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曉嵐
(北京鋒尚世紀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07)
G20峰會情景交響音樂會《最憶是杭州》的制作特點
沙曉嵐
(北京鋒尚世紀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07)
從制作的角度,談G20峰會情景交響音樂會《最憶是杭州》在燈光、投影和舞臺機械等方面的技術特點和實施情況。
G20峰會;音樂會;《最憶是杭州》;制作;舞美;燈光
編者按:
9月初,G20(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舉行,文藝演出《最憶是杭州》獲得廣泛贊譽,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演藝科技水平。本刊特邀幕后團隊對《最憶是杭州》的舞美燈光制作、音頻設計,以及峰會主場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的音視頻設計、建筑聲學設計進行全面解析,以饗讀者。

G20(二十國集團)峰會文藝演出《最憶是杭州》(以下簡稱《最憶》)是一臺大型水上情景表演交響音樂會,按照峰會“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主題,創作團隊充分展示藝術創意,借助舞美、燈光、音響、投影、視頻、舞臺機械、威亞等多種現代演藝科技手段,與表演結合,共同打造了一臺充分體現“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韻味、中國氣派和世界大同”的實景交響音樂會精品,令全球觀眾驚艷,好評如潮。
限于篇幅,筆者主要從制作的角度談《最憶》在燈光、投影、舞臺機械等方面的技術特點和實施情況。

《最憶是杭州》全景
《最憶》演出,筆者的身份由之前的燈光總設計、視覺總設計轉變為總制作人,職責也變為策劃和整合包括舞臺美術、燈光、音響、舞臺機械甚至表演等等各個專業。因此,要以制作人的視角從總體把控,不僅要把控燈光部分的設計效果和質量,還要對演出所有部門的進度和質量進行掌握。這對筆者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也說明燈光在一臺演出和一個項目中越來越得到重視和認可,我們能夠立足于自己的專業,以自己的專業立場,利用自身的優勢去整合資源,去創造奇跡。
以往的國際性大型活動,基本都是在北京或上海這樣的國際大都市舉辦,而這一次如此高規格的峰會選在了景色秀美的杭州,所以我們的創作模式上與以往完全不同,不再刻意地、單方面地去追求大而全的視聽震撼,而是更加注重在湖光山色的韻味中提煉文化內涵,在平靜中彰顯力量。
在這個前提下,舞美、燈光、視頻等各個方面,都必須在“隱”中出彩,在“靜”中見動。《最憶》演出由鋒尚世紀公司總體承制。對于舞臺各個部門來講,最大的難點恐怕就是始終保持良好的操作狀態,保證準確無誤地呈現最佳效果,做到萬無一失。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圓滿做到了。
2.1 燈光設計的三個層次
《最憶》的主題和立意非常鮮明,就是“江南韻味,中國氣派,世界大同”。由于《最憶》舞臺的特殊性,“以光為景”的特點非常顯著,燈光是此次演出的一大亮點,張藝謀導演說:“50分鐘的演出我們有100個以上的燈光變化,要靠燈光、湖水倒景、月色等方方面面傳遞出‘詩情畫意’”。
燈光的設計主要分了三個層次:
首先,燈光需要著重體現最能代表江南韻味的西湖山水。我們用光分別把場景內的山、水、樹、橋、亭都逐一進行了刻畫,這些載體經過系統的、藝術化的梳理自成一景,讓觀眾感受到沉浸其中即是享受;而在表演時又變身成為藝術化的布景,演員與景觀環境遙相呼應、相得益彰。
其次,為了體現宏大的場景,把所有的載體進行了集中控制,只要音樂一起,視線所能企及的整體場景內的各個元素都可以整齊劃一地聯動,給觀眾以極強的視覺沖擊力。再加上在表演區的后方架設了很多電腦光束燈,只要天氣合適,這類燈具的光效是可以在空氣中無限延展。這些設定整合在一起,用來配合中國氣派是非常合適的。
最后,節目的整體內容彰顯的是東西方經典的和諧一體,加上各種技術手段的烘托和渲染,表達出“世界大同”的主題。
九個節目幾乎都是中外名曲。在燈光的表現中,注意了兩個方面,即:宏觀與細節的掌握,節奏的控制。如對于宏觀與細節關系的處理,整臺晚會一定要把握住水上音樂會的特質,晚會的自然大場景、大樂隊和大合唱隊的恢弘氣勢要貫穿始終;在細節方面一絲不茍,不忽略每一個點,如每個景點的局部燈光刻畫要到位,反復調整,直到滿意為止。在《月光》中鋼琴家表演時,加設鋼琴鍵盤特寫光等等。只要是意識到的問題,無論大小,都不放過。
2.2 燈光設計的美學實現
演出的美學基調定位是柔美。在晚會中,燈光的變化節奏根據曲目的意境、音樂的節奏,進行恰如其分的變化。同時,燈光變化不能喧賓奪主,一定要保證晚會的整體藝術效果。

