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紅杰 張居俊
?
讓刺殺操彰顯軍人血性
文/楊紅杰張居俊

“殺!殺!殺!”士氣如虹,殺聲震天。在武漢軍械士官學校訓練場上,時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這是該校自行火炮系正在進行的刺殺操訓練,只見手握鋼槍的學員精神抖擻,意氣風發,置身其中,讓人感到熱血沸騰。
去年年底,該系在研究特色文化活動時,不少人建議搞刺殺操,有人當即就反對,認為搞點既安全又出彩的就行了。沒想到該系黨委果斷決策,力挺刺殺操。雖然動刀動槍帶有一定的風險,但能彰顯軍人血性。思想認識上了層次,很快全系就統一了思想,刺殺操被列為新年度特色文化項目。
籌備工作立即啟動,寒假期間該系一隊隊長鄒先國沒閑著,親自去找學校軍事教員請教,到圖書館查閱資料,上軍網搜集相關報道,自編出一套教材。
新學期一開學,系里準備先培養一批小教員。消息一公布,學員踴躍報名。沒辦法只得優中選優。想當別人的師傅,自身功夫必須過硬,被挑中的學員充滿自豪,訓練非常刻苦。每個人都信念堅定,表示一定要當好排頭兵。他們一招一式,嚴摳細訓,高標準,嚴要求,絲毫不敢馬虎。

有了嚴師必然出高徒。一個師傅帶一個班,各班開展競賽,訓練熱潮迅速掀起。最先成型的是七班,從眼神、動作標準、全班整齊度都無可挑剔,其他班看到差距,開始加班加點,奮起直追,紛紛向七班發起挑戰。
一段時間后,模擬訓練用的木棍換成了真刀真槍,忽然換成真家伙,不少學員產生了膽怯心理。負責訓練的四隊教導員吳建磊鼓舞大家,在戰場上你不將敵人刺倒,敵人就會把你刺倒,你沒有選擇,必須勇敢的刺向敵人。
“軍人就該有血性,軍人就該鋼槍不離手。”這是該系發出的動員令。學員們紛紛響應,叫響了“訓練場上沒有弱者,只有強者”的口號。上了訓練場,個個像小老虎一樣嗷嗷叫,一個簡單的動作也要反復挑刺,直到完美。
訓練過程中,該系對槍刺角度,轉向時機,各種步伐變換等,都有了嚴格的標準。為確保刺殺動作不變形,該系還把每一次訓練都錄成視頻,利用空閑時間組織大家觀看。學員們邊看邊對照,哪里不行就練哪里,從鏡頭里看到自己的變化,訓練起來精神更足了。
學員們的精、氣、神每天都在發生變化。訓練場上,“上槍刺”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學員們迅速把槍面向左旋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拔出槍刺,牢牢的卡在槍口之上。干脆利索,威武勇猛,完全置生死于度外。他們黝黑的臉龐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格外氣宇軒昂。學員李闖道出了所有學員的心聲,“刺刀閃閃,殺聲震天。這讓我感受了軍人的神圣與豪邁,這才有軍人味道,這種感覺才像個真正的軍人。”
訓練進度在加快,難度不降低。系里多次召開了軍事民主生活會,總結經驗,查找不足,經過不斷的摸索和提煉,刺殺操也由原來的12式增加到16式,進攻和防御實戰化更強了。
該系要求,刺殺操必須做到三點,一要“快”,要快如閃電,如疾風,像離弦之箭刺向敵人,讓敵人沒有反應時間,就已刺刀見紅;二要“狠”,要招招致命,殺氣騰騰,使敵人聞風喪膽,不寒而栗,氣勢上壓倒敵人;三要“準”,要站得穩,刺得準,不偏不離,直逼敵人咽喉和心臟,必須果斷出擊,一招制敵,一刺必中。
刺殺操不只是一項技能,更多的是在練膽、練氣、練血性。最為驚險的是“一對一”近戰。學員說,這才叫刺激,這才叫過癮。學員趙強和楊帥較上了勁,廝殺了幾十個回合也未分出勝負,只好約定下次再戰。一旁觀戰的張教員告訴筆者,兩名學員都是火力與控制專業的,對心理素質要求非常高,練習刺殺操讓他們變得更加沉穩、果敢,這也有利于專業學習,真可謂一舉兩得。
如何體現出狠勁和殺氣,在氣魄上壓倒敵人?該系開展了“看誰刺的準,看誰殺聲震天響”比武活動,每周一評,佩戴紅花,拍照放大,置于大廳最顯著位置。為了獲此殊榮,學員為此拼的揮汗如雨,精疲力竭,很少有人服輸,下去后暗暗攢勁,還要東山再起。
區隊長盧成曦與指導員劉杰在隊里是出了名的一對冤家。盧成曦體格較大,比較魁梧,看起來殺傷力十足,劉杰則個子不高,但身體靈活,如泥鰍般滑溜。為爭“刺殺之星”,兩人比拼多次,誰也不服誰,勢均力敵。
這一天,兩人又開始了一場惡戰。只見盧成曦殺氣騰騰般向劉杰殺來,面對比自己強壯甚多的對手,劉杰也是毫不畏懼,使出渾身力氣向盧成曦前胸猛刺,盧成曦持槍順勢一撥,瞅準空當兒,用槍托直擊劉杰的后腦勺,眼看將要落敗,劉杰一個轉身,躲過一劫,化險為夷。兩人僵持許久,誰也不愿認輸,最后盧成曦防御得當,在劉杰體力不支時,緊追猛打,算是稍勝一籌,險勝對方,榮獲“刺殺之星”。
刺殺操方陣的整體效果非常壯觀,偌大的訓練場,上百人刺殺,動作整齊劃一,如同一人。鋼槍在他們手中飛舞,就像一把即將出征的利劍,必將戰無不勝。個個斗志昂揚,口號響亮,殺聲一浪高過一浪,如同排山倒海,震撼人心。
目前,該系刺殺操經過半年的艱苦訓練,已多次在學校進行示范表演,獲得廣大官兵的高度贊譽。該系領導介紹說:“軍人生來為打仗,刺殺操訓練不但能培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軍人血性,還能磨練學員的戰斗精神,更能彰顯軍人血性。”
責任編輯:邢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