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磊 指導老師:王培玉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北京 100871)
?
改善痰濕體質的健康食品對血脂異常大鼠調脂作用的實驗研究
劉磊指導老師:王培玉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北京 100871)
體質現象是人類生命活動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是指人體生命過程中,在先天稟賦和后天獲得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形態結構、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方面綜合的、相對穩定的固有特質。是人類在生長、發育過程中所形成的與自然、社會環境相適應的人體個性特征[1]。中醫體質學以生命個體的人為研究出發點,旨在研究不同體質構成特點、演變規律、影響因素、分類標準,從而應用于指導疾病的預防、診治、康復與養生。2009年4月9日,《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正式發布,該標準將體質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郁質、特稟質九個類型[2]。
痰濕體質多見于肥胖人,或素瘦今肥的人。痰濕體質是由于津液運化失司,而痰濕凝聚以黏滯重濁為主要特征的體質狀態,形成原因與先天遺傳、飲食結構不合理、缺乏運動、內分泌失調等有關[3]。該體質的人常表現有體形肥胖,腹部肥滿松軟,面部皮膚油脂較多,多汗且黏,胸悶,痰多,面色淡黃而暗,眼胞微浮,容易困倦,平素舌體胖大,舌苔白膩或甜,身重不爽,喜食肥甘甜黏,大便正常或不實,小便不多或微混。性格偏溫和、穩重,多善于忍耐。痰濕體質有易患高血壓病、糖尿病、肥胖癥、高脂血癥、哮喘、痛風、冠心病、代謝綜合征、腦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傾向[4]。
痰濕體質與代謝綜合征具有相關性,是代謝綜合征最主要的危險體質因素,痰濕體質者具有肥胖、糖代謝、脂代謝和嘌呤代謝紊亂等代謝特征[5]。研究表明:高脂血癥痰濕體質者體內膽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明顯高于非痰濕體質者,而高密度脂蛋白則明顯低于非痰濕體質者,說明痰濕體質痰濁、脂膏的形成和過剩積聚,與血脂代謝有著一定的相關性[6]。
血脂異常主要是指血漿或血清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降低。現代研究已證實,血脂異常與冠心病、腦梗死的發生有密切關系。由于血脂異常患者臨床上并無特異性癥狀,僅在理化檢查時才會被發現,所以對于血脂異常易患人群的早期識別及早期干預顯得尤為重要[7]。
我國古代醫學文獻中雖無“血脂”一詞,但中醫學多將其歸于“痰濕”“痰濁”“濕濁”等范疇。《內經》中的“膏脂學說”被視為血脂異常的中醫理論依據,血脂水平與痰濕密切相關,痰濕入于血脈,與血互結流走全身,導致血脂異常癥的發生[8]。
中醫學認為血脂異常多為本虛標實之候,病機為心、肝、脾、腎虛兼有痰瘀,故健脾利濕、化痰瀉濁是主要方法。痰濕體質調理產品主要由茯苓、薏苡仁、陳皮、山楂、萊菔子、荷葉等6味中藥組成,經現代工藝加工提煉而成的復方制劑,具有健脾利濕、化痰瀉濁的功效。本實驗參照借鑒保健食品的輔助降血脂功能評價方法,觀察該產品對血清TC、TG、LDL、HDL水平等指標的影響來探討其調脂機制[9]。
實驗材料
1.實驗動物:雄性Wistar大鼠,購自北京維通利華有限公司,合格證號:SCXK(京)2007-0001,飼養于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SPF級動物房,室溫22±2℃,相對濕度60%RH。
2.高脂飼料:含20%蔗糖、15%豬油、1.2%膽固醇、0.2%膽酸鈉、適量的酪蛋白、磷酸氫鈣、石粉等,配方由New Era Health公司提供。
3.供試品:痰濕產品,由New Era Health公司提供。血脂康膠囊,北京北大維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產品批號:20120813。
4.試劑:血清TG、TC、LDL和HDL試劑盒,由北京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5.儀器:高速臺式離心機,日立7060型自動生化儀。
方法
1.動物分組及給藥:采用雄性Wistar大鼠,每組10只。實驗設七個組:正常對照、模型對照、痰濕產品低劑量(133.75 mg/kg)、痰濕產品中劑量(267.5 mg/kg)、痰濕產品高劑量(535 mg/kg)(分別相當于人用量的2.5、5、10倍)、痰濕產品2(434 mg/kg)(相當于人用量的5倍)、陽性對照(血脂康膠囊,100 mg/kg)(相當于人用量的5倍)。高脂飼料喂養造模同時開始給藥,共45 d。
