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麗麗
(作者單位:合肥市廣播電視臺電視技術部)
?
廣電融媒體同播平臺的思索
尹麗麗
(作者單位:合肥市廣播電視臺電視技術部)
摘 要:互聯網時代的全面到來,傳統媒體尤其是廣電媒體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廣電行業在媒體融合的過程中,進行了大膽的實踐,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但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其創新力與影響力都有所欠缺。本文以“資源通融、多媒同播”為目的,詳細闡述了廣電融媒體同播平臺的總體設計思想、系統架構以及作用。
關鍵詞:廣電;融媒體;同播平臺
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與進步,新興媒體的出現,改變了原有的傳播格局,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融合已經成為媒體發展的必然趨勢。目前,對于廣電媒體來說,如何能融合媒體,打造適應時代發展的廣電融媒體同播平臺,是廣電人值得深入思考與實踐的問題。
建立廣電融媒體同播平臺,應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立足于廣播電視自身的主業,并以“資源通融、多媒同播”為目的,采用創新的理念及手段,利用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如數字音頻技術,整合眾多資源,充分融合廣播電視、戶外、網站等多媒體,打造一個優質高效的融媒體同播平臺。
廣電融媒體同播平臺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具體如圖1所示,包括:演播子系統、播控子系統、同播子系統以及傳輸子系統。
在演播子系統中,透明演播室采用半透明的模式,并根據視頻演播的需要進行了專業的設置。直播室選用三臺索尼攝像機,其中兩臺作為副鏡頭,用來拍攝主持人的特寫,另一臺作為主鏡頭,負責拍攝主持人正面全景。此外,為確保直播室嘉賓及主持人都能夠有專用的光,可采用總體布光法對整個直播室進行布光。臺外演播室主要負責的是交通與氣象,其技術設計與實現的方式相同。為使節目直播實時反映城市的路況和氣象,可通過控制臺自主切換路況的監控畫面,或切換到送至播控中心的路況視頻。根據視頻拍攝的需要,對廣播直播室進行了一定的改造,每個直播室內,鋪設四條視頻線路以及三條TALLY線。同時考慮到傳統廣播直播室很少同時進行視頻直播的情況,多個直播室共用攝像機,并采用集中切換的方式達到簡單高效的視頻直播的目的。
播控子系統中視頻中心播控平臺是

圖1 系統架構圖
由監視器、視音頻分配器、切換臺、硬盤錄像機、大屏信號采集服務器等組成的,該平臺主要是為了實現演播子系統中各個直播室攝像機視頻信號、服務視頻等之間的切換與匯聚。切換臺可以進行高標清的混切,同時還具有多畫面分割器以及雙畫中畫的功能,攝像機的供電方式是集中統一的,同時還可以自主的控制調節攝像機的光圈、色溫等。移動播控平臺的廣播跟隨車進行了視頻化的改造,在現有設備的基礎上增加了視頻設備,滿足了臺外視頻廣播直播與錄播的需求。所有的設備集成在兩個箱體內,其中小的箱體安裝切換臺與監視器,大的箱體安裝切換臺主機等主要的設備,這樣一來,快捷方便、實用高效。
新媒體播出、電視媒體播出、廣播媒體播出、戶外大屏播出組成了同播子系統,戶外大屏播出不同于其他形式,但是卻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表現形式,它不需要特定的收聽或者收看的工具,只要經過大屏就能看到。戶外大屏一般設置在人流量較多、較為繁華的地段,人們經過戶外大屏就能看到信息,有效地豐富了信息傳播的方式及渠道。電視媒體播出時,基于安全播出的考慮,在將視頻化的廣播節目傳送至電視臺總控時,采用主備模式傳輸所有的信號,將視音頻信號接入電視播控矩陣進行電視播出。新媒體播出,多通過網絡流媒體傳播發布信息,設置流媒體內容生產系統。這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包括編碼、檢索、推送發布等,同時新媒體還提供了點播、直播等收看模式。
本文設計研究的融媒體同播平臺,實現了廣播直播室、交警指揮中心、高速交警直播室等多個直播室實況的音頻與視頻信號調度,同時與電視、多媒體之間同步展播。要實現各個媒體之間的同步展播,實現信息之間及時有效的傳輸,需要有傳輸鏈路聯通臺內與臺外多個直播室。
廣電融媒體同播平臺整合了多種專業服務性資源,實現了多媒體的同步播出,在服務社會管理以及關注城市交通方面,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第一,內容兼容且多媒同播。廣電融媒體同播平臺兼容了多種媒介的屬性,實現了電視、廣播、多媒體之間節目的同步播出,提升了節目的價值,擴寬了信息傳播的渠道。第二,實現了專業服務性資源的整合以及再利用,進一步提升了其價值。第三,該平臺的系統架構具有科學性與高效性。在設計廣電融媒體同播平臺的系統架構時,要綜合考量各種因素,充分利用原有的資源,并結合現代先進的科學技術,進而完成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融合,其運作模式高效且建設成本較低,具有科學性與合理性的特點。第四,該平臺具有安全可靠、靈活性高、擴展性強等特點,能夠滿足音視頻同播的業務需求,平臺在不增加光纖通路的情況下,也能靈活部署。
廣電融媒體的核心在內容,關鍵在技術平臺,廣電應充分利用已有資源,并積極探索與新興媒體融合的道路,進而使多樣化的信息在不同的媒介平臺自由流動、融合和交換。
參考文獻:
[1]陳軍.廣電融媒體同播平臺的探索與實踐[J].廣播與電視技術,2014(7).
[2]熊艷紅.媒介融合時代廣電媒體傳播平臺體系建設的思考[J].中國廣播,2011(12).
[3]任潔,孫茂良.對當前廣電建設新媒體傳播平臺的思考[J].廣播電視信息,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