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撰稿_張吉 編輯_方怡君 設計_ 孫星
傲嬌的日式就業季:如何讓你的內心不崩潰
特約撰稿_張吉編輯_方怡君設計_ 孫星
對于日本社會諸多的繁文縟節,多數就職生都是一知半解。在求職季,巧妙地學會在日本學生后面“跟風”,準沒錯。
1月,對于在日本的留學生來講,除了“新的開始”之外,也是“更大的挑戰”。之所以說是“挑戰”,是因為對于春季準備升入學部四年級(大學四年級)以及院生二年級(研究生二年級)的留學生來講,讓人頭痛的就職準備活動正進入最高潮階段,接下來的半年時間,就職活動的嚴峻及痛苦足以給這些就職生們來場高考式的“生吞活 剝”。
在日本,大學三年級的下半學期(12月)至大學四年級的上學期(8月),被統稱為就職季(就職シーズン),街頭巷尾總能看到浩浩蕩蕩的身著黑色正裝的學生大軍奔波于各大公司之間。
2014年,為了響應社會各界“學生應以學業為先”的號召,日本文部省將學生的就業信息下放時間統一推遲3個月,改為次年的3月,即為升入大學四年級前的春假。這一變動,讓學生有了更多的備戰時間,卻也縮短了從提交簡歷到接受面試的實戰時間。
在日本,不要以為一張全A的成績單就能說服多位面試官,“書呆子”終究不是企業想要的人才。隨著就職總體時間的推遲,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學生們的實習活動,特別是3月前的冬季實習期。和正式就職一樣,日本的企業實習也要經過“查找實習信息”-“報名”-“提交書面材料”-“面試”等環節,學生們可以通過實習提前體驗一次就職程序的繁瑣和嚴謹。特別對于留學生而言,豐富的實習經驗絕對是不可替代的加分項,面試環節里,自信地對自己的實習經歷“滔滔不絕”,絕對會給面試官留下深刻的印象。
當然,“充分準備”不僅僅只是實習一個環節,3月1日前的企業信息搜尋及志愿企業的篩選也是至關重要,這一點中國學生并不陌生,回想下高考前的報志愿就可以了。根據2016年1月就職網站マイナビ推出的一篇「就職預想流程圖來看」,截至2月底,就職最理想的狀態應為“完成自我分析及歷年筆試考題(并非所有企業都需要筆試)”。
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自我分析指的是:針對就職生進行的『性格測試』和『適合的職業類型測試』。通常每項測試需要10-20分鐘,學生們可在各大就職網站上進行此項測試,一些企業也會專門設置『性格測試』網頁,以此來作為選拔人才時的篩選規則。
進入3月份,日本公司普遍開放了招聘信息,雖然經過了種種的性格測試和職業測試,但對于自己心儀的企業和職種,一定不能因為外界因素打退堂鼓,放句狠話說就是:死也要死得明明白白。由于信息集中開放,很多企業的說明會在時間上肯定會存在一定的沖突,但好在大型企業一般都會舉行兩次說明會,因此優先自己最想進入的企業,并事先為自己規劃好一個“企業說明會日程表”絕對是就職生們的明智行為。
在日本就職,“執著”和“適當的放棄”是理智的。我身邊有這樣一群留學生,他們有著強烈的留在日本就職的想法,對于想進入的企業也異常的執著。可僧多羹少的現實把他們拒絕在企業的門外,又因為當初沒有給自己留條后路,最終只能帶著極大的遺憾灰溜溜的選擇回國。所以說,聰明的留學生會用“不能退步的執著”努力去爭取一切機會實現自身目標,但一旦碰壁,又會馬上切換模式轉向自己的第二志愿,跟自己較勁絕對不是在異國他鄉就業的明智手段。
根據マイナビ的統計,2016年畢業生平均投遞簡歷在每人50家左右。語言上不占優勢的留學生若想在就職活動中取勝,多選擇開展海外業務的企業,且一定要大量投遞簡歷,這是所有就職成功的前輩們給出的衷心建議。
拎客
企業說明會
是向新應聘的員工介紹公司的歷史、文化、業務及發展前景的說明會。在日本即使是小公司,也都會派出專員為畢業生進行一次企業說明會。值得注意的是,多數企業在公布欄表明,參加企業說明會時可身著便裝,但事實上這是一個“陷阱”,即便是說明會也一定要正裝出席,以防給公司主辦人員留下一個“不重視”的印象。
在就職過程中,多數留學生都有一個誤區——擔心自己的日本口語不足夠好,因為語言關而拿不到offer。雖然這種擔心不無道理,但是在某種意義上講,過分擔心毫無意義。企業經過簡歷以及筆試的篩選,既然選擇了讓留學生進入面試環節,這就說明企業現在或者在不久的將來需要開發中國市場,中文和日語兼得的留學生是必不可少的戰斗力。對于有這種想法的企業而言,語言關絕對不是就職環節的關鍵,日語充其量只是個次要因素。切勿因為擔心自己的日語口語問題而自卑,這種自卑情緒很容易影響到面試的正常發揮。
說到面試環節,這恐怕是所有留學生面臨的最大難關,無論是從能力方面還是從精神層次上。與我國或其他歐美國家不同,日本就職的面試至少需要三輪:一面、二面及終面,有些大企業甚至可能次數會更多。此外,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日本的就職面試不單單只是一對一或者是一名畢業生面對多位面試官那么簡單。從最開始的小組討論,到多人同時面試,再到最終的1 VS N+1的形式,毫不夸張地說,就職生們是在一次次的精神摧殘中堅強地摸爬滾打。
很多人也許會問:如何在如此重壓中獲得自信?很簡單:上戰場前的模擬面試!需要注意的是,練習也有技巧,自己一味的苦練不如約上幾個同樣是就職生的留學生小伙伴,再拜托已經拿到offer等待畢業的日本人前輩做指導,這個組合所鍛煉出來的效果絕對遠遠高于自己的鉆研。在這個鍛煉過程中,就職生們能夠不斷獲取到同齡人的多種意見,拓寬了自己有限的視野,同時,前輩的糾正和建議也最大限度的避免了留學生們作為“外國人”的不足。多番模擬練習之后,大部分人都可以掌握到面試環節的要領,多多少少彌補了作為留學生的膽怯心 里。
2016就職流程預想圖
留學生終究是融入日本社會的時間有限,對于日本社會諸多的繁文縟節,多數就職生都是一知半解。除了要正裝出席所有場合之外,進入面試會場應該說什么?隨身的公文包應該放在哪里?哪些問題可以問但又有哪些問題要盡量避免談及?面對諸多的靈活但又不知道正確答案的問題,筆者建議各位就職生,要巧妙學會在日本學生后面“跟風”。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這一招在日本社會同樣奏效。在遇見聽不懂或者不理解的問題時,絕對不要愁眉苦臉,相反面試時間內一定要下意識的保持笑容,并時常“偷瞄”日本學生的行為以判斷自身的每一步是否存在禮儀上的欠缺。若在途中發現了自己有失禮之處,要盡快并盡量做到不動聲色地改正,切記不要將錯誤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