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記者 張志國
減霾在行動 霧霾塔悄然抵京
文 本刊記者 張志國
Reduce Haze in Action Mist Haze Tower Quietly Arrived in Beijing

霧霾凈化塔已“落戶”北京望京
9月25日下午,北京市氣象臺發布了今秋首個霾黃色預警。與此同時,由荷蘭藝術家和設計師丹·羅斯加德設計的霧霾凈化塔也悄然抵京。目前,霧霾凈化塔正在北京798藝術區內進行調試和測試。調試和測試完畢后,霧霾凈化塔將在北京向公眾正式亮相,并按照“減霾在行動”活動計劃開始它的中國巡展之旅。
7米高的霧霾凈化塔是世界上最大的空氣凈化器,通過產生潔凈空氣為市民提供免費的清新空氣體驗。霧霾凈化塔使用小量的綠色能源和專利的無臭氧離子技術,每小時能夠凈化3萬立方米的空氣。霧霾凈化塔捕捉并收集空氣中至少75%的PM2.5和PM10霧霾顆粒,同時以360度全方位釋放清新空氣,在塔的周圍制造出一個環狀清新空氣區域。
據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秘書長劉國正介紹,“減霾在行動”是一個旨在教育和引導公眾有序、有效、正確參與霧霾治理,自覺踐行綠色生活的系列環境宣傳教育活動。霧霾塔巡展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引進霧霾塔的主要考量是基于其警示作用。塔因霾而生,只要霧霾存在,塔就會存在。塔的存在既可以警示我們時刻不忘責任和使命,也可以鞭策我們始終不懈地推進霧霾的全民共治和持續治理。霧霾得到徹底治理之后,霧霾塔也就會失去其存在的意義。
劉國正指出,目前我國大氣污染治理的任務很重,尤其是京津冀地區,目前正處于大氣治理的關鍵時期。環保部陳吉寧部長認為大氣污染治理有三個階段,目前我們正處在第二個階段、走向第三個階段,即正在持續治理,下一個階段有望完全解決大氣污染問題。劉國正說,在這樣一個至關重要的時期,不僅需要堅定信心和持續發力,更需要全民的參與和共治。霧霾塔的巡展活動在此方面會起到一定的積極推動作用。
在記者問到霧霾塔的實際功效時,劉國正明確指出,雖然霧霾塔本身具有一定的凈化空氣功能,但對霧霾的治理而言它是治表不治本的。霧霾治理的關鍵還是要在源頭治理上下功夫,一定要下大力氣抓好結構減排、產業結構調整、控煤、控煙和機動車尾氣治理等措施。但在重霧霾天氣期間,霧霾塔有時也會起到一些應急作用,如果我們能在一些公共場所,如大家喜歡跳廣場舞的地方放置一座霧霾塔的話,肯定是會受到市民歡迎的。

中國環境新聞工作者協會秘書長劉國正(右一)介紹有關情況

荷蘭藝術家、設計師丹·羅斯加德(右一)介紹霧霾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