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溱
去美國時住在朋友空閑的房子里。是一棟20世紀50年代建成的樓房,設施老化。朋友說,他正打算重新裝修一番,已經約了工人,但并不影響我們居住。朋友看出我的神情疑惑,安慰說,這里的裝修不同于國內,工人會小心操作。
第二天朋友讓我陪他去小區管委會辦理裝修手續。管委會有單獨的辦公室,據說在建筑規劃時就預留出來,不能改作他用,這是法律規定。辦公室有專職工作人員。朋友說這些工作人員的工資是從收取的房屋管理費中支取,是正經八百的職業。懈怠、不認真,不定什么時候就會被炒魷魚。工作人員查看了朋友寫的申請,檢查了裝修工人的資格證書復印本,然后又詢問了一些具體問題,最后連說了兩個OK。次日進大門時發現貼了一張紅色布告,朋友說這是管委會的通知,告訴附近居民某戶人家要裝修,以及裝修的時間。上電梯時我看到梯壁上掛上了厚簾,這是為朋友家裝修運輸做的準備。
工人九點半到達,朋友解釋說來早了不行,影響居民正常生活。九點后該上班的離開了,有點聲響的工作才能開始。三個工人兩個是外國人,一個是同胞,來自東北。“黑”了十多年了,一直沒辦成身份。見了倒是很親熱,話也特別多。從他口中了解到,兩個外國人中有一個是“有證”人員,可以堂而皇之地攬活,沒證的只好做“小工”。其實很多累活、技術活都是“小工”干的,但拿錢時“小工”只能拿數量不多的現金。沒辦法,偷偷摸摸只能如此。否則連這點也拿不到。打黑工在美國是犯法的。
工人帶來很多塑料布和膠帶,把能遮住的東西都罩了起來,地上鋪上了軟布,整個房間幾乎都變成了白色,讓人感覺不到是在裝修,倒像進了醫院。許多專用工具沒見過,但工人拿在手里顯得非常輕松,似乎出不了多少力。砸下的水泥很快被裝進垃圾袋,丟在地上的碎屑隨時被吸塵器吸凈。衛生間的墻壁被砸掉了,裸露出各種管道。我以為換上新的,重新貼上瓷磚就可以了。出乎我的預料,朋友又跑到了管委會,請他們派人來查驗。過了一會,兩個外國人應邀而來,在衛生間里看了看,用手摸了摸水管,然后指指點點對工人說了一通。我問朋友,這是怎么回事?朋友說,按規定,墻內的管道由管委會負責維修,住戶隨意打開不經管委會檢查,出了問題住戶要負責。真要出了問題不承認不就得了,他們怎么會知道?這里講誠信,耍賴是沒有市場的。管委會治不了,會送你上法庭。那樣事情就鬧大了,誰也不愿意被列入“黑名單”。
四天的裝修幾乎是在悄然之中進行的,除了必需的敲砸,工人干起活來聲音很小,從進大樓的門口,一直到朋友家的三樓,只要工人在,地上始終鋪著襯布,對其他人家影響很小。每天的建筑垃圾工人們都拉走了,大樓里的垃圾箱里沒有他們留下的半點雜物。
電梯間的厚簾撤走了,朋友家的塑料布膠帶紙被撕下來了,一切恢復了原樣,但房間煥然一新。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有點如夢如幻般的感覺,但它又是實實在在的。
規矩治本。如果管委會沒有強大的法律法規作支撐,居民不會聽話,裝修工人也不會理睬。但有了法律,等于尚方寶劍在手,誰敢胡來,自有說法。
(摘自《深圳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