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琪
胎兒在宮內發育如何?是否缺氧?胎兒的一舉一動都牽掛著準媽媽的心。因此,在孕中期和孕晚期數胎動成了準媽媽的每日必修功課。但實際上,能更及時、更準確地反映胎兒在宮內健康情況的是胎心監護!

解讀胎心監護
胎心,即胎兒的心跳。如果使用多普勒高靈敏度監測儀器(比如胎心監測儀),在胎兒10周或12周時便可聽到胎心,但如果使用的是一般聽診器的話,到17~20周時才可以聽到胎心,正常的胎心規律而有力,好像鐘表滴答聲。
胎心監護是利用胎心監測儀對胎寶寶在宮內的情況進行監測,在胎心監護的過程中,醫生能夠監測胎兒休息和活動時的不同心跳,然后將胎心率變化曲線圖和宮縮壓力波形圖描記在圖紙上,以判斷胎兒在宮內的發育情況。
胎心監護可以診斷胎兒的心臟功能和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當胎兒賴以生存的子宮內環境發生變化時,胎兒的中樞神經系統會最早受到傷害,這是因為胎兒中樞神經系統對缺氧的耐受力非常低,一旦受損就可能終生遺留。通過胎心監測可以及時發現問題,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因此,產科醫生都非常重視胎心監護。而且胎兒監測對胎兒是安全的,準媽媽大可放心。
胎心監護大多從37周開始
孕晚期準媽媽需要格外細心,密切觀察身體變化,因為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危害到胎兒,除了每日數胎動,胎心監護更是不可忽視。
正常情況下,醫生通常會建議準媽媽從第37周開始,每周做一次胎心監護。但是,如果準媽媽存在以下一些情況,醫生則會建議從懷孕第28~30周就要開始做胎心監護了,以便及時了解胎兒的安危。
●準媽媽患有妊娠糖尿病、高血壓或及其他可能影響胎兒健康的疾病。
●胎動突然減少。
●羊水過多或過少。
●有不良孕產史。
●做過用以糾正胎位的胎兒外倒轉術,或在孕晚期做過羊水穿刺。
●胎兒看起來比較小,或者發育不正常。
胎心監護是怎樣進行的
產檢時,每次胎心監護的時間是20分鐘左右,會連續無間斷地利用胎心監測儀進行監聽,如發現異常,醫生會根據情況延長監護時間。對于一些高危的準媽媽,在孕35周以后,可能需要住院做胎心監護,如果有必要,每次監測的時間將超過1個小時。
胎心監護的過程大致是這樣的:準媽媽躺在儀器床上露出肚子,醫生會把儀器上的兩個探頭,一個綁在準媽媽的子宮頂端,用來探測宮縮,另一個則綁在胎寶寶的胸部或背部對應的位置,進行胎心測量。此外,儀器上還有一個按鈕,當準媽媽感覺到胎動時就可以按住此按鈕,它會發出聲音,然后機器會自動將胎動記錄下來。醫生和準媽媽可以通過胎心和宮縮的相應圖形顯示,來判斷胎動時心跳是否正常。
胎心監護的注意事項
●睡眠、心情、飲食都可能會影響到胎兒的心跳,因此,在做胎心監護檢查前,準媽媽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疲勞和緊張,放松心情,同時飲食上宜清淡一些。
●在做胎心監護前,避免空腹造成低血糖,準媽媽可適當吃點兒東西,或喝點兒水和果汁,這樣可刺激胎寶寶活動,以便更好地完成監測。
●如果在做胎心監護的過程中胎寶寶沒有動,很可能是胎兒處在睡眠狀態,準媽媽不妨起身活動一下,或者輕輕揉一揉肚皮,碰一碰胎寶寶,讓他及時醒過來。
●胎兒的胎動次數和強弱是有一定的規律性的,準媽媽盡量選擇一天中胎兒胎動最頻繁的時間段進行胎心監護。
●在進行胎心監護之前,準媽媽最好及時清空膀胱,因為可能要在胎心監護儀旁待上幾十分鐘。
胎心率不正常,該咋辦?
胎兒正常的心率是120次/分~160次/分之間。如果胎心率持續10分鐘以上都小于120次/分或大于160次/分,通常會被認為胎兒存在有宮內窘迫,如果胎心率不規律或胎兒躁動,則是胎兒宮內缺氧的重要指征。
胎心率異常并不代表胎兒就一定存在危險情況,因為胎心監護也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擾。比如,準媽媽喝了濃茶或咖啡、精神亢奮、發燒、生氣、失眠、甲狀腺功能亢進,或者服用某些藥物,都會引起胎兒心率加快。一旦發現可能是上述因素影響了結果,醫生會建議準媽媽復查,以排除誤診的可能。此外,妊娠超過40周后,由于胎兒神經系統的發育問題,胎心有時也可能低于120次/分。
如果胎心監護一直沒有得到滿意的結果,醫生會認為胎寶寶在子宮內狀況不太好,可能會建議準媽媽進行縮宮素激惹試驗以了解胎盤功能。縮宮素激惹試驗是用低濃度的縮宮素誘導子宮收縮后,用胎心監護儀記錄宮縮與胎心率變化的關系。
如果改變胎心監測方式后,胎心監護結果依然不理想,比如胎心過快、過慢甚至消失,刺激胎寶寶后依然監測不到胎心加速,通過仔細分析,確認存在胎兒缺氧的情況,應及早剖宮產提前終止妊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