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月海棠”的培育始于2005年,那時候的它還僅僅是一棵小幼苗。2005年11月,李月華老師在北京農學院校園內采集重瓣海棠花的種子,偶然發現了一株葉色為紫色的海棠小苗,于是將其沙藏后于2006年3月8日播種,出苗后發現一株葉色為紫色的海棠小苗,保留下來栽植在北京農學院。因此“紫月海棠”母本是重瓣海棠花,父本不詳。李月華老師回憶說:“我當初是偶然發現‘紫月海棠的幼苗不同于其他的海棠苗,就抱著好奇心開始培育它。”
“紫月海棠”在李月華老師10年精心培育下,來源、性狀的特異性、一致性和穩定性均符合國家林業局新品種的要求,于2015年9月獲得國家林業局新品種保護證書。所謂新品種保護權是由國家林業局授權,對蘋果屬的新品種植物育種人權利的保護。國家林業局對蘋果屬的新品種權保護從2013年授權,“紫月海棠”是全國范圍內通過國家林業局新品種權保護認定的第六個海棠新品種。而由于“紫月海棠”的易成活性、花瓣鮮艷漂亮等原因,業界專家對“紫月海棠”的市場前景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紫月海棠”為落葉喬木,樹勢強,樹形向上。枝條紫色,嫩枝、嫩葉具白色短柔毛。單葉互生,長橢圓形,新葉紫紅色,老葉墨綠色,秋色葉磚紅色。花序近傘形,4-6朵,花蕾紫紅色,花開后花瓣粉紫色,單瓣5枚,花瓣卵形,分離排列,前期淺杯型,中期平展,末期稍后展。幼果紫色,成熟果橙紅色,直徑1.8-2.0cm左右,味道酸甜。花期4月,果期9-10月。落葉期12月。 “紫月海棠”枝、葉、花果均可觀賞,特別是在春季開花季節,花、葉相得益彰,俏麗典雅,高貴脫俗。因為花瓣的顏色為紫色,而李老師名字中有個月字,所以李月華老師就給它起名為“紫月海棠”。
“紫月海棠”采用嫁接繁殖。砧木為蘋果屬1-2年生實生苗,山丁子、八棱海棠均可。春季萌芽前(清明前后)或8月中旬芽接。
“紫月海棠”性喜陽,耐半蔭,對土壤要求不嚴,最喜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耐寒,也較耐旱和水濕,常規養護生長良好。“紫月海棠”的枝、葉、花、果均可觀賞,在北京地區觀賞期可從3月萌芽開始到12月落葉為止。
專家簡介:
李月華,北京農學院園林學院高級實驗師、實驗中心副主任、植物與生態實驗室主任,研究方向:園林苗木。
長期從事園林花卉、苗木方面的研究工作。2004年,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三等獎。主編《園林綠化實用技術》、《觀賞花木培育》、《觀賞樹木》、《園林樹木學》、《實用插花技巧》、《草本觀賞植物》等多本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