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炯
摘 要:市政公用工程項目具有較強的公益性,且在質量和進度等方面的要求較高。為了提高市政公用工程項目的管理水平,分析了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關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市政公用工程;項目管理;獎懲機制;績效考核
中圖分類號:TU9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6.09.065
市政公用工程項目管理主要在制度、質量、監管、安全等方面存在問題,因此,相關管理人員應重視這些方面的問題,并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從而提升管理水平和工程質量。
1 項目管理中的制度問題
任何一項工作的開展均需要制度的支持。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工作的開展提供行為準則和規范。就市政公用工程項目管理而言,其制度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為制度不完善、制度體系不健全、制度得不到有效的落實,這影響了市政公用工程項目管理工作的開展。因此,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在市政公用工程項目開工之前,施工企業應結合實際,制訂有針對性的施工管理制度。該制度應涉及質量、安全、進度和成本四個方面,尤其是質量和安全兩個方面的制度必須完善。在完善制度的過程中,應確保各項管理制度得到高效執行,明確不同崗位人員的職責、制度的落實情況,按照規定處理對違反制度的行為,并及時找出制度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此外,在獎懲機制、績效考核方面,應將其與質量、安全、進度、成本管理制度有機結合,從而形成良好的質量管理體系。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避免因制度存在缺陷而引發的管理問題。
2 項目管理中的質量問題
質量管理是工程項目的生命線。要想通過提供質量管理來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就必須加強市政公用工程項目管理。但就當前的情況看,市政公用工程質量管理存在的最主要的問題是難以從源頭控制質量問題,加之隱蔽工程的質量控制不到位、施工人員的質量意識薄弱,導致工程存在各種質量問題。因此,在市政公用工程項目管理中,為了更好地控制工程質量,必須從源頭上控制,即加強對工程施工材料的檢查和管理,嚴防質量較差的原材料進入施工現場。在此基礎上,相關管理人員應注重施工的全程控制,對整個施工過程的質量進行監控,尤其是隱蔽工程的驗收工作必須到位,從而確保隱蔽工程的質量。此外,還應通過教育和培訓不斷增強施工人員的質量安全意識,切實促進其專業技術水平的提升,從而更好地引導施工人員參與到質量管理工作之中,更快地提升市政公用工程項目管理的水平。
3 項目管理中的監管問題
在市政公用工程項目管理中,監管工作的開展十分重要,這是因為監管工作涉及到工程的方方面面,直接關系著工程質量和企業的經濟效益。但就目前市政公用工程項目管理的實際情況看,在監管方面存在的問題較多,比如未及時發現安全隱患,未及時解決質量安全問題,施工中存在偷工減料的情況,施工人員的職責不明確,材料浪費嚴重等。發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是監管工作不到位。因此,為了加強監管工作,應切實提升施工監理的作用,及時找出施工現場存在的管理問題,及時督促相關責任人進行整改和完善,并采取跟蹤監測機制。此外,施工監理還應重點關注易出現問題的環節,切實找出問題的根源,從而更好地提升工程質量。比如,在安裝市政設施時,常出現配件和工具不齊全的問題,進而拖延了工程進度。該問題的主要原因是準備工作不到位、施工人員的責任心不強。因此,為了避免出現該問題,應在施工前列好并核對各種配件和工具的清單。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工程進度的延長。由此可見,在監管工作中,事無巨細,相關管理人員應從細節入手,更好地解決存在的每個問題。
4 項目管理中的安全問題
安全是工程項目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因此,必須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但就實際情況看,在我國市政公用工程項目的安全方面仍存在許多問題。相關管理人員應在強化各項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礎上,加強對施工人員的安全教育,明確施工人員的安全職責,講解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并傳授排除故障的辦法,從而切實提高市政公用工程項目安全管理的水平。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市政公用工程項目管理中,我們必須從細節入手,做到防微杜漸,對整個工程項目的開展實施全程化、動態化的管理,綜合各方的優勢和力量,使全體施工人員共同參與到施工管理之中。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工程質量和企業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鄧人月.淺談市政公用工程項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科技與企業,2013(02).
[2]鄧世英.市政公用工程項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相應解決措施探討[J].門窗,2014(05).
[3]張曉光.市政公用工程常見質量問題及解決對策[J].中外企業家,2014(22).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