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頭條
?
那一場按不住的雞血風潮
文/微頭條
打雞血,是個民間用得很多的俗語,意思主要是諷刺別人突然情緒亢奮。不過,這俗語很明顯不是文言詞,所以流傳的歷史應該不太久,那“打雞血”這詞是打哪兒來的呢?說來話一點也不長,這詞兒就打文化大革命時來。
“打雞血”的學術稱呼叫“雞血療法”,這療法由中國人民首創。當然,雖然是國人首創,也不是真的就憑頭腦靈光一閃而來,這療法是借鑒了蘇聯盛極一時的“組織療法”。組織療法發明人是蘇聯一名眼科醫生弗拉托夫,一次他應用冷藏的角膜進行角膜移植手術,發現效果比新鮮的角膜還好,喜歡思考問題的他認為是低溫儲藏的角膜產生一種物質,而這種物質促進角膜片的再生能力。擅于聯想問題的他推理,角膜是這樣,其他組織也應如此。弗拉托夫用冷藏的皮膚,移植到狼瘡患者的病人身上,效果良好,于是他將這一療法推廣到其他疾病的治療。這就是“組織療法”,1940年代末蘇聯政府開始大力推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推行“一邊倒”的外交政策,什么都要向蘇聯學習,組織療法自然迅速在中國推廣 。
1952年,在上海有一名工廠的醫護工作者俞昌時,他也同樣擅于聯想問題。在學習了組織療法后,他開始了深邃地思索:“我想雞血也是一種組織,可能有同樣作用。”俞昌時從一只公雞的身上抽了1.5cc血,注射進體內,結果一兩天內,他覺得精神倍兒爽,吃飯倍兒香。三四天后,俞昌時告訴別人,他的腳癬和皮屑病等痼疾同時痊愈了!作為一名社會主義醫學工作者,當然不能將如此偉大的醫學發明自己偷偷享用,于是,“我就大膽地再打了幾次,又打到別人身上。……都在短時間內獲得了很好的療效”。
1959年4月,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在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說:“一九五九年的國民經濟計劃,是一個繼續大躍進的計劃。……在生產和建設中,技術革新和技術革命的可能性是無限的。” 在政府的推動下,“技術革命”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俞昌時當然要跑在革命的第一線上,1959年6月,他開始在職工中進行雞血療法的實驗,結果呢?他宣稱:“一個月多的時間內,打了三百多病例,都只打了一二針,最多的五六針,就發生了許多的奇效和顯著療效”。當時中國有位很出名的骨科醫生陳中偉,他被國際醫學界稱為“世界斷肢再植之父”。但在俞昌時眼中,陳中偉已經落伍了:“陳中偉斷手再植接血管算不了什么,我也會做,雞血療法才是真正超國際水平的!”為了讓這種超國際水平的療法成為中國人民的福音,1964年8月,俞昌時印制了一本《雞血療法》的小冊子,里面輯錄了一百多個病例,其中提及了“中央指示”對雞血療法的無比重視,又分享了“革命老干部”實行雞血療法后的神奇效果。此書一出,洛陽紙貴。上海衛生局在1965年的調查報告說:“在全國各地流傳很廣,影響很大,有的群眾抱著雞求醫注射甚至自己注射。各地衛生部門也紛紛來信或者派人來滬了解求治,情況相當混亂。”
1965年6月,上海市衛生局認為鮮雞血有異性蛋白過敏性血清反應存在,不安全,“目前雖未發生死亡事故,但如繼續應用下去,意外事故勢所難免,特別鮮雞血治療對象均為慢性病,該病本身無多大危險性,而治療卻冒著危險更值得考慮。”上海衛生局將處理意見提交國家衛生部,稱將限令俞昌時立即停止私自給病人注射鮮雞血試驗的行為。1965年7月,國家衛生部下發了《關于“雞血療法”的通知》:“今后,應禁止醫務人員用鮮雞血給病人治病,以免發生過敏危險。群眾要求醫務人員用鮮雞血給予治療者,應加以勸阻。對于群眾中流行的各種傳說,應進行必要的澄清和解釋。” 一切似乎回歸正常了。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在全國開展起來。在一片“造反有理”的呼聲中,國家衛生部連忙造起了自己的反,于12月下發通知,撤銷約一年前的《關于“雞血療法”的通知》。造反派當然不理會衛生部的自查自糾,他們專門成立了“高舉毛澤東思想偉大紅旗徹底批判衛生部在雞血療法上執行資產階級反動路線大會籌備辦公室”,在12月發表了極有分量的醫學研究文章——《徹底為醫藥科研中的新生事物——雞血療法翻案告全國革命人民的公開信》。
一切都顛倒過來了,俞昌時咸魚翻身,他那名著《雞血療法》全國普遍翻印,雖然沒有獲得一分錢的版權費,但俞醫生心中是非常幸福的,他深信自己將會超越陳中偉,成為真正的世界級名醫。但是,中國的雞卻大難臨頭了。同濟大學朱大可教授回憶:“我們家附近地段醫院的注射室門口,開始排起長蛇般的隊伍。人人提著裝雞的籃子或網兜,等待護士小姐出手,一邊交流打雞血的經驗與傳聞,地上到處遺留著骯臟的雞毛和雞屎,此外就是雞的尖聲驚叫。”全中國的城市街道診所和縣級鄉級醫院都出現了長長的隊伍,等候打雞血。當時哪來那么多雞呢?自養唄,醫院是不會提供雞血這么珍貴的藥品的,所以要求打雞血的病患者基本都是自帶家雞排隊打雞血。可以說,家有一只雞,勝過挎LV!
在接近一年的瘋狂打雞血后,各地陸續傳出“打雞血”致死的消息,這場風潮漸漸停息。不過,我們可千萬不要小看國人那顆為了養生而無比執著的心。中國“民間防艾滋病第一人”高耀潔在她2004年出版的《一萬封信》里收錄一封來信,來信者向她推薦雞血療法,稱此是攻克艾滋病的良方:“俞昌時大夫發展為肌肉注射,我改為穴位注射,在雞心臟采血,每次采50,間隔一天再采,雞不會死。”雞不會死,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