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升(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 河南新鄭 451100)
來華留學生漢語教學中的書法教學研究
——以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為例
高升(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 河南新鄭 451100)
留學生書法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練習書寫漢字,更是一種對漢字的加強記憶訓練,對漢文化深入理解的過程。可以說,中國書法是一種把審美和實用結合在一起的獨特藝術。留學生可以在讀字和寫字的過程中,加強對漢字的深入理解和認識,從而可以認知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以便更好地將中國書法藝術和漢文化傳播推廣。
留學生;書法教學;技能;方法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6.071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之一的書法藝術,有著深厚獨特的文化內涵,是我國幾千年文化的結晶與象征,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之所在。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日益提升,我國這片有著千年文化歷史的廣袤土地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這里,學習中國語言,了解中華文化,書法藝術也隨著國際文化的頻繁交流開始全面走向世界。特別是在韓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日本、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已形成了研習中國書法藝術的熱潮,出現了許多書法協會和書法研究團體。當下,中國書法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學習和研究,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來華的留學生群體。本文根據來華留學生對書法技能掌握的需求,從留學生學習書法文化的興趣點出發,借鑒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書法教學研究成果,依據對外漢語文化課程設計的理論依據,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見解和看法。
書法,可以簡單地理解為漢字的書寫方法。換句話說,當掌握了寫字規律,講究方法,運用技巧,把文字符號寫得規范、美觀、藝術時就是書法。唐代大書法家歐陽詢曾說過“書法者,書而有法之謂也”,可見,書法重在寫字方法和技巧。綜合書法的字面意思和發展歷史,我們可以給書法做出如下定義:按照法則藝術地書寫漢字。具體來說,書法是以毛筆或鋼筆作為主要書寫工具,以漢字為表現對象,以筆法結構、章法為表現手法,以抒情、狀物性的線條及其組合為表現形式,以文字含義和作者的思想情趣為表現內容的一門融合空間性和靜態性于一體的線條書寫和造型藝術。
書法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想使學生取得長足的進步,就應講究一定的教學方法,尤其是來華留學生的書法教學,更要結合學生的生源地、學習周期以及文化圈等實際情況,否則會使學生走很多彎路。筆者在總結前人成功的教學經驗基礎之上,結合自身近幾年對留學生書法教學的體會,歸納出以下幾點收效比較理想的教學方法。
書法教學,一定要讓學生先從臨摹碑帖入手,這是學習書法藝術的唯一途徑和根本方法。我國書法藝術中的優秀碑帖豐富多彩,就其書體來說,有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等;就其書派來說,馳名古今的有鐘繇、王羲之、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以及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等;就其數量來說,從古至今,綿延數千年,各種風格的優秀碑帖亦浩如煙海。因此對于初學者,老師給學生選帖非常關鍵,這里介紹一些選帖的原則和方法。
1.性之所近原則
面對風格各異的字帖,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興趣愛好處出發,幫其選出適合自己的字帖。性之所好,才能樂此不疲,見效快,收獲大。性之所近,也就是在幫助學生選帖時,面對眾多的字帖,如果其中一本字帖使學生本能地產生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或強烈的興趣與書寫愿望,那么,這本字帖就應該是最適合他的字帖。
2.取法乎上的原則
