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鈺
習近平3月28日至30日在捷克的出訪是中捷建交67年來中國國家元首對捷克的首次訪問。對于捷克,我們并不陌生,動畫片《鼴鼠的故事》家喻戶曉,作曲家德沃夏克舉世聞名。每一個文藝青年幾乎都看過電影《布拉格之戀》,讀過卡夫卡、昆德拉、聶魯達、哈謝克、哈維爾......如果把和它有關的名人一一列出,恐怕數量足夠寫一本書。古老而美麗的布拉格已經成了浪漫的符號,那些在中世紀就存在的紅頂屋,文藝氣質相當醒目,站在高處遠望時,時光仿佛瞬間倒流。
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
歐洲大陸中部有一片古老的土地,有時讓人不知道該如何稱呼它。這片土地現在的名字叫作“捷克”。可事實上,這個名字才使用了短短二十年,在此之前“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國”也只存在了不到八十年,雖然歷史中先后有“捷克公國”“捷克王國”等為之命名,但對于一個源流復雜又飽受苦難的民族來說,任何謹慎的態度都不為過。
布拉格是捷克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歐盟的第十四大城市,和歷史上波西米亞的首都,位于該國的中波希米亞州、伏爾塔瓦河流域。該市地處歐洲大陸的中心,在交通上一向擁有重要地位,與周邊國家的聯系也相當密切。
有人說,布拉格民族是一個善于保存記憶、懂得用心靈呵護文化的民族。作為中歐內陸國家捷克的首都,布拉格連名字聽起來都有些神秘。早在1000多年前,這里是捷克王國的政治中心,從公元13世紀成為捷克王朝的第一座王城,從那時算起,已有700多年的歷史。傳說那時候開始建設城市時,建筑師來到這里勘察,遇見一個老人正在鋸木做門檻,做得異常認真、仔細,建筑師深受感動,城市建成之后,便命名為布拉格。
整座城市都是世界文化遺產
尼采說過:“當我想以一個詞來表達音樂時,我找到了維也納;而當我想以一個詞來表達神秘時,我只想到了布拉格。”漫步布拉格,徜徉在伏爾塔瓦河畔,走過中世紀的查理大橋,踏著歷經千年的石板小路登上布拉格城堡,在夕陽下俯瞰整座城市:紅色房頂,宛如童話;金色塔尖,夢幻迷離。
布拉格的神秘與夢幻,就在于她的原汁原味,在于她的不曾“被破壞”。她是全球第一個整座城市被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城市。在這座“建筑藝術的博物館”,人們可見到自11世紀到21世紀的幾乎所有建筑形式。在面積只有900公頃的城市核心區,國家級歷史保護文物達2000處。
近千年來,無論入侵與戰爭如何頻繁發生,自然災害如何兇猛異常,布拉格從來沒有中斷過對歷史古跡的修建和維護。保護看得見的古跡,亦是在保護看不見的民族文化。在這一過程中,城市文脈得以延續,城市靈魂得以留存。為避免“保護性破壞”,政府“以舊修舊”的原則體現在每個細節。
布拉格對古跡的保護,甚至細致到了門牌號。當地不但保留了古代用以標示主人家從事何職業或有何喜好的象形圖案式門牌,而且也有現代城市街區門牌號,市政府亦在2000多幢歷史建筑的街區門牌號旁,另設文化遺產登記牌號。
在布拉格,自家房子怎么裝修不能自家說了算。如果這棟房子是文物,沒有文物保護部門的許可,房子的屋頂、外墻、裝飾、甚至墻體顏色都不能有任何變動。此外,老城區的房子只許室內裝修,不準動外部結構。多年來,布拉格市民嚴格遵守規定,而政府也會出錢替這些業主維修和保養房屋。
詩人北島說,世界上沒有哪座城市,能夠像布拉格這樣新舊交融地水乳無間。過去活在現在的胸膛,新的長在舊的血肉上。這個城市不論何時,從來不用擔心它的變化。布拉格就在那里,街道、廣場、河流、教堂,建筑的格局和地理的風貌不會改變。據說每兩年,布拉格的市政府會出資重新粉刷一遍所有的歷史建筑。也就是說,不管什么時候在布拉格,看到的建筑都簇新貌美。
遇見布拉格的經典
查理大橋——哥特式與巴洛克風格的完美結晶
有人說,一定要將查理大橋走過九遍,才算來過布拉格。那座橫跨在伏爾塔瓦河上的查理大橋,如同啞鈴般,一端是右岸的老城區及新城區景觀,而另一端則是左岸的城堡山古建筑群景觀和小城區。大橋城塔為哥特式風格,橋上的30座精致的圣者雕像,出自捷克17~18世紀巴洛克藝術大師之手,有“歐洲的露天巴洛克塑像美術館”之稱。圍欄中間刻著一個十字架的位置,是圣約翰的雕像。彼時皇后出軌,向圣約翰告解,圣約翰沒有背叛她,為她保守秘密,卻被國王投入了河里。從那時起,圣約翰成了所有女子的守護神。在橋上還可以看到藝術家的表演,流連于此,常常看到忘情相擁的情侶。
卡夫卡也是相當的鐘情于查理大橋。1934年5月,靜靜地躺在維也納郊外療養院里的卡夫卡,讓守候在他身旁的好朋友雅努斯記下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話:“我的生命和靈感全部來自于偉大的查理大橋。”
