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強 付 帥 侍雅惠
(作者單位:淮陰師范學院傳媒學院)
?
新媒體環境下廣告專業實踐模式探索與發展
王 強 付 帥 侍雅惠
(作者單位:淮陰師范學院傳媒學院)
摘 要:新媒體不斷的發展變化,導致廣告環境也發生了巨變。廣告行業為應對新環境的機遇與挑戰,對廣告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廣告專業作為一門注重實踐的學科,其舊有的實踐培養模式已不能滿足行業的要求。基于這樣的背景,本文從討論現有專業實踐模式的問題入手,探索在新媒體時代,廣告專業實踐模式如何發展。
關鍵詞:廣告;專業實踐;探索;發展
1983年,廈門大學創辦我國第一個廣告學專業。經30多年的發展,目前有超過300所各類院校辦有該專業,廣告學已經成為高等教育中的熱門專業[1]。
隨著各類新興傳播媒介的普及,廣告業所處的信息傳播環境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傳統媒體的漸趨沒落,新媒體及社交媒體的崛起,使廣告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呈現出了多元化特征。在新媒體背景下,如何培養合格的廣告人才,去滿足業內需求成為當下廣告專業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自開辦至今,廣告專業教育需要注重實踐教學已經成為共識。想解決當下廣告專業教育所面臨的就業問題,就必須對其專業實踐模式進行創新和探索,以更具現代化的視角為廣告行業培養和輸送人才。
各類新興傳播媒介的出現及新技術的推廣,使受眾對媒體的接觸時間、接觸行為都產生了極大的變化。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受眾人數激增,接觸時間和頻率也超越了歷史上的任何一種媒體。這些新媒介帶來的變化,構造了與眾不同的廣告媒體環境。
廣告環境的變化,對廣告人才的培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媒體的廣告從業者的許多知識都來自新的領域,如網絡投放、排期、效果監測、數據分析、SEM優化和技術后臺等[2]。廣告學子除了應具備傳統廣告技能與技巧,還必須掌握基本的計算機技術、軟件及網絡應用技術,并完善各項廣告技能在新媒體廣告中的適用性[3]。所以,廣告專業實踐的方向更應該是符合當今媒體環境的、多樣化人才培養模式。
2.1 理論與實際聯系不緊密,操作能力受限
由于廣告專業進行實踐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論基礎上的,開設有廣告專業的院校對相關理論課程的教學顯得較看重。但在實際教學中,囿于各種條件的制約,每門課程大多由不同的老師授課,各科老師教學風格和側重點不同,學生在每門課程中都只學到了廣告運作中的一個環節。而實際的廣告運作,要求學生有較高的知識綜合運用能力[4]。學生將來面對的業界問題,需要多方面知識和技能融會貫通,整合使用。在新媒體環境下,廣告行業越來越需要多種專業知識的綜合使用。因此,進行廣告專業教育時,除了本專業理論之間的融合,也應注重多學科知識的教授以及融合。僅僅單一的教授廣告專業方面的知識,忽視其他與此相關的學科的學習,會導致學生的眼界受限,在以后處理瞬息萬變的廣告行業問題時,缺乏良好的應變能力和快速的學習能力。
2.2 實訓僅限課堂,實踐不能深入市場
廣告專業具體涉及了平面設計,文案寫作和廣告策劃等內容,而這些內容都是操作性極強的,需要在課堂訓練之余進行更多的業界實踐。當今院校實踐,多局限于課堂。這樣的方法能夠初步訓練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但卻不是真正的業界訓練。有些廣告老師脫離業界太久,對于學生的課堂訓練指導也會缺乏實踐性和針對性,無法促使學生真正掌握當下業界所需要的技能。因此,只有讓學生有機會參與到業界具體的實踐中,才是真正提高自身能力的有效途徑。
在瞬息萬變的新媒體環境下,對廣告從業者的要求時刻都在更新,僅靠依照書本和模擬的課堂練習是不能滿足廣告業對于技能的需求。因而課堂實訓深入市場,是很有必要的。
2.3 媒介環境變化快,人才培養模式滯后
媒介環境的變化,對廣告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教科書上的內容,有些已經與瞬息萬變的新環境脫節,如果某些老師再照本宣科,學生所學并不能在之后有效解決業界的現實問題。傳統教學方式不改變,就無法跟上時代對廣告人才要求的變化。在新媒介廣泛應用的環境下,教師對業界前沿信息、新媒介工具的使用甚至不如在校學生熟練[5]。
