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按摩師,主管護師,特色中醫師 吳俊巧
?
當濕戀上熱
中級按摩師,主管護師,特色中醫師 吳俊巧
濕和熱本來是兩種不同的病邪,濕屬陰,熱屬陽,陰陽本身就是一對矛盾,寒熱并存,就會出現濕熱體質。當你正好吃的多不運動,熱集聚身體,濕邪馬上和熱邪相戀,晝夜粘在一起形成濕熱。濕熱共存使病邪難以祛除,疾病遷延難愈。
濕表現在口干而不愛喝水,疲倦犯困嗜睡,身體懶動且有沉重感。舌苔往往比較厚。熱表現在口干愛喝水、喉嚨痛、鼻子干、嘴巴干、小便黃、舌苔往往為黃色。
當濕戀上熱,滿臉油光、還有痤瘡粉刺、常感口干口苦、眼睛紅赤、心煩懈怠、身重困倦、小便赤短、大便燥結或黏滯,男性濕熱體質多有陰囊潮濕、女性常有帶下增多,陰道炎反復發作。
舌質偏紅苔黃膩,還有的舌面有紅色像草莓一樣的小點。當濕戀上熱,性情可就變得急躁、稍有不順心就發火,發怒。當濕戀上熱,暑天可就難熬了,時不時冒出個小癤子,腦袋像裹了層濕布。
當濕熱在脾胃相戀,就出現:肚子脹,惡心厭食,甚至吃了就吐,便溏稀,尿短赤。可有口臭、體味重、肥胖、牙齦出血、嗜食冷飲、善饑易飽、口唇周圍起痤瘡、粉刺等癥狀,易得痤瘡、酒渣鼻、毛囊炎、濕疹、體癬、牙疳、牙齦炎等疾病。
當濕熱深入肝膽,則有口苦、易怒、兩脅脹痛等癥狀,易得脂肪肝、糖尿病、高脂血癥、急性病毒性肝炎、膽石癥、黃疸等疾病。
當濕熱下行到小腹時,有大便黏膩臭穢、便秘便干、熱結旁流、小便灼痛,男子陰囊潮濕,女子帶下色黃、量多、味穢等癥狀,易得便秘、泌尿系感染、盆腔炎等疾病。
當濕戀上熱會有這么多問題,怎么調理?
蔬菜:多吃一些芳香的蔬菜,如香菜、荊芥、藿香等,但這些菜也偏濕,不能吃得太多,可把這些菜當配菜來吃,以清除濕氣。還有黃豆芽、綠豆芽、冬瓜、木瓜、,蘿卜,山藥,這些菜可以作為主菜來吃,有利濕作用。
茶:偏于溫性的佩蘭,可以除濕,偏于涼性的竹葉、荷葉可以清熱,每天泡茶喝,幫助清除體內的濕熱。姜、大茴香、桂皮等香料,具有祛寒、除濕、發汗等功效,每天做飯時適當放一點有溫中祛濕的作用。
粥:無憂百歲粥調整處方:薏米,淮山藥,茯苓,蓮子,小米。湯:冬瓜、赤小豆、排骨各適量煲湯,清熱利濕。
不要吃的過多,少吃辣椒,牛羊肉熱性食物,少吃肥膩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喝水不能太多,避免水濕內停或濕從外入。平時飲食無節制是導致脾胃受傷最常見的原因。在我國的很多中醫名著中都有記載,就是飲食加倍,對于脾胃的傷害也在加倍。日常如果愛喝酒,飲食吃太飽或者是吃的食譜上過于的油膩以及不干凈,還有飲食沒有規律,這些都容易損傷我們的脾胃,導致出現氣滯以及食滯的情況。而這些情況都會導致身體出現化熱的情況,這就導致出現濕熱的問題了。
洗澡不能太頻繁,不能時間太久,濕氣會進入人體。應早睡早起,室內經常通風換氣,能不用空調盡量不用,養成按時大便的習慣。早起出來活動到出汗為止,出汗可幫助排濕,但也不要大汗淋漓以免傷氣,比如散步,瑜伽,八段錦,太極都不錯。
輕微的癥狀時,通過以上調理就會有所好轉,如果癥狀嚴重通過調理效果不好的,找中醫辨證施治后再調理。
濕熱的治療,一般要分濕重還是熱重。濕重的化濕為主,熱重以清熱為主,一般情況下濕重者化濕為主,可以選用六一散、三妙丸、平胃散等調理;熱重者可以選葛根芩連丸等藥物治療。嚴重的濕重于熱的,參考三仁湯,三仁湯由苦杏仁、薏苡仁、白豆蔻、厚樸、滑石、通草、半夏組成。
濕熱雖然有熱,但是飲食上和治療上都不可以用太多的寒涼食物和藥物,以免傷了腎陽脾陽,治療起來就更難了。因為濕熱最根本的原因是脾腎陽氣的不足,不能有效驅逐身體的濕氣。濕邪遇到吃的多體內熱量大的人,就開始燥化,出現濕熱并存。
臨床上遇到很多職場上的成功男士,伴有嚴重濕熱情況,如果酒不節制,我這文章就白讀,更沒有靈丹妙藥。酒本身屬于氣熱同時質地也是屬于潮濕的,如果身體出現了氣滯的情況就會導致體內水濕之氣的加劇,這樣生濕助熱,很多飲食不科學的行為都會導致脾胃濕熱的情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