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青
【摘 要】本文以廣東萬和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為例,針對廣東萬和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創新方法的模式及實踐成果進行了詳盡的探討,僅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自主創新;創新方法;創新驅動
創新,是當前企業面對全球競爭不可或缺的要素!當全球競爭因為網絡科技快速發展而進入知識經濟的競爭、甚至于創新經濟的競爭之際,創新發展對于一個企業而言,更是一個攸關未來是否能夠長遠發展的議題。白熱化的市場競爭當中,企業要想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要構建符合自身特征的核心競爭力,而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則必須依靠創新知識和創新方法。
廣東萬和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萬和)自從1993年研制出中國第一臺(JSYZ5-A)超薄水控式全自動燃氣熱水器,便開創了中國“水閥一開,熱水即來”的沐浴新時代。萬和是以技術創新起家的,技術創新是貫穿萬和發展的靈魂,在燃氣具領域先后十四次填補國內技術空白。正是依靠應用創新方法,通過創新方法的驅動,促使萬和獲得了突破性的發展。
1 萬和應用創新方法的措施
1.1 重視企業創新體系的建設
1.1.1 在人、財、物等方面保障企業創新體系的建設
萬和通過“走出去、引進來”,現已擁有一支400多人的高素質技術團隊,公司不斷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投入,每年都將銷售收入的3%投入到科研經費中,另外,政府用于獎勵或激勵的資金也全部投入到研究中,比如:萬和通過高企認定的政策可獲得退稅500多萬元,公司會全部投入到研發經費中;建成四個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實驗室,一個達到國外先進水平的配氣站,在燃氣燃燒、機械結構、電子控制、家電等方面均擁有了獨立開發及合作開發的能力,同時擁有自主知識產權。
1.1.2 與高校進行技術合作和技術交流
萬和一直與清華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重慶大學、同濟大學、中山大學、西安大學、美國國際銅業協會等大學、科研院所進行技術合作和技術交流,并在燃氣具尖端技術方面取得成果。
1.1.3 建立產學研合作機制
在各級政府的引導和支持下,萬和與政府、高校共建行業第一個產學研結合的“節能環保燃氣具研發中心”,此外,“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廣東省節能環保燃氣具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及“廣東省院士專家企業工作站”均落戶在萬和,為萬和技術的持續創新提供有力保障。
1.1.4 制定科技創新激勵機制
制訂了《合理化建議和技術改進獎勵辦法》及《專利工作管理辦法》、《新產品獎勵細則》等激勵機制,加大對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科技人員的獎勵力度,激勵廣大科研人員勇挑重擔,勇攀科技高峰,極大的激發了科技人員創造性思維和技術創新的積極性,加強公司產品的技術含量,增加公司的技術儲備,加速科技成果的商品化、產業化的步伐。
1.2 積極推動創新方法培訓
萬和公司作為我國燃氣具行業龍頭企業,是一家典型的高新技術企業,也是廣東省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公司高層非常重視技術創新方法的培訓。公司多次聘請國內知名創新方法專家入企,專門針對企業一線技術骨干進行培訓;同時,也多次派出企業技術人員參加由國家科技部、中國科協和省市其他機構舉辦的創新方法專業培訓。參與過培訓的人從科技中心總監到企業一線技術人員,共有200多名研發人員及技術人員參加。通過培訓,萬和公司在應用創新理論,解決發明創造過程中遇到和出現的問題,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水平等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進一步提高了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水平。
通過應用創新方法,萬和公司研發人員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到了很大的擴展,整體研發速度提高達50%以上。特別是剛步入研發隊伍的大學生也能通過應用技術創新方法理論,較快地進行前期的基礎實驗工作,開發新產品,縮短了他們研發階段的培訓周期60%以上。TRIZ等技術創新理論與方法的引入,為萬和公司技術創新能力的提升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并產生了較大的經濟及社會效益。
2 萬和應用創新方法的實踐成果
2.1 應用創新方法帶領產業升級
案例:清潔能源供熱系統
萬和通過研究太陽能熱利用技術、空氣源熱泵技術、燃氣燃燒技術、優化控制技術,研發出清潔能源供熱系統系列產品。優先利用太陽能滿足供暖、供生活熱水需求,不足時啟動熱泵循環。當太陽能與熱泵循環都不能滿足用熱需求時,啟動燃氣熱水器(兩用爐)加熱。該項目被列入了2010年廣東省現代產業500強項目。
2.2 應用創新方法服務于企業自主創新
案例:鋁熱交換器
萬和研發人員通過對鋁合金材料應用技術、 燃氣熱水器鋁制換熱器的研究開發、 焊接及其工藝技術研究、 防腐工藝方法及研究,研發了可用于熱水器的鋁合金及交換器,實現以鋁代銅,提高燃氣熱水器的換熱性能,實現材料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企業研制該項目,掌握了燃氣具行業關鍵部件的關鍵技術,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持,從而帶動整個行業在新技術、新材料領域創新的能力。
解決焊接夾具復雜、難操作的問題。過去鋁焊接時,需要復雜的夾具保證鋁管和鋁殼之間的間隙。應用物質—場分析方法,通過引入重力場的方法,讓鋁管靠熱交換器自重和鋁殼壓緊的方法,使夾具結構簡單化,操作方便。該鋁熱交換器申請專利6項。實物圖如下:
2.3 應用創新方法穩固行業地位
案例:內燃火灶具
萬和內燃技術是將整個燃燒系統置于灶具內部,形成環島型集熱式聚能燃燒室,熱量被強制集中在燃燒室內,且燃燒室起到“防風罩”作用,防止火焰受外界氣流影響,從而極大地提高了熱能利用率,獨特的上進風設計,可使燃燒室下部空間形成渦流式負壓,新鮮空在在負壓作用下源源不斷補充進來,不僅保證燃燒充分性,更可預熱燃燒所需的二次空氣,進一步提高熱效率。
據國家級燃氣用具產品質量檢驗監測中心檢測報告顯示:該燃氣灶熱效率比普通燃氣灶提高26%,換算成平常所說的“省氣”概念,該燃氣灶比普通燃氣灶平均省氣1/4以上。
該項目的成功研制,將灶具的熱效率提高了一個新的高度,一段時間內成為燃氣灶具熱效率的標桿產品。
與時俱進,結合時代脈動,提供超出消費者期待的產品與服務,用創新管理和創新方法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需求,是萬和能夠依舊在行業內處于領先地位的不二法門。
【參考文獻】
[1]Langdon Morris.創新的啟點[M].林均燁,譯.2013-4-9.
[2]余禮成.發展生物技術 服務生命健康——華恒生物以技術創新驅動企業發展[J].生物產業技術,2014,05:85-87.
[3]王榮群,遲崇哲,李哲浩,呂春玲.“創新驅動”背景下礦山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創新方法探討[J].黃金,2015,10:5-8.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