老城廣場——一座完整的中世紀露天博物館
布拉格老城廣場已經存在了900多年了,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集會的一個地點,是11-12世紀歐洲中部最重要的集市之一。各地的富商們在老城廣場周圍修建起了各種建筑風格的豪宅,橙色的屋頂配淡雅的外墻,并用壁畫式或立體雕塑式的外墻裝飾,精美絕倫。
廣場中心豎立著捷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胡斯(Jan Hus)塑像。胡斯對于歐洲宗教的影響極為深遠,被馬丁路德視為宗教改革的精神領袖,胡斯因為反對教宗發行腐敗的贖罪券及翻譯捷克文圣經,在40歲的壯年被送進了熊熊的烈焰,500年后,在焚燒胡斯的原址上出現了他的塑像。
站在廣場中心的胡斯雕像下,環視廣場四周古老的各式建筑,聽著天文鐘整點當啷當啷報時鐘聲。當然登上哥特式老市政廳尖塔,360 度俯視這座堂皇而不虛的城市,絕對也是不可錯過的。當身臨其境,這周圍的一切,會讓你無法自拔的幻想著自己仿佛置身于那消逝的世紀里。
布拉格天文鐘 —— 匠人的精工杰作
在老城市政廳的南面墻上是舉世聞名的天文鐘,也稱“布拉格占星時鐘”,一個修建于中世紀的精美機械鐘和天文日晷,完全體現了當時人類的智慧。也有個傳說,當時國王為確保天文鐘的獨一無二,將建造此鐘的工匠刺瞎了,以確保世界上不再有第二個天文鐘。
鐘由三部分組成,即:圣徒雕像、鐘盤、年歷。每到正點時,象征時光消逝的小鬼首先拉響鈴鐺并不斷點頭,而土耳其人不斷搖頭,象征始終不愿投降。鐘右側有兩個寓意虛度時光的人物塑像,不斷搖頭,象征未享盡人間富貴,不愿離開人世。同時鐘上部的十二個圣徒在打開的天窗后相繼出現,當最后一個圣徒走過并把天窗關上,天窗上面的金雞扇動兩翼后啼鳴,宣告報時結束。鐘的中間部分為鐘盤,根據中世紀地球為宇宙中心論制作,標明太陽和月球的運動。鐘的最下部分是12個鑲有圓框的組畫,描寫一年十二個月農村耕作的情景。年歷兩側還裝飾佩有寶劍、短仗和盾牌的天使,和三個象征公正掌管城市的市民。
每晚零時整點,布拉格天文鐘前總是聚集著大批人群,鐘面上就有兩個木偶出來拉動鐘繩,天文鐘的十二宮圖的咕咕鐘打開,鐘鳴后有十二尊木頭做的耶穌門徒緩緩從鐘旁邊出現,演出迷你默劇,等十一個門徒走完,只有猶大被留在門外,象征處罰他背叛耶穌。
布拉格城堡——世界最大的古城堡
據《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布拉格城堡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連貫城堡建筑群,長久以來這里都是布拉格的王室宮殿,雖是古舊,卻可讓人一眼識別其高貴出身。城堡建于公元7世紀,最初為波希米亞的皇室宮邸,各位國王根據自己的不同品位對這里進行擴建,主要由圣維特教堂和大小宮殿組成。看起來卻沒有封閉森嚴的架勢,更像是一個開放的空間。遠遠望去,乳黃色的樓房,鐵灰色的教堂,淡綠色的鐘樓和各色的尖頂。
舊皇宮是城堡群里一件不可多得的藝術品,連看起來威嚴又很和氣的崗亭衛兵以它為背景都是一道風景線。自然的光線與原始的布景,讓導演米洛斯·福爾曼堅持把一個發生在奧地利的故事——《莫扎特傳》,搬到這里拍攝。因為躲過二戰后的它,完整地保留了18世紀巴洛克、洛可可風格的建筑,米洛斯·福爾曼想要的宮廷內飾無需任何額外搭建和修整,便可讓觀眾有透過莫扎特的眼睛看到過往之感。莫扎特并沒有走遠,他像個固執的音樂精靈,還在庇佑自己的唐璜之城。
圣維特大教堂——布拉格城堡內的地標
布拉格的別稱叫百塔之城,布拉格的塔大多數是教堂的塔,它散布在全城,像無數的燦爛的珍珠,點綴著這美麗的城市,成為城市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漫步城中,隨目望去不遠的地方一定就有一個風格各異的教堂矗立,使人隨處感受到神的存在。
被城堡的重重圍墻深鎖在內的圣維塔大教堂,是布拉格最明顯的地標。這座屹立千年的教堂,像磁石般凝聚了整座城市的歷史,這里是波希米亞歷代國王加冕典禮之地及辭世長眠之所,收藏有十四世紀神圣羅馬帝國間波希米亞國王查理四世的純金皇冠、金球及令牌。
教堂的最高的部分是黃金門鐘樓,尖頂是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門廊內的尖頂卻是哥特式和優美柱式的組合。在千年歲月里,歷代布拉格人對它不斷改建與加建,混合數種不同的風格,以至它渾身上下都充滿布拉格式的繁復精美,外部美輪美奐,室內光影虛幻迷離。教堂門口的面包石路上,老爺車承載不少影片記憶。《總統千金歐游記》里,曼迪摩爾飾演的叛逆女兒擺脫重重保鏢,想要做個自由女孩之時,便是選擇了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