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彥琪 劉亦然
【摘 要】目的:考察信息化教學在中專藥劑專業綜合實訓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通過信息化教學與傳統教學方法班級授課對比,考察改革效果。結果:信息化教學在實驗班級的學生學習積極性高,考試成績及用人單位的滿意度均好于傳統教學班。結論:信息化教學在藥劑專業綜合實訓教學改革取得較好的效果,值得推廣。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藥劑專業;綜合實訓教學
目前,我國醫藥工業需要大量的一線操作技能型人才,中專藥劑專業的教學目標是與之相契合,但是傳統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仍然存在不足,各專業課程自成體系的教學模式與之相比有一定的差距。我國著名電化教育專家南國農教授在《信息化教育概論》中提出:“信息化教學,就是指教育者和學習者借助現代教育媒體、教育信息資源和方法進行的雙邊活動”,“信息化教學同一般的教學在本質上沒有區別,它們都是師生共同開展的一種教學雙邊活動”。本課題擬探討信息化教學在中專藥劑專業綜合實訓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1 對象
以2012級中專藥劑專業兩個班作為實驗組(實驗班)和對照組(普通班),實驗組在各專業課程的理論教學中應用信息化教學手段有機地聯系相關的其他專業課程知識,啟發學生在理論學習階段交叉學習各專業課程并開展綜合實訓教學;對照組按傳統方法進行理論和實踐教學。
2 方法
2.1 教學方法
針對試驗班在學年末設置3-4周的藥學信息化教學大綜合實訓周。實訓周分兩期:第一期3周左右,利用學校已有的信息化教學設備,首先用化工原料或化學試劑合成合格原料藥(或用中藥、天然藥物提取分離有效成分);然后將自制合格原料藥(或合格有效成分)制成某種劑型的制劑產品;采用現代檢測分析手段與方法,對原料藥與制劑藥的質量以及藥物的有效性、安全性進行科學評價,從而學習如何制備安全有效的藥物。第二期1周左右,安排學生到藥廠實地參觀見習,并參與某些生產環節的實際操作,以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2.2 考核方法
通過問卷調查、實驗設計、期末考試及用人單位評價作為指標,對試驗班和對照班教學比較。
3 結果
問卷調查統計結果見表1,每項滿分分值10分。
相應課程期末考試分數比較見表2。用人單位滿意度調查見表3。
4 結論
近年來,由于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日臻完善和普及,信息技術教育水平不斷提高,教育信息化基礎建設已初具規模,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和勞動者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因此對現有教師信息化教學技能的培訓,也擺到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日程上來。中專藥劑專業信息化教學綜合實訓教學改革取得較好的效果,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蘭小群,李艷艷,周淑梅.高職藥學綜合實訓教學思考[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 2007,13(11):129-131.
[2]劉建明,劉亦然,陳慧,等.中專藥劑專業綜合實訓教學比較[J].科技視界,2014, 32(11):152-153.
[責任編輯: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