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dk123是我見過的發燒友中,最喜歡玩線材的人。據我估算他花在線材上的錢已經有30萬。這個投入,已經超過了他Hi-Fi和AV兩套系統音箱的總價。因此,對于這樣的“線癡”的家庭影院是怎樣的呢?現在就跟隨我的腳步一起去看看吧。
最虔誠的發燒友
dk123是一個什么都會玩的人,如果遇上玩茶、玩茶壺的,他能和別人聊半天茶葉、水和各種壺;如果遇到玩紅酒的,他也能聊個半天;不過dk123在玩音響方面絕對是我見過的最虔誠的人。只要有展會,有時間就去!只要出差,晚上必然在當地發燒友家里!如果約他去發燒友家里聽音響,不管是貴的還是便宜的,他只沒急事必然抽空一道前往。
線癡一枚
dk123的家坐落在重慶某森林公園山下,雖然位置偏僻,但小區安靜、空氣好、環境好,最為關鍵的是有地下室可以玩音響。
我在dk123家里一樓看到了一對ADAM Artist5,這對監聽音箱居然成為被dk123當做了電視機音箱,不過效果肯定遠超電視機本身的音箱。
下樓進入地下室,首先映入我眼簾的就是dk123的Hi-Fi區域。據我了解,基本上所有玩線的人都會喜歡Hi-Fi。dk123的Hi-Fi系統是世霸大名琴一套,而驅動這對名器的膽機來自意大利,據dk123介紹這膽機價值20多萬。提起這個膽機,還頗有故事。在購買后不久,膽機的一臺后級的一根管出了點小問題,廠家要求發回原廠修理,但由于兩臺后級要作匹配,于是,dk123運費加維修費一共花了4萬元 。
大名琴這套Hi-Fi系統還一直在調試中,每一個去dk123家里的發燒友,都會按自己的喜好幫他擺擺位,挪動一下。于是,這套Hi-Fi的位置一直沒有固定,而讓我每次去他家里都會覺得這聲音一直在變——要么沒低音,要么聲底偏薄,結相模糊。dk123說,由于音源一直沒想好用什么,所以也沒仔細去擺弄。于是,現在這個系統有兩大作用——喝茶的背景音樂和聽各種線材的區別使用。
dk123是我見過的發燒友中,最喜歡玩線材的人。據我估算他花在線材上的錢已經有30萬。這個投入,已經超過了他Hi-Fi和AV兩套系統音箱的總價。dk123絕對是線癡一枚,因為他癡迷線材并不是只癡迷高價線。我見過一些玩線的發燒友,都是玩幾萬元一根的,對一兩千的線看都不會看一眼。但是dk123不挑,他玩的線,有時還有他從某寶上淘得,然后店家用各種黑科技搓出來的,價值幾百元一根的線。我見過的,他玩過最夸張的線就是還有棉布一樣的外皮。對于這種線,先不論好聽不好聽,但從外觀上來說,我就不能接受,但是dk123卻是玩得很爽。
線癡的私人影院
Hi-Fi系統旁邊就是dk123搭建的家庭影院了。整體來看,這個視聽室已經是比較標準的私人影院。幕布為180英寸斯圖爾特最出名的1.3增益打孔幕,據說這張幕是dk123從香港給弄回來的,價格dk123沒說,只是說差不多相當于一輛A級小轎車。
幕布的背后有三個樂致雙10英寸低音的大箱子有兩臺威力登DD18+和一臺管理雙炮的DSPeaker Anti-mode 2.0 Dualcore低音炮管理器。
從視聽室里從前往后看是這個樣子,會看到后墻中間有個門,里面是設備間。進入設備間就會一眼看到一個高高的器材架,這是我見過最高的高丘腳架,真不知道dk123怎么買來的。至于上面的名器,大家自己看吧,有Theta藍光機、krell 707,krell403e……。
家庭影院的投影機,則是位于器材架的頂端。說起這臺投影機,dk123才真的折騰了很久。最早考慮過很多機器,但投180英寸沒法看,都放棄了。最后終于其他發燒友家里中了氙燈光源的毒,于是上了這臺電影院用的科視投影機。這機器畫質、亮度、解析力都沒得說,就是噪音比較大。于是,只能放在這個小隔間里。
這臺krell 707前級dk123買成17萬人民幣,待機功率達到了190瓦。驅動前三音箱的krell 403e,三聲道,每聲道400W。然而,在這堆器材的背后,我又看到了兩根奧丁電源線,加起來也是至少7萬元。

看完器材,終于可以欣賞一下線癡的家庭影院了。欣賞完幾部2D和3D電影,我想說這套影院在畫質方面最打動我的是它的3D表現。把商用影院的機器用于180英寸的家庭影院,燈炮使用1000小時后,亮度也只用開到80%看3D都已經很爽了。
這套影院的聲音其實同dk123的Hi-Fi系統一樣,聲音也一直在變。因為dk123可以說每個月都在換各種線、換各種墊線,用一些玄得不得了的配件。從我這一次看電影的聲音來看,算是比較大氣而綿密的。整個系統在后端無可挑剔,但問題出在前端。

dk123當初在買這套音響的時候,我們也討論了很久。他說他喜歡電影院那種宏大的聲音和厚厚的人聲。于是選了樂致這個雙10英寸搭威力登DD18+。但問題就出在這里——單元太大,推動空氣多,低頻的能量就會變大,這是大單元的好處。但單元大了也會帶來壞處——單元的瞬態會變差,低頻的解析力變差,聽感上就是低頻會相對于小單元糊一些,低頻的輪廓不分明。比如聽聽架子鼓、打雷之類的聲音,感覺都會慢一點。并且,在人聲頻段也會有這樣的問題。
之前,我用KK Q125在這里和主箱AB對比過,Q125會有更多的人聲細節,并且人聲是明顯凸出于屏幕之外。而這個雙10英寸的箱子聽起來,人聲會厚一點縮一點,但胸腔共鳴多一些,人聲低頻多點,但糊一點。后來,我和dk123分析,這應該是箱子低音單元太大,而中音單元只有3英寸,銜接上有問題而產生的。并且,這個系統里面又搭上了兩支18英寸的低音炮,低音炮也是寬松大氣,但缺乏打擊力的聲音風格。于是,這個系統在整體上,是明顯有一些頻段缺失的。
不過,dk123一直在考慮升級音箱,只是確實還不知道買什么,一直沒想好……希望能早點換上,我們就又可以聚在這里燒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