燈光、湖水倒景、月色等營造的“詩情畫意”

《月光》
水和光是非常好的搭配組合,任何有光的場景,只要有了水就有了靈動的生命。其實,一池湖水產生的燈光倒影是極佳的藝術效果。《最憶》的設計是要通過樹、水和遠山形成一幅動態的畫,實現點、線、面的層次感,互相補充和融合;運用燈光手法,精心地把現場沿湖的山、樹、橋、亭加以比較夸張的刻畫,并使其在湖面產生倒影,達到光與水自然融合、互相依賴的效果。這次演出的成功也得益于依托西湖水采用動靜結合思想的大膽嘗試。
其中,有些節目的燈光運用非常有特點。如,水上芭蕾《天鵝湖》中,考慮到倒影和虛擬影像效果,以側光為主的燈光,使用了有切割圖案功能的燈具,準確地投射芭蕾表演區。這組干干凈凈的燈光只是投射在芭蕾舞演員身上,隨之產生了強烈的倒影效果,加上全息膜產生的影像倒影,多層次的水上芭蕾效果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再如,節目《歡樂頌》中,演員豪放的撩水表演,雨淋架升起后出現霧森效果,燈光以強烈的亮度和濃烈的色彩加以渲染,使水的效果晶瑩剔透,光彩奪目,讓光與水的結合做到極致。
2.3 燈具使用概況
整場演出使用了大概兩千多臺燈具,不同的燈具產生不同的效果,燈具清單見表1。這些燈具主要包括兩類:
一類是體現西湖景觀環境的燈具,主要是給樹木、橋體、建筑等染色的LED 燈具;
一類是服務于演員表演和效果的電腦燈和光束燈,并將這些電腦光束燈、切割成像燈、電腦染色燈布置于特定的點位。
另外,還有一些水面上的定制荷花燈、演員手里的發光帽子、水鏟等,這些都歸類于道具范疇。
由于近水使用設備,我們都采取了嚴格的安全防護措施。
燈光設備采用了廣州市明道燈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市升龍燈光設備有限公司、廣州市浩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彩熠燈光有限公司等國內燈光廠家的燈具,室外電源箱配置廣州市新舞臺燈光設備有限公司的RGB防水系列產品。
《最憶》在室外、水上室外自然環境采用虛擬影像技術——佩珀爾幻象(Pepper's ghost)技術,是技術上的一次重要嘗試。《天鵝湖》、《月光》、《我和我的祖國》這三個節目均由此技術呈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中,《天鵝湖》中由真實演員與虛擬影像虛實互動結合,這也是該劇目有史以來第一次在真正的湖面上表演。
這些節目給眾多觀眾帶來了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回憶。作為總制作人,筆者很高興看到這一點。坦率地說,佩珀爾幻象技術在我們之前的演出中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技術手段,很多硬件上的技術難點我們早已攻克,只是個別的定制化需求需要著重處理,特別這次演出是在室外使用,全息膜受環境、溫度、濕度影響比較大,但總的來說,就技術而言我們已經是得心應手了。

