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1920年3月5日生于江蘇省高郵市,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后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后一個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說創作上頗有成就,對戲劇與民間文藝也有深入鉆研。作品有《受戒》《晚飯花集》《逝水》《晚翠文談》等。
請以“我讀汪曾祺”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題目。
【思維點撥】
當許多年輕作家拜倒在現代觀念的腳下、想方設法尋找現代人的感覺、竭力在作品中制造現代主義氛圍時,汪曾祺的作品卻“倒行逆施”,追憶著過去,追憶著傳統,追憶著本源,給人們釀出的是一股溫馨的古風。古風之生成,與風俗畫有關。他對風俗畫的追求是刻意的。追溯到現代文學史,在小說中對風俗畫的描繪始于魯迅先生(如《祝福》《社戲》《孔乙己》等),沈從文的《邊城》則是風俗畫的一個高峰。但是,這條線索,在五六十年代中斷了。因為這種美學情趣,在當時是不合時宜的。到了八十年代初,又由汪曾祺將這條線索聯結了起來。因此,我們寫汪曾祺時,一定要從其作品入手。而“讀”字也將我們行文的目的展現了出來,因此,其作品在作文中是必不可少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