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總理記者會——3月16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閉幕后,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會見中外記者并回答記者提問。整場發布會,總理妙語連珠,回應了諸多關于民生熱點難點問題,我們一起看看。
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李克強說,我們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充滿信心,這種信心并不是憑空的,因為我們堅信只要堅持改革開放,中國經濟就不會“硬著陸”。因為中國市場還有很大潛力,人民群眾可以說有無窮創造力,而我們政府確實還管了一些不該管的、束縛生產力發展的事情。
養老金發放保證沒問題。李克強說,大家都有退休、都有需要養老的一天,這里我想做個安民告示,從全面長期來看,中國政府對中國公民保證養老金發放是沒有問題的。
2016年再砍掉一半沒有必要的證照。李克強表示,我們這兩年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從證照合一到一證一碼,就是一個統一標準的過程。不僅如此,還有不少證照是沒有必要的,今年也要砍掉一半。
推進全國醫保聯網,兩年內實現跨省結算。李克強說,政府下決心要推進全國醫保聯網。要在今年基本解決省內就醫異地直接結算基礎上,爭取用兩年時間,使老年人跨省異地住院費用能夠直接結算,使合情合理的異地結算問題不再成為群眾痛點。
“五險一金”適當調整,讓職工多拿一點現金。李克強表示,“五險一金”從總體上看還是有適當調整空間,社會保障基金是充裕的,在國家規定統一框架下,可以給地方更多自主權,讓他們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階段性地、適當地下調“五險一金”的繳存比例是可以做的。總的是讓企業多減輕一點負擔,讓職工多拿一點現金。
“四個關鍵詞”折射司法公正——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這個報告有哪些看點?小編和您一起看看。
關鍵詞一:立案登記制
人民法院自2015年5月1日起全面實施立案登記制,變審查立案為登記立案。同時,人民法院加強立案監督,杜絕有案不立、拖延立案、年底不收案等現象。
關鍵詞二:貼近人民群眾
全國各級法院通過不斷深化司法改革、推進司法公開、提高司法服務水平,讓司法更加貼近人民群眾。推廣安徽法院訴訟服務經驗,加快推進訴訟服務大廳、訴訟服務網、12368訴訟服務熱線“三位一體”的訴訟服務中心建設,為當事人提供線上線下、方便快捷的訴訟服務。
關鍵詞三:解決執行難
人民法院大力推進執行信息化,推動建立覆蓋全國范圍以及各種財產形式的執行查控體系,聯合有關單位打出“組合拳”,對失信被執行人進行聯合信用懲戒,實現對被執行人存款、車輛、船舶、工商登記、證券等信息的查控。
關鍵詞四:智慧法院
信息化是人民法院一場深刻的變革。近年來,人民法院大力實施“天平工程”,實現3512個法院專網全連通、數據全覆蓋,建成1.8萬個科技法庭,把案件審判過程納入信息化管理。
解讀政府工作報告中的“新詞”——光網城市〖政府工作報告〗建設一批光網城市,推進5萬個行政村通光纖,讓更多城鄉居民享受數字化生活。〖解讀〗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是重要的公共服務。信息高速公路的快捷程度直接關系到經濟發展,相信“光網城市”的建設能夠繼“寬帶中國”之后,進一步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助推中國社會進步。
海外倉〖政府工作報告〗擴大跨境電子商務,支持出口企業,建設一批出口產品“海外倉”,促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解讀〗海外倉的建設可以讓出口企業將貨物批量發送至國外倉庫,實現該國本地銷售、配送。這種新的跨國物流形式有利于解決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的種種痛點,鼓勵電商企業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