2.樣本處理及指標檢測:每10 d測體重,記錄進食量,每隔10 d空腹尾靜脈取血,離心,測定TC,最后一次測體重后,禁食12 h,眼球取血,分離血清,測定TC、TG、HDL、LDL。
3.計算方法:計量資料數據用平均值±標準誤表示,各組間差異比較采用t檢驗,由EXCEL統計完成。P<0.05為有顯著差異,P<0.01為有極顯著差異。
結果
大鼠喂食高脂飼料45 d后,與正常組比較,模型組大鼠血清中TG、TC、LDL含量明顯增加(P<0.05)。與模型組比較,痰濕產品低劑量組明顯降低32%血清TG含量(P<0.05),中、高劑量組明顯降低29.3%血清LDL含量(P<0.05),中劑量組降低7.85%血清TC含量,表明痰濕產品具有調節血脂的作用。詳見表1。

表1 痰濕產品對高脂喂養大鼠血脂的作用±SE)
注: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0.05;與模型對照組比較,*P<0.05,**P<0.01
討論
痰濕質作為中醫體質類型之一,與多種疾病的發生、發展有密切關系,痰濕質是影響健康的重要因素[3]。痰濕質者易發生血脂異常,其與心腦血管疾病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血脂異常通常指高脂血癥或高脂蛋白血癥,是促成動脈粥樣硬化(AS)的危險因素,尤其是TC和LDL-C的增高[10]。針對痰濕體質易于發生血脂異常的傾向,根據中醫“治未病”的原則,積極改善痰濕體質。痰濕體質平素無明顯不適癥狀,一般在查體時會發現血脂升高,但尚未因血脂升高而引發其他嚴重疾病,此時應結合體質辨證進行預防,給予積極的干預措施[11]。現代藥理學研究證明,山楂葉總黃酮能降低高脂血癥大鼠血清以及肝臟TG、TC含量,并能有效地改善脂肪的積累,對高脂飲食引起的高脂血癥和脂肪肝具有防治作用。薏苡仁中水溶性多糖可顯著降低實驗動物體內TC、TG、LDL-C水平,從而達到降血脂的目的。萊菔子水溶性生物堿能顯著提高大鼠血清SOD活性,并降低MDA含量,從而通過抗氧化作用達到降血脂目的[12]。荷葉中生物堿可以明顯地控制肥胖大鼠的體重增長,并且可以有效地降低其TG、TC及動脈粥樣硬化指數。本實驗證明痰濕體質調理食品具有降低血清TG、TC及LDL含量的作用,其中降TG的效果優于血脂康,血脂康降血脂的療效已得到肯定[13]。通過改善痰濕體質,調整機體功能狀態,可以達到防治血脂異常的目的,真正做到未病先防、欲病救萌。本實驗研究為痰濕體質人群早期預防血脂異常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途徑。
參考文獻
[1]王琦.中醫體質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54.
[2]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ZYYXH/T 157-2009[S].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9.
[3]何威,楊潔.環境制約論在中醫痰濕體質形成中的作用[J].中醫雜志,2010,51(S1):57-58.
[4]錢會南,鄭守曾.中醫體質學說現代研究述評[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02,25(6):1-4.
[5]董靜.痰濕體質基礎研究及其與代謝綜合征相關性的探索[D].北京中醫藥大學,2007.
[6]李素華.從痰論中風[J].光明中醫,2010,25(10):1763-1764.
[7]陶亮,赫忠樸,陳民.血脂異常與中醫體質關系的研究[J].遼寧中醫雜志,2012,39(2):258-260.
[8]胡雯,湯毅.淺析痰濕體質與高脂血癥[J].天津中醫藥,2011,28(3):221-223.
[9]陳敬.保健食品監管法律法規[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1.
[10]李俊濤,王高頻.對動脈粥樣硬化炎癥機制認識的新進展[J].新醫學,2009,40(11):762-764.
[11]鄧小敏,唐麗麗,陸斌.痰濕體質人群血脂水平調查及體質相關性研究[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2013,19(4):432-433.
[12]顏騰龍,易有金.藥食兩用中藥降血脂作用研究進展[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4,5(3):934-941.
[13]寇文镕.血脂康基礎與臨床研究概述[J].中華內科雜志,1998,37(6):364-366.
(收稿日期201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