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洋
(作者單位:黑龍江廣播電視臺)
?
測溫光纖在監測天饋線溫度中的應用
劉洋
(作者單位:黑龍江廣播電視臺)
摘 要:調頻廣播的數字化,已經讓安全播出更經濟、更有效,在調頻廣播天饋線系統中,天線饋線的安全性顯得尤為重要。目前,光纖測溫技術已成熟運用在各個領域,那么對天線饋線的溫度檢測也迫在眉睫。
關鍵詞:天線;饋線;光纖測溫技術;光纖測溫系統
在調頻廣播發射系統中,包括發射機、多工器、饋管、天線幾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整個發射系統中,只有天線及饋管架設在室外自立塔上,工作狀態沒有得到良好監控,目前只能用定期測試天饋線指標的方式,來查看其運行狀態。
調頻發射機房負責廣播電臺所有廣播在市區的調頻發射工作,八套調頻廣播采用多工器經饋管共用1副天線發射,總發射功率達37 kW,全年累計播出時間67 000多小時。饋管長度約200m,承載著每天24小時不間斷播出的重任。憑借多年的工作經驗了解到,饋管接觸不良、溫度變化、天線功分器故障導致的饋管溫度過高以至于饋管燒毀的現象很多,對天饋線系統溫度無法及時監管,導致故障進一步擴大的現象也很多,無法準確及時發現天饋系統溫度過高的問題,已經成為每個發射臺必須解決的遺留問題,下面筆者主要介紹測溫光纖在監測天饋線溫度中的應用。
(1)電磁/射頻環境,傳統的測溫方法受到嚴重干擾無法正常工作;(2)對精度、靈敏度,或者壽命、穩定/可靠性等有特別高的要求;(3)易燃易爆、腐蝕環境,對安全性/耐腐蝕性有特殊要求;(4)雷擊,野外等惡劣環境中;(5)安裝環境狹小,對傳感器尺寸有特殊要求;(6)測試現場能源供應不方便的地方。1 光纖測溫系統的結構和原理
在光纖測溫系統中,光纖既是傳輸介質,又是傳感器。高速驅動電路驅動激光器發出一窄脈寬激光脈沖,激光脈沖經波分復用器后沿傳感光纖向前傳輸,激光脈沖與光纖分子相互作用,產生多種微弱的背向散射,其中,與拉曼散射有關的光散射信息反饋到探測器,用來檢測溫度和位置,結合高速信號采集與數據處理技術,可準確、快速地獲得整根傳感光纖上任一點的溫度分布信息。原理如圖1所示。

圖1 光纖測溫系統原理圖
常見的探頭工作類型有:浸入埋入型、接觸型和醫用型,線形分布式測量。浸入型傳感器可以用于測量固體、液體和氣體的溫度。
傳感光纖采用了直徑3 mm帶護套的鎧裝感溫光纖,沿天線和饋管表面進行敷設,測溫光纖緊貼設備表面,并用耐高溫的樹脂橡膠固定。由于光時域反射的精度在0.5 m左右,為提高準確度,在每個檢測點都需要將1 m的光纖繞制成直徑10 cm的光纖環(繞制光纖環直徑需要大于光纖直徑20倍),這樣便能精準定位每個測試點的溫度并進行采集。
(1)分布式實時監測,無盲區,精確定位高溫位置和溫度。
(2)軟件可監測數據,實時反饋各監測點信息,并能隨時查詢歷史監測記錄,便于分析故障發展方向。
(3)測量距離長,測量信息豐富,最遠可監測千米以上的溫度。
(4)測量精度高,響應速度快,不易受電磁波干擾。
(5)探測光纜既是信號傳輸載體,又是感溫元件,安裝方便,光纖可繞曲,便于安裝和布點。
(6)探測光纖采用耐久性設計,工作壽命長,后期維護成本低,便于維護。
(7)光信號測量,本質安全,抗電磁干擾,適合易燃易爆等惡劣環境下長期工作。
(8)測溫系統采用符合工業級可靠性要求的嵌入式系統,具備web網絡訪問功能。
由于后期的光纖鋪設工作會提高成本,建議架設天饋系統時直接安裝光纖測溫系統,以免除二次的人力物力浪費。做好天饋線的維護,對于安全播出和安全防火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配備專業的監護設備和維護人員,配合安全播出制度,才能更專業地解決安全隱患,為調頻發射工作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