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北大新聞系才女回鄉創業送快遞,可扛百斤快件》的新聞讓四川省什邡市某快遞公司經理徐璐成為輿論焦點,其受人矚目的“北大才女”身份,使其成為又一位名噪一時的創業者。不過其北大念書的經歷卻在此后受到質疑,委屈的徐璐其實已向媒體強調過自己讀的是專升本的3年制本科。
有網友認為,在徐璐已向媒體強調自己是北大的專升本學生后,記者仍刻意突出“北大高材生”,是純粹的為了以名校吸引眼球。
大部分網民都能理智地認為,不管是不是真的畢業于北大,徐璐返鄉做快遞創業,是根據自身條件、家庭情況作出的理性選擇,也是一個勵志故事的模板。
另有一些評論指出,在很多情況下,事物的本來面貌并非“鐵板一塊”,我們想要搞清楚一個問題,需要非情緒化的立場、縝密的推理與嚴謹的分析,最終才能得出一個相對客觀的結論。換而言之,“北大”“清華”這些名頭都不再是新聞的時候,社會才更加寬容、理性、成熟,而創新創業的熱潮才會更加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