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烈
我們的胃很像一個橡皮囊,但遠比普通橡皮囊精致靈巧,不但有帶“閘門”的出入口,而且其整體是由三層肌肉組織構成:外層縱行、中層環行、內層斜行。這種結構不但使胃能勝任攪拌的作用,并使它有一定的伸展性。胃的最內層稱為黏膜,大部分呈縱行皺褶,好像舞蹈演員的折疊裙。這種結構不但擴展了消化面積,也有利于胃容積的擴張。成年人的胃一般可容納1~2升食物,伸縮性較大,遇上可口食物,偶爾多吃一點也無妨。胃底部和胃體上部是存儲食物的主要場所。通過神經和內分泌調節,胃部肌肉規律性地收縮,“閘門”適時開關,將胃內已經消化好的食物排空到十二指腸去。在腹腔內有它的左鄰右舍,如肝臟、膽囊、十二指腸、食管、結腸、胰腺及大血管等,各占有一定的空間,且互不侵擾,而又排列十分緊湊,不留“空地”。

急性胃擴張不光是傷胃
以成人為例,猛吃后胃被擴張到30倍,也就是容積達到30~60升,不計食物,只按水來計算,重量也是30~60公斤!嬌嫩的胃變成了一個“大肉包”,不但完全癱瘓動彈不得,胃壁也被撐得薄如紙,而且滿是大大小小的裂縫,有胃內容物甚至血水往外流。此時即便能夠施行胃切除手術,但“巨胃”對心肺推壓造成的損害、神經功能的紊亂、胃腸肌肉的麻痹和壓迫、水電解質的紊亂,導致休克甚至腎功能衰竭的發生,恢復起來十分困難。所以說,急性胃擴張是一種嚴重疾病。
雖然醫學上認識急性胃擴張已有170多年的歷史了,但不論是國外還是國內,如今悲劇還是時有發生。國內報告的胃擴張多因暴飲、暴食所致,兒童、成人都可發病,以21~40歲男性為多。除飲食因素外,全麻手術后、放置尿管、鼻導管給氧、外傷和分娩,甚至一些關聯甚少的疾病,如肺炎、哮喘、肌肉萎縮、糖尿病酸中毒等,也有發生急性胃擴張的情況,值得注意。
應對:預防和早診斷
1.了解急性胃擴張,警惕可能發生的原因。
2.切忌暴飲暴食,平時進食六七成飽已經足夠了,明顯飽脹就是警鐘。我曾經接診過一位患者,自述每餐飯一定要吃到吐出幾口才算飽,看來這位朋友離胃擴張只有數步之遙了,真叫人為他捏一把汗。
3.國內外時有“吃喝比賽”活動,也有的是幾個要好的朋友一時興起,互比在一定時間內,看誰吃的食物最多,參賽者不少,打賭者時有,這實在是拿健康甚至生命當賭注,不應提倡。
4.提倡定時、定量和細嚼慢咽的衛生進食習慣。
5.除了有進食過多的病史外,急性胃擴張的臨床表現開始時并不嚴重,飽脹、脹痛感多不劇烈,嘔吐開始時也只是一兩口,雖然以后發作頻繁,但始終未能使腹脹減輕。腹部(尤其是上腹部)高度膨脹,隨著病情的進展,全身癥狀加重,出現口渴、精神萎靡、呼吸急促,嚴重時可發生嗜睡、半昏迷、休克。
6.所以在長期疲勞及饑餓之后,進食宜從小量、高營養、流或半流質飲食開始,逐漸增加量和餐次,切勿急于進補,暴飲暴食,此點對于預防急性胃擴張的發生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