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華
可怕的“狼群”
話說1941年春,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到膠著狀態,實力雄厚的美國不愿意錯過發財的機會,通過租借法,不斷地向英倫三島輸送戰爭物資,換回來大把大把的銀幣。
德國人自然是不高興,有人老是偷偷地在大西洋上運送物資,補給對手,這仗還怎么打。于是,德國海軍采用了“狼群戰術”,在北海和大西洋中部海域,美國護航運輸船隊可能通過的線路上,埋伏6~8艘或更多的潛艇,各潛艇之間間隔30海里,實施戰斗巡邏。這一改進果然奏效,德國海軍取得了空前的成功。這幫只懂打仗不懂戰略的家伙甚至派出5艘遠洋型潛水艇,從大西洋航線的紐芬蘭和紐約之間的海岸線打起,一路南下,橫掃佛羅里達,在兩個月的時間里擊沉31艘美國船只。
緊接著,德國海軍又發動了“銅鑼聲”的潛艇戰役,沿美國的大西洋海岸南下,見船就打,很快就擊沉了美洲海域的585艘船只,總噸位高達308萬。面對日益嚴重的德軍潛艇威脅,盟國海軍傷透了腦筋,整天為“如何削弱德軍的海戰潛力”而發愁。

德軍要斷炊
轉眼間,就到了1941年秋,盟軍突然接到情報部門送來的5份情報——德國農業欠收,德國海軍面臨的食品供給困難,德國當局在千方百計收集土豆,數千噸土豆被轉運至“狼群”的出發地——德國海軍挪威基地。
德軍要斷炊啦!接到這情報,盟軍將領們興奮極了,主張趁火打劫,立即集結海、空精銳部隊,對德軍的軍需庫實施突襲,以絕其糧路。然而,興奮過后,問題又來了:計策好是好,關鍵是怎么實施呢?己方的空中實力太弱,取勝的把握簡直渺茫,為了幾千噸土豆而搭上上百架飛機、上萬噸的炸彈,會不會有點得不償失呢?
就在決策者們舉棋不定的時候,盟軍總部的心理專家對這一情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經過慎重而嚴密的分析,他們向總部提交了一個很有創見性的建議,并很快被采納。
土豆帶來的感冒癥
沒幾天,多家備受歐洲民眾信賴的醫學報刊和電臺節目,陸續向人們透露了一份冬季流行疾病的權威調查報告:入秋以來,在歐洲尤其是在沿海地區的漁民、船員和水兵中,發現一種似感冒又似鼠疫的怪病。發病者頭痛、咳嗽、疲乏無力、肌肉酸痛、發燒虛脫,直至死亡。此病危險性大、傳染性強、潛伏期長。調查分析結果表明,此病完全是由于人們食用了一種冷凍土豆所致。
隨后,一些小報小刊也跟著推波助瀾,陸續轉摘權威評論或研究文章,對這場不能遏制和醫治的疫情極力渲染。“好心”的醫生一再提醒人們:一定不要食用冷凍土豆,尤其是出海作業的漁民、船員和海軍官兵們,要禁食土豆,要防“土豆感冒癥”病毒傳播。
這一系列令人不敢不信的“調查”、“論證”和“忠告”,很快就傳到德國海軍官兵的耳里,引起了不小恐慌和焦慮。不論軍官還是士兵,一旦得了諸如頭痛、發燒之類的常見小病,就會被周圍的戰友誤認為是“土豆感冒癥”,避而遠之。就連生病者自己也深信不疑,認為是患了絕癥,對生活失去了信心。一時間,基地里人心惶惶,對上級長官怒目而視。官兵們認為自己賣命作戰,結果卻換來這么個結局。于是,德軍軍心開始動搖,很多士兵寧肯挨餓,也不吃冷凍土豆。
德國人中計啦!
盟軍這一精心策劃和導演的“土豆心理戰”,誘使德軍官兵堵上了自己的胃,空守著幾千噸土豆,甘心挨餓。好不容易運來這么多土豆的德國后勤部門傻眼了,國內糧食本身就奇缺,再加上盟軍的嚴密封鎖,根本就無法再向該基地提供替代品。結果可想而知,戰爭初期優勢明顯的德軍,在食不飽腹、怨聲載道的困境中萎靡不振,戰斗力大打折扣。
而盟國海軍卻得到了一個良好的調整、補充的機會,大批武器裝備和其它物資得以從德軍海上防衛的真空區源源不斷地運往英國。這一消一長間,迅速改變了雙方海上力量的對比,為盟軍最終戰勝德軍創造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