故人說“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取法乎下,得其下下”。由此可見,字帖范本一定要選擇古代名家的代表字帖,一定要選擇版本優秀的字帖。范本水平高,起步才能高,猶如名師出高徒。古帖是在書法歷史發展過程中經過大浪淘沙流傳下來的精品中的精品,是人們學習書法的最佳楷模。所以,我們在幫助學生選帖時眼界一定要高遠,選擇古代名家的名作,取法乎上。
3.難易適中的原則
可供取法的字帖,用筆上有簡單與復雜的不同,結體上有平正與欹側之別,布白上有統一與多變之差,它們所滲透的藝術價值和達到的藝術水準也有高低之異。所以我們應該根據留學生對字帖的理解程度、對書寫技巧的駕馭能力以及基本情況等,選出難易適中的字帖范本,這樣才能使其提高學習效率。
4.墨跡本先行的原則
墨跡本是指書法家的真跡通過照相或掃描、復印技術排版印刷的字帖范本,即書法家真跡的影印本。它最貼近真跡的原貌,書法家用筆的提按頓挫、輕重緩急,用墨的濃淡枯濕都清晰可見。面對這樣的范本,學生更容易領會書家的技術要領。當然,初學選擇墨跡版本時一定要考慮到版本印刷質量的問題,墨跡筆意清晰自然、結構完整的,才是上等的臨摹范本。
字帖選好之后,不應讓學生動筆臨摹,而是對字帖進行觀察分析,悉心揣摩,領會其特點,這就是所謂的“讀帖”。讀帖是臨摹的前提和基礎,歷代書法家都十分注重讀帖。其實,讀帖猶如同古人對話,達到思想和感情上的共鳴。只有用心讀帖,才能把握這本字帖的用筆、結體、布局的特點、方法和要領,才可以做到融于心,出于手,心手相應。

選帖、讀帖固然重要,但它們都是在為臨帖作前期準備工作,其目的都是為了能取得更好的臨摹效果。臨摹是學習書法藝術的必經階段,是學習書法藝術入門的必經之路。臨摹是臨與摹的合稱。現在,一般都把臨帖和摹帖統稱為臨帖。根據臨帖的特點和規律,一般是按照先摹后臨的步驟進行。學習書法離不開碑帖,離不開臨摹,只有對古代優秀碑帖心摹手追,才能掌握其基本技法。同時在臨摹過程中,要讓學生把握好以下幾個要領。
1.練中多比較、多記憶
所謂比較,就是把自己臨摹出的字與字帖例字相比較,找出臨摹的得失。重點是看看哪兒寫得像,哪兒寫得不像,并分析為什么像,為什么不像。如果能發現自己的缺點,找出與字帖例字的差距,就意味著學生的書法水平已經得到提高。
所謂記憶,就是看熟了,臨像了,還要對字帖進行回憶,加深印象。憶帖往往是結合背臨進行的。如果回憶時印象模糊,可以再看、再寫,然后再憶,如此反復多次,直到把規范的漢字結構形象印在大腦為止。
2.速度宜慢不宜快
初學毛筆書法,書寫速度一定要慢。只有速度慢下來,才能凝神靜氣,集中精力臨摹范本,在臨摹的過程中既能得到技能提升,又能得到審美熏陶。如果匆匆臨摹,不但沒有好的效果,還會產生厭煩情緒。
學習書法是一個長線作業,不是十天半月就能學好的,這就要求我們必須使學生掌握由易到難、由簡而繁、循序漸進的科學學習方法。因此,在給學生授課過程中,我們應該堅持“先學筆畫,再學偏旁部首及結構”的原則?;竟P畫是構成漢字的元素,猶如機器上的零部件,先有質量過關的零部件,才能組裝成合格的機器。掌握基本的筆畫技法后才能按筆畫順序組成偏旁部首,直至完整的獨體字或合體字。漢字的結構種類繁多,但大致可以簡單概括為八種。如果能掌握這八種基本筆畫的書寫技巧,就為寫好書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當然,先學筆畫,并不是說等到筆畫學好了再學寫字。一般地說,從筆畫入手,更符合學習規律,而在學習偏旁部首和結體的過程中,又可進一步掌握筆畫的寫法。
中國書法歷史悠久,從創始以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地演變與革新,以適應社會實用的需求和藝術欣賞的要求。在書體上,總體來說是由繁入簡,使人們用起來更為方便,但從書法技巧來說,卻是變化越來越大,風格也日趨多樣化。因此,對于來華留學生的書法教學,我們還應該根據文化圈的異同來區分學生的教學內容、重難點及教學方法,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活動,使教師的教學行為更有效率。對漢字文化圈的學生來說,強調學習態度的重要性,著重講解漢字的中心線與結構的關系。對于非漢字文化圈的學生來講,基本筆畫、行筆方式則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此外,教學中我們還需密切關注留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針對問題開展相應的教學活動,這同樣也是留學生書法教學中的重點。
[1]曾昭聰,朱華.面向留學生的漢字書法教學會議[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2009,(3).
[2]樊偉.漢字的視覺特征與對外漢語漢字教學[J].青年文學家,2010,(8)
[3]薛晨.書法與對外漢語教學[J]. 文學教育, 2012,(2).
[4]鄭曉華.讓漢字圖形美跨越國界[J].中國書法,2012( 4) : 119 - 120.
[5]張嚴明.實用書法教程[M].河南大學出版社,2014.
高升(1986—)男,河南周口人,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對外漢語、書法。
2015年鄭州大學西亞斯國際學院校級教改項目(項目編號:2015JGYB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