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郫縣以實惠民打好政策保障“組合拳”

向生產工人普及社保知識
2016年以來,成都市郫縣人社局利用人社工作貼近民生的優勢,堅持對工作全面評估,把握問題導向,以勞動維權、就業養老、醫療保障等同群眾互聯互通,全面深化改革,落實主體職責,擰緊責任螺絲。
“秉公執法,為民服務”,2016年春節剛過,農民工唐道清向人社局送來了這面錦旗。原來,郫縣人社局工傷科輾轉多地調取工傷材料,通過全方位的調查,對多名工友摸牌,最終使唐道清獲得工傷認定。
由于維權過程中種種困擾普遍存在,加上行業界限,特別是建筑行業參保率低,農民工維權意識淡薄,多數選擇按項目參保這一靈活做法,這就給維權工作增添了難度系數。
郫縣人社局和群眾心連心,視百姓需要為己任,使傷者權益得以保障,服務于無形,收獲了群眾的肯定。
從2014年7月1日起,全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高至每人70元,郫縣在全國標準上還略有上調。“我的養老金漲了幾次,每次提高幅度都很大,現在每月能領到2000多元,政策很好。”郫筒鎮70多歲的劉大爺興奮地說道。
郫縣人社局積極落實政策,優化事項申辦流程,做好城鄉居民參保手續辦理、養老保險定期領取認證等“四個點位”下沉下放。進一步完善社保卡使用效能,健全基金監管,積極推行網上社保業務經辦。開展超越“聯動監管”的大部署、大監管、大督查、大落實,重點以改革模式、依法治理,以簡政放權為突破,夯基壘臺、疏通股點、激活全盤。
來自新疆的唐婆婆曾經被異地住院的11萬元住院費壓得喘不過氣。這次,城鎮居民醫保替她解了大難題,最終在郫縣報銷醫療基金6萬多,并二次報銷4萬多,自己共花5000多元,讓她感受到醫療保障實實在在的好處。
根據國家政策,城鎮職工醫保和城鎮居民醫保范圍內報銷費用比例,分別達到80%和70%左右,最高支付限額提高到職工平均工資和居民支配收入的6倍。郫縣人社局抓住政策改革契機,明確標注、排出優先、循序推進,并以此作為工作支撐點、發力點。
郫縣人社局重點打造以“菁蓉鎮”創業板塊為中心,建設郫縣環高校創業示范帶,以創業帶動就業為前來創業的青年提供了總面積20萬平米的創業基地和高達5000萬元的專項資金,以及工商注冊登記等“一天辦結”服務,為創業者提供智力支撐等眾多優惠措施和扶持政策。
80后小鄭就享受到了政策果實。他的公司申請入駐菁蓉鎮得到通過,各種政策優撫解決了他創業初期的艱難,方便快捷的創業服務讓他扎根郫縣,正如他所說:“更親民、更吸引,在郫縣創業可以很簡單。”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把握政策脈絡,抓住機遇、迎難而上,以創新思維打造工作亮點,把改革作為提升工作品質,才能破解工作瓶頸的動力引擎。郫縣人社局局長桂學文表示:“人社改革民生訴求大,涉及領域廣,落實主體責任,用心服務,用情辦事,摒棄墨守成規,主動求新求變才能打贏這場硬仗。”
成都市郫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徐成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