表1 燈具清單

燈光營造的夢幻效果

《天鵝湖》

《歡樂頌》的霧森效果

演出中使用的燈具
上述節目之所以能帶給觀眾全新的視覺和心理感受,其實主要是依靠視頻內容的創意和設計。當芭蕾舞演員隨著音樂節奏輕盈舞動時,巧妙的視覺創意觀感使人們獲得了內心的愉悅。事實上,要達到這種狀態,必須要經過二次創意,也就是內容的設計,硬件的點位、色彩和動態的設計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把工作提升到藝術的高度和層次。
《最憶》中,投影設備應用于三處:《春江花月夜》中的月亮、《美麗的愛情傳說》中的機械折扇,以及《月光》中白色鋼琴上的影像。本文主要談前兩次的應用。
4.1 《春江花月夜》
《最憶》中,月亮是很重要的一個元素。
演出開篇,在湖的對岸,一輪金黃的月亮緩緩升起,金色的月光灑在湖面上,構成了一副唯美的《春江花月夜》。這里的“月亮”是一個直徑8 m的人工充氣球體,被高高地掛在西湖的上空;圖案運用了8臺大型工程投影機疊加拼接投射。
在西湖,第一次試驗的時候選址是第一個難題,當時選了4個位置,因為湖的兩岸不對稱且岸上的樹木非常高大,只能“見縫插針”,且還要注意隱蔽避免“穿幫”。
第二個難題是,人工升起的“月亮”是軟連接,受風力的影響會隨風擺動,所以,影像的面積要大于“月亮”,讓“月亮”在擺動時依然能被影像覆蓋。這個問題在整個排練期間經常出現,后來更加明顯。所以每次排練,就要通過多媒體服務器進行位置跟蹤處理,以確保畫面完整。
4.2 《美麗的愛情傳說》
投影第二次運用是在《美麗的愛情傳說》。越劇和雙人舞配合還有多媒體投影的出現,把一個傳唱千年的愛情故事呈現在觀眾的面前。表演過程中,一把巨大的折扇從湖面打開,利用多媒體投影技術為扇子賦予了新的語言,演繹了一段送別與盟誓的美好故事。投射折扇一共用了6臺高光通量工程投影機,通過疊加方式在保障畫面安全性的同時還提高了整體亮度。2016年6月,折扇第一次打開;7月,進入排練,6臺投影機全部安裝調試完畢,之后對扇面的材質和視頻的內容做了多次改進,達到了最好的視覺效果。8月底,更換了一次新的扇面,所有的色彩和質感全部呈現出來,畫面還原度達到了95%以上。所有結構和防雨設施全部現場定制安裝。

《高山流水》

《春江花月夜》中的“月亮”

“月亮”的安裝

《我和我的祖國》
晚會的舞臺機械由以下幾部分組成:
(1)樂隊移動平臺:承載交響樂隊在水中可橫向平移,這個舞臺距觀眾席最近,矩形臺面,長32 m,寬10.5 m,常態位置在上臺口。
(2)合唱隊移動臺:承載合唱隊,緊靠樂隊平臺后部,四層階梯,與樂隊平臺可同步移動,也可單獨移動,長32 m,寬4.5 m,常態位置在上臺口。
(3)移動放型小平臺:承載單獨表演,如鋼琴、越劇、古琴、獨唱等。橫向移動,軌道位置與樂隊平臺相同,兩個臺可相向移動,長7.5 m,寬5 m,常態位置在下臺口。
(4)水舞臺,即漫水升降臺,這是為晚會特制的水中舞臺,它長100 m,寬27 m,可整體升降,加上引臺,號稱3 000 m2水舞臺,它設計行程,水上0.6 m,水下0.05 m,使用時兼顧表演,水中倒影和撩水效果等需要,調整于漫水30 mm左右。
(5)折扇裝置:水下折扇機械,扇面半徑12 m。
(6)全息臺移動機械,全息臺裝置為鋁合金桁架結構,動力為卷揚機鋼索牽引。
以上特為晚會定制的舞臺機械及全息臺牽引動力均由浙江佳合文化科股份有限公司設計、施工和演出操作。
另外,在《歡樂頌》節目中使用了原《印象西湖》的升降雨淋架機械。浙江大豐實業有限公司量身定制了多維運動伸縮的活動看臺。
基于已有的《最憶》的演出方案設計,考慮到一旦發生8級以上臺風、雷暴雨等極惡劣天氣,演出將無法按照原計劃在戶外水域上進行,針對此類可能面對的極端天氣,擬定了一套文藝演出應急備用方案。
6.1 主體形態
一旦發生極端天氣情況,原計劃的“大型水上情景表演交響音樂會”將改為“室內多媒體交響音樂會”,演出地點改為浙江省人民大會堂。

