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然
習近平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指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新常態要有新動力,互聯網在這方面可以大有作為。”習近平還進一步指出,“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十三五規劃綱要都對實施網絡強國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大數據戰略等作了部署,要切實貫徹落實好,著力推動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以信息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質流,促進資源配置優化,促進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為推動創新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發揮積極作用。”
這樣的判斷不僅符合我國現實國情,還指出了未來互聯網發展的重要方向。互聯網創新,要與時代同步伐。互聯網是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活力之源,圍繞互聯網展開的創業創新和經濟升級,對于中國傳統產業轉型、科技創新和催生新興商業模式依然潛力無窮。
“Its time to copy China”
中國經濟的騰飛始于上世紀80年代的改革開放。此后的歷史進程中風起云涌,許多事物彰顯了經濟發展的歷史進步。
開放的另一個結果是中國不得不參與全球市場競爭。最初參與這場競爭時,作為一個后發經濟體,中國企業在管理、技術、市場和創新各個方面都落后于發達國家。而后互聯網被引入中國,則為中國的企業家、創業家帶來了在短時間內改變這種局面的機會。
作為一項新興技術,互聯網為中國企業提供了一個相對較為公平的競爭平臺。中國互聯網創業者依靠聰明才智和勤奮,加上中國經濟規模優勢、人口優勢,在互聯網創新方面快速實現了追趕和趕超。最近美國的著名雜志《連線》封面標題是“Its time to copy China”——現在美國也需要“山寨”中國了,這非常好地說明了這種轉變。
總結來看,互聯網產業是中國經濟在過去20年最有活力的產業,產生了不計其數的明星企業,為中國經濟創造了財富,帶來了大量就業和稅收,也極大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消費互聯網帶來新機遇
展望未來的10到20年,互聯網產業將依然是中國最有希望的產業。一方面,在消費互聯網方面將會繼續保持增長,另一方面,傳統經濟的轉型和升級將與互聯網結合,帶來巨大的增長機會。
回顧中國互聯網早期的發展史,從上世紀90年代門戶網站的興起,到后來阿里巴巴開創電子商務,再到后來的各種O2O試驗,中國的互聯網創業一直主要圍繞消費者開展創新。創業者利用互聯網的信息傳播優勢,大大降低了信息流通的成本,使得為消費者提供更加低價優質的產品和更好的消費體驗成為可能。所以,有人把過去20年稱為是消費互聯網的黃金時代。
隨著互聯網普及程度的提高,消費互聯網的下一個機會向移動互聯網遷移。在這個過程中,基于PC的商業模式不得不轉向移動終端,隨著支付、物流、信用制造等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一些模式可能會被淘汰,同時更多新的模式會被創造出來。還有一些技術創新和突破也會帶來新的機會,比如基于VR的消費體驗產品和服務以及基于AI的無人駕駛,都將會成為未來新的增長點。
互聯網的另一個重大機會是對傳統經濟的改造,即在幫助傳統經濟進行產業升級、轉型的過程中,創造出新的需求和價值。這方面以德國的工業4.0、美國的智能制造和中國的產業互聯網為典型代表。2015年5月19日,國務院印發文件《中國制造2025》,已經將這一戰略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不過,這個過程將是長期艱苦復雜的轉型,需要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方面的持續投入和不斷完善以及企業的強大技術投入、組織結構和工作流程的調整。
抓住年輕人就是抓住未來
習近平在講話中還提出,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我們要本著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做強網上正面宣傳,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社會,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這對于面向青年的互聯網創業公司來講,提出了重要的指引,也是創新創業者們一直努力的方向。不論是消費互聯網還是產業互聯網,互聯網創新的最終動力是滿足用戶的需求。截至2015年6月,超過55%的互聯網用戶年齡在10歲到29歲之間,正是我們常說的80后、90后和00后。另外,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80后到00后的人口規模將超過5億人。其中,1990年后出生的青少年基本上從小學、中學起就已經開始接觸互聯網,他們的現實生活與網絡生活連接的緊密性遠遠強于他們的父母一代,所以他們這一代被稱為“數字原住民”。
同時,他們是在中國經濟高速成長、社會急劇轉型、城市化和工業化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多數是獨生子女,更加追求自我。互聯網對于他們而言不僅僅是工具,更是現實生活的延伸。所以,他們對網絡的依賴更加嚴重,除了消費購物,他們的社交、娛樂,都可以在網絡上完成。他們的文化偏好也與父輩們不同,二次元文化成為與許多“數字原住民”伴生的一種文化。
我們可以看到,已經有不少互聯網公司和產品抓住了這個人口紅利趨勢。國外最典型的Instgram,國內一度火爆的臉萌、陌陌及現在流行的小咖秀,都抓住了這個風口。對于青年創業者來說,圍繞年輕人喜歡的產品和服務開展互聯網創新,是我們相比于其他創業者最大的優勢,而抓住了年輕人就是抓住了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