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巍 喻 芳 曾建成
(作者單位:湖南廣播電視臺廣播傳媒中心)
?
吉兆調頻發射機遠程監控系統
胡 巍 喻 芳 曾建成
(作者單位:湖南廣播電視臺廣播傳媒中心)
摘 要:本文簡述基于Windows平臺下,運用c#編寫的程序使用SOCKET與服務器通信,服務器通過串口對吉兆發射機進行遠程控制,實現發射機的遠程開機、關機、發送短信及郵箱給通知指定的用戶。
關鍵詞:C#;串口;SOCKET
湖南人民廣播電臺立體聲臺的德雅村機房,現在作為備用機房,承擔著7個頻道長株潭地區發射覆蓋的任務,6個頻道頻率為5kW,1個頻道頻率為10kW。6個頻率發射系統采用的是國產吉兆5kW發射機,6工器,開關切換板,雙饋饋電,上下半幅四面八層水平偶極子天線發射。1個頻率為國產吉兆10kW發射機,一副垂直極化單頻點南面6個北面2個振子的定向天線發射[1]。
為了更好地發揮計算機網絡在調頻臺的作用,由于現在德雅村機房作為備用機房,使用頻率比較少,為了節省人力資源,提高工作效率,將這里改為無人值守遠程開關機控制機房,定期進行維護。因此,決定開發德雅村機房遠程開關機系統(文中簡稱“該系統”),該系統是在Windows平臺下,利用c#語言編寫的遠程開關機系統,通過串口對機器進行遠程控制,并且實時采集發射機狀態的數據。
德雅村機房遠程開關機系統是由客戶端,服務以及服務管理端組成。該系統可以在WINXP,WIN7,WIN8,WIN10等系統上運行,并且通過串口接入湖南廣播電視臺的7個頻道,通過socket實現通信。
客戶端供員工使用,員工可在客戶端直接了解到當前各發射臺的狀態、頻率、發射功率、反射功率等數據,并能對各接入頻道進行開關機操作(或一鍵對所有頻道進行開關機),查詢到發射機的實時數據,以及員工的登錄記錄。
服務端是為客戶端提供數據支持,以及對接收到的客戶端指令進行解密并執行,然后對發射機進行指定的操作。服務端是軟件中的樞紐機構,任何相關指定都在此處匯總。服務管理端是對服務端進行監控管理的軟件,它會時刻監控服務當前的狀態,并可控制服務端。發射機系統控制見圖1。
2.1 開發環境及使用工具
該系統是使用微軟的技術,在.net的環境下開發的一套軟件,使用C#語言進行編寫,包括了WINFORM管理端開發、window server開發、WPF界面開發。整個系統是Visual studio2013中進行編譯,通過Access2010,串口調試助手,TCP/ UDP調試助手將服務器與設備相連接。
2.2 WPF界面
WPF是微軟推出的基于WINDOWS VISTA的用戶界面框架,屬于.NET3.0的一部分。WINDOWS VISTA見圖2。
2.3 Socket Tcp通訊
由于服務端運行于放置在廣播臺內部的使用固定公網IP電腦上,而客戶端運行于可連接網絡的任意電腦上,所以服務端與客戶端必須使用socket進行通信互聯,客戶端才能獲取到服務器傳輸過來的數據。通信協議為自定協議,包括包頭、數據長度、數據內容、校驗位、包尾。


圖1 發射機系統控制圖
2.4 串口通信
服務端與發射機采用串口通信,發射機提供串口通信協議,服務端開啟之后一直與發射機保持連接狀態,每隔1秒發送獲取狀態的協議,即每秒更新一次發射機的當前狀態,可獲取到發射機的頻率、發射功率、反射功率等參數。然后,當接收到客戶端訪問的時候,將發射機狀態轉換為對應的byte數據,發還給對應的客戶端。



圖2 WINDOWS VISTA界面
2.5 Window 服務
由于服務端是時刻運行著的程序,當系統在注銷或多用戶的狀態下,也需要為客戶端提供服務,所以服務端必須采用Window服務的方式進行開發。程序開啟后,立即開始監聽本地9872端口,客戶端可使用任意端口進行連接,連接完成后即可開始服務。
2.6 DES加密
服務器與客戶端通信時,為驗證數據來源是否可靠,在數據接收后,第一時間使用DES進行解密,只有解密通過的數據才認為是可靠數據,該數據將被轉換成命令進行執行,所以客戶端在發送數據時,也應該對發送的數據進行DES加密。
2.7 短信郵件通知
為防止系統故障,或人為異常開關機,系統采用了短信和郵件通知機制,當系統開機或關機成功時,系統會主動發送短信和郵件到指定的手機上。短信由短信貓(一種短信發送設備)進行發送,短信貓的協議也是串口通信。郵件使用了163郵件服務器。

3.1 客戶端
客戶端使用典型的三層架構進行區分,不過不同于傳統的三層架構(傳統的三層架構為UI,BLL,DAL三層),該系統由于客戶端數據是通過通信所獲取,即把該架構調整為UI、BLL、通信層。
3.2 服務端
服務端使用工廠模式,設定一個命令基類,然后將所有執行子類繼承于命令基類,根據傳輸的命令類型,工廠中創建相對應的子命令,然后執行命令。


通過筆者和同事的一起努力,吉兆調頻發射機遠程監控系統準備的控制發射機的開關,及時準確地發送開關機狀態到指定的郵箱,為無人值守奠定基礎。當然,筆者也是處于試驗階段,當然還存在不可確定因素,也需要不斷完善,希望能和大家同步學習,使電子化使日常的管理更加方便、高效。
參考文獻:
[1]陳小珊,劉勇.大功率多工共饋系統的建設實踐[J].廣播與電視技術,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