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振頡
何淑芳是美籍華裔人士,在美國洛杉磯市中心開了一家中餐館。雖然生意算不上特別紅火,但靠此養家糊口還不成問題。最近,她收到一份顧客的意見反饋,反映大堂內播放的音樂一成不變,缺少動感和激情,要求及時進行更換。
從信上的措辭來看,寫這封信的應該是一位喜愛時尚音樂的年輕人。何淑芳已過了不惑之年,對上世紀80年代的港臺流行歌曲情有獨鐘,因此店內播放的都是她喜歡的歌曲。收到這封信前,她還對背景音樂并不在意。客人是來餐館用餐的,又不是參加音樂會或演唱會,不會對播放什么歌曲挑三揀四。但既然有顧客提出這方面的要求,就應該盡量滿足,畢竟從營銷學上說,顧客是上帝,他們說的每句話都是正確的。
她立刻更換成當下最熱門的歌曲,結果又有年長的顧客向她提意見,說音樂太吵、節奏太快,心臟有些吃不消。來何淑芳餐館用餐的,不僅有附近的白領,還有一些年紀較大的華人,他們喜歡節奏比較舒緩的音樂,流行音樂在他們耳中堪比噪聲。這讓何淑芳犯難了,她不愿意得罪任何顧客。但是年輕和年長的顧客喜歡的音樂截然不同,讓她陷入兩難境地。
周末,店里來了一對年輕夫婦,帶著一個兩三歲的孩子。他們手中拿著一個八音盒,能根據需求播放不同的音樂。何淑芳眼前一亮:何不在每個座位上播放相異的樂曲,就能各取所需?只是去買一大堆八音盒,何淑芳有些不舍得。能不能找到一個替代方案?她無意中看到店門口的手機二維碼,頓時靈光乍現。為了給顧客不一樣的體驗,她還聯系了一支業余樂隊,把風格各異的幾十首歌曲演唱一遍。
幾天后,顧客們驚異地發現,店內原本播放的歌曲消失了。老板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眾人面面相覷,發現每張餐墊紙上,都印上了特有的二維碼。店員讓他們掃描餐墊紙上的二維碼,會有驚喜發現。幾位年輕顧客用手機一掃,一個單曲目錄自動在手機上彈出。不僅有懷舊風格,也有時尚情調;不但有悠揚曲調,也有憂傷音符。所有顧客都掃了二維碼,選擇自己喜歡的歌曲,沉浸在音樂的世界中。這些歌曲,和網上下載的音樂有所不同,因為都是重新演繹的,聽上去有些新鮮感。很快,越來越多的顧客光臨何淑芳的餐廳。人們都想看看這個會唱歌的餐墊紙,餐廳的生意也越來越好。
顧客的需求肯定需要滿足。但如何滿足要求完全相反的顧客群,成為擺在經營者面前的難題。通過會唱歌的餐墊紙,何淑芳解決了顧客喜歡不同風格歌曲的訴求,真可謂“四兩撥千斤”的商業智慧。
編輯/尤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