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代人努力,我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如此之近,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習近平的論述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是中國共產黨向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建設網絡強國是實現這一奮斗目標的題中應有之義。
“網信事業代表著新的生產力、新的發展方向,應該也能夠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先行一步。”4·19講話中,習近平對網信事業的使命任務做了清晰的規劃,對照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對網信事業寄予很高的期望。二十余年來,我國的網信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國已經成為了全球首屈一指的網絡大國。隨著“互聯網+”行動計劃及大數據戰略的部署、信息化與工業化的深度融合,網信事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推動作用將越來越有力。
習近平說:“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于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一個互聯網企業即便規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核心元器件嚴重依賴外國,供應鏈的‘命門掌握在別人手里,那就好比在別人的墻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經不起風雨,甚至會不堪一擊。”核心技術短板是制約我國網信工作發展的瓶頸,一方面它使得我國網絡技術發展受制于人,網絡安全無法得到保障;另一方面導致網絡強國建設缺乏持久的動力保障,難以實現由大變強的跨越。因此必須實現總動員,打總體戰,全面調動整體力量,從國家宏觀戰略的高度,認識和理解核心技術發展與創新。
“企業命運與國家發展息息相關。脫離了國家支持、脫離了群眾支持,脫離了為國家服務、為人民服務,企業難以做強做大。”“一個企業既有經濟責任、法律責任,也有社會責任、道德責任。企業做得越大,社會責任、道德責任就越大,公眾對企業這方面的要求也就越高。”作為中國發展“彎道超車”的關鍵力量,網信企業唯有時刻保持“敢為天下先”的沖勁和“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拼勁,才能把握創造和更多發展機遇,在國際競爭中拔得頭籌。同時,網信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堅守道德底線。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共同責任,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網民共同參與,共筑網絡安全防線。”建設網絡強國,離不開“中國好網民”。何為“中國好網民”,中央網信辦主任、國家網信辦主任魯煒曾給出定義:有高度的安全意識、有文明的網絡素養、有守法的行為習慣、有必備的防護技能。只有人人成為“中國好網民”,才能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
習近平曾強調,必須牢固樹立高度自覺的大局意識,自覺從大局看問題,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擺布,做到正確認識大局、自覺服從大局、堅決維護大局。建設網絡強國是一項事關全局的系統工程,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對黨和國家事業產生嚴重影響。因此,我們必須要以強烈責任感和使命意識推動網信事業發展,進一步凝聚共識,確保我們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