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吟雪
摘 要:現代景觀需要堅持“以人與人、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發展”的設計宗旨,解決當代的生態環境問題。目前,生態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而景觀設計的目的之一就是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因此,應緊跟“綠色景觀”的發展潮流。校園景觀設計作為景觀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應滿足師生學習、交流、休息、游憩等需求,建造有當地校園特色的,使師生有歸屬感、榮譽感的校園景觀。校園景觀在“綠色景觀”大趨勢的引領下,應運用新技術、新理念實現校園景觀設計的革新。
關鍵詞:景觀設計;校園景觀;園林藝術;審美觀
中圖分類號:TU986.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09.020
景觀設計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圍內,運用園林藝術和工程技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植物、建筑和道路等途徑,創造美的自然環境和生活、游憩區域的過程。通過景觀設計,可使環境具有美學欣賞價值、日常使用功能,并能保證生態的可持續性發展,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人類的文明程度、價值取向及設計者的審美觀。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推進,工業化、城市化的步伐不斷加快,自然生態環境逐年遭到污染和破環,經濟發展方式的改革和人類生活理念的轉變迫在眉睫。我國“十二五”規劃指出,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兩型”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由此可見,我們需要設計“綠色景觀”。
校園景觀設計在城市景觀設計中的地位較高,特別是在我國越來越重視教育、不斷深入教育改革和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的情況下,許多高校校區紛紛新建、擴建和改建。校園景觀設計不僅要符合時代特征,堅持綠色生態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滿足教師和學生的活動需求,還要體現學校的特色和文化底蘊。
1 研究背景
1.1 時代背景
全球進入工業時代以來,生態環境問題逐年增多,比如全球變暖、臭氧層破壞、水土流失、海平面上升、霧霾、酸雨、植被減少等問題正在威脅著人類的生存。我國已充分認識到這一世界性危機,在“十二五”規劃中指出,堅持綠色發展,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面對日趨強大的資源環境束縛,人們必須增強自身的危機意識,樹立綠色、低碳的發展理念,以節能減排為重點,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從而增強我國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提高生態文明水平。面對嚴峻的生態問題,創造生態化、可持續化、節約型的“綠色景觀”勢在必行。
1.2 校園景觀的設計背景
我國對教育問題越來越關注,對教育的投入力度也越來越大。目前,許多高校在擴招,校區新建、擴建和改建頻繁,但多數校園景觀設計是為了提升校園形象,建造了許多“標志性”景觀;將起伏的地面鏟平,大面積運用平坦的硬質鋪裝;名貴花草代替了當地原有的植被;設置了帶有音樂、燈光的噴泉和雕塑等。這些行為違背了自然生態原有的運行模式和植物本身的生態習性,且耗費了大量化肥、水資源、殺蟲劑等。此外,許多高校校區的建設未體現當地的特色和文化。
2 “綠色景觀”下的大學校園景觀設計
2.1 “綠色景觀”的概念
“綠色景觀”是指任何與生態過程相協調,對環境破壞最小的景觀。“綠色景觀”反映了時代特征,體現了人們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的轉變——人們開始關注生活環境的質量,注重環保和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具體而言,“綠色景觀”的實際意義就是在設計、施工和養護的各個環節中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和提高資源利用率。
2.2 “綠色景觀”的表達形式
2.2.1 本土植物和鄉土植物的種植
本土植物是指產于當地或源于當地的植物,這類植物經過長期演變,已經適應了當地的氣候、土壤等生存環境,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和適應能力;鄉土植物是指鄉間的本土植物,比如被人忽視的野草等,但這些植物富有鄉間情趣和生態美感。此外,大量種植本土植物和鄉土植物可降低建造成本和后期維護成本。
2.2.2 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
在景觀建筑材料方面,應多選用本地生產的建筑材料,這樣可降低運輸費用和節省人力。在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碎石、碎磚都應合理回收利用,并對新建景觀產生的建筑垃圾進行分類、破碎和堆放等,并分門別類地利用相關設備回收利用,從而避免破壞土壤、污染水資源、占用土地和影響空氣質量。
2.2.3 利用小氣候改善環境
在建筑物的周邊可營造小氣候環境,利用其降低建筑能源消耗。比如,可在建筑物的西北角種植一些常綠植物,從而使建筑物在一年中的取暖消耗降低約1/3.
2.2.4 再生資源的利用
城市化進程的推進需要消耗更多的資源,而傳統資源是有限的,開發過度會使傳統資源加速枯竭,這種破壞后代的生存空間的發展方式是不可取的。因此,應改變傳統資源的利用方式,開發成本低、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并充分運用綠色能源技術,比如太陽能、風能、地熱能和水能等。
3 結束語
校園景觀可滿足師生學習、交流等基本需求,可體現校園的人文特色和精神面貌。因此,作為城市景觀設計的一部分,校園景觀設計應具有生態、自然、和諧,充滿活力的特征,并能解決當代的生態環境問題,符合未來世界的環境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1]李春宏.城市園林景觀可持續發展探討田[J].中國園藝文摘,2010(05).
[2]董定新.淺析城市園林綠化建設問題[J].現代農業科學,2009(05).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