《美麗的愛情傳說》表演

折扇安裝現場

水舞臺
備用方案將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設計:“交響音樂會”的基本形態不變,寓意“整個世界的和諧共鳴”的內涵不變,《最憶是杭州》的主題不變,體現雅致唯美的江南氣韻亦不變。力爭讓世界各國嘉賓在觀賞完這臺極端天氣下的預案版演出后,既感受到了置身西湖中的氛圍,又對西湖水面上的戶外表演充滿遐想和憧憬。
運用新技術手段強化室內舞臺的多媒體感官體驗。脫離了西湖自然景觀和水上情景表演,移入室內的文藝演出,除了將在展現交響音樂本身的藝術力量和魅力上下功夫,同時也將充分放大原有創作理念中“多媒體感官體驗”的部分。運用虛擬影像、紗幕投影、威亞、燈光等高科技舞臺技術,讓每一部音樂作品得到“音配像”般的詮釋,力求從視覺上保持中國式的美學品味和美學氣質。
6.2 舞美設計
室內方案中,整個舞臺的美術設計便成為演出創意的根基。
(1)以G20的拱橋LOGO為整個舞美的主體視覺形象。
整個舞臺的正中,便是G20杭州峰會的拱橋LOGO形象,光帶線條一直延伸到觀眾席兩側的墻面,讓所有的觀眾感覺被包裹其中。
舞美設計有著雙重的寓意——作為拱橋的意象,它所承載的是杭州和中國的美;作為G20 LOGO的意象,它所表達的是全世界的勾連和融通。

演出備用室內方案排練圖

沙曉嵐向制作團隊介紹工作進展

排練現場
(2)沿用和放大室外版中虛擬影像和杭州巷弄的設計。
雖是一方舞臺,拱橋的上下卻將構成兩個時空——拱橋之下,容納整個交響樂隊,同時又將用光影技術,營造出西湖水面的效果;拱橋之上,是由虛擬影像、LED等高科技視頻設備和舞臺景片構成的一片江南水鄉、杭州巷弄。
這樣的舞美分區,增加了整個舞臺的功能性,同時整個美術概念的表達既抽象又具體,虛實融合,將為嘉賓觀看表演時帶來無盡的想象空間。
幸好,天公作美,一切如期舉行,預案沒有投用。
在包括創意制作團隊在內的全體工作人員共同努力下,G20峰會情景交響音樂會《最憶是杭州》演出體現了藝術創意與最新科技的完美融合,取得了圓滿成功。
(注:本文演出圖片均為彩排圖片,由鋒尚世紀供圖。)
(編輯 張冠華)
Making Characteristics of G20 Symphony Concert Hangzhou is the Most Sweet
SHA Xiao-lan
(Beijing FengShangShiJi Culture Media Co., Ltd. Beijing 100007,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duction,talk about G20 Symphony Concert Hangzhou is the Most Sweet's lighting, projection, stage machinery and th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mplementation.
G20 summit; concert; Hangzhou is the Most Sweet; making; stage art; lighting
10.3969/j.issn.1674-8239.2016.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