩士生要學會進行自我解壓,做長遠職業生涯的規劃,找到可以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事業,并為此做孜孜不倦的追求。
參考文獻
[1]禹玉蘭,鄭希付,擴招時期研究生心理壓力現狀及其相關影響因素[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5(3):99一103.
[2]于淑華,王雪鵬.碩士研究生的心理壓力現狀與對策分析[J].青少年研究(山東省團校學報),2006,04:21-22.
[3]李鵑,王宏,李巍,李金,汪洋.碩士研究生心理健康問題防控對策的定性研究[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0,10:702-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