一般來說,老師更注意傳統理論的教學,容易忽視新媒介環境下各種理論使用場景的改變,這會導致教師的相關知識得不到有效更新,進而不能有效利用新媒介與新理論去教授和指導學生。教師的教授方式不得當導致學生在課堂上所學到的與在業界所用到的,根本不是一個體系,直接導致教學和實際業界需求產生偏差,影響了廣告人才培養的質量。由此可見,當今院校急需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媒介環境不斷變化的現實情況下,尋求一種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新模式。
3.1 參加相關專業競賽,建立校外實踐交流平臺
廣告專業極具實踐性,需在專業學習中持續有效地進行訓練。實踐訓練不能夠僅僅限于課堂上,更應該走出課堂,與更多企業、院校進行互動與交流。參與各類專業競賽,是廣告專業進行訓練的長見方法。通過參加諸如營銷類、設計類等的專業競賽,從而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的不足,然后取長補短,在競賽中不斷提高自身水平。現在多數專業競賽都會邀請業界人士參與評獎,用業界人的視角看作品更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能力。
近年來,受到廣大師生積極關注和參加的學院獎、大廣賽及金犢獎等賽事是較好的實踐平臺。不過相對于學生之間的競賽與交流,這些平臺如果能給各校老師之間提供切磋交流的機會,讓來自行業評審專家,與學生零距離接觸,直接指出學生的不足,并傳授行業的工作與實踐經驗,會更有意義。當然這需要各界對廣告學教學的踐,共同努力。
3.2 進行專業見習與實習,完善實習考核制度
現在,很多院校忽略了對廣告專業學生的行業實習的要求,且多數學生由于種種原因并不會在閑暇時間主動尋找能夠幫助自己提高專業實踐能力的實踐活動或實習機會,這導致學生在畢業后對于廣告行業的認識明顯生疏,許多該有的技能都不具備。針對這一問題,需要院校注重提供廣告專業學生的見習與實習機會。
院校對學生在畢業前的專業實習,應該提出相應的要求,建立合理的考核機制,以免有的學生在現實中遇到問題無法和指導教師對接,而有些學生又在實習中草草應付,甚至根本不去行業進行專業實習訓練。
3.3 與企業合作進行業界訓練,讓業界走入課堂
廣告專業學生最終是要進入業界工作的,因此,可在學生期就接受業界的專業訓練,讓學生的實戰能力得到增長。尤其是在新媒體環境下,各種廣告傳播工具更新換代較快,只有扎根于業界才能及時了解行業的最新動態,才能讓學生對各種新興的廣告傳播手段掌握得更好。因此,學校與企業合作進行業界訓練就顯得很有必要。
院校可以聯系相關企業,結成良好的合作關系,并由企業提供一些實際可操作的項目,讓學生參與到項目的策劃執行過程中來,由此了解和熟悉業界的專業流程,并從中發現自己哪方面有所欠缺,及時補充新知識。廣告院系也可以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邀請專業人員進行講座或授課,讓企業進入課堂。這樣不但可以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廣告行業的運作模式,還可以將自己所學知識與實際環境進行對比,發現自己的短板。
在新媒體不斷發展的大環境下,廣告教學在專業實踐模式上應該不斷創新和發展,解決在專業實踐方面已經存在的問題;同時,要跳脫出現有的幾種實踐方式,以新的視角來擴展實踐方式。廣告教育應從根本出發,一方面鼓勵學生不斷參加專業競賽來增長自身能力,另一方面積極倡導學生進行專業實習,創造機會讓學生與業界對接。無論環境如何復雜,如何變化,只要將專業實踐落實好,那么相信廣告專業教育定能承擔為行業輸送優質人才的重任。
參考文獻:
[1]黃升民.關于學科建設的若干思考[J].廣告大觀(理論版),2008(4).
[2]胡江偉,劉春俠.新媒體背景下廣告學專業教學改革與思考——以藝術設計類課程為例[J].傳播與版權,2014(11).
[3]陳紅艷.新媒體環境下廣告人才培養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0(5).
[4]盧丹,何興方.廣告學專業在校大學生校企實踐模式探索[J].中國集體經濟,2010(21).
[5]魏殿林.新媒體環境下廣告人才實踐教育的模式創新——以CI設計課程為例[J].今傳媒.20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