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文
(水利部機電研究所,天津301900)
?
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審標準在實踐中的探討
王學文
(水利部機電研究所,天津301900)
摘要:根據水利部對已投入運行、單站裝機容量為5萬kW及以下農村水電站都要開展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工作的要求,2015年該項工作已啟動。本文就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審過程中評審標準和評審方法的實踐應用進行總結,以利于以后更好地完善評審工作,促進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
關鍵詞:安全生產標準化;農村水電站達標評級
農村水電指各種所有制經濟主體通過開發農村水能資源形成的中小水電站及其配套電網(目前主要是5萬kW以下),它是農村重要的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是清潔可再生能源,主要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電力和服務。近年來我國農村水電保持快速平穩發展,截至2014年底,總裝機容量已經歷史性地突破了3億kW,發電量也歷史性地突破了1萬億kW·h。在農村水電快速發展的同時安全問題日益突出。主要表現為:前些年產生的“四無”(無立項、無設計、無驗收、無管理)電站潛伏著大量安全隱患、水電站老舊年久失修、安全管理不規范、監督檢查不到位、整改落實不力等,安全事故特別是垮壩、坍塌等重大事故還時有發生,個別地方因監管不力,事故死亡人數和損失甚至還有所上升,因此,做好農村水電站安全評估,對及時發現問題,排除隱患具有重要的意義。2009年11月水利部牽頭與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小水電站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2013年9月水利部印發了《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實施辦法》(暫行),正式拉開了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工作的序幕。安全生產標準化是農村水電站企事業單位夯實安全管理基礎、提高設備本質安全程度、加強人員安全意識、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建設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有效途徑;是安全生產理論創新的重要內容;是科學發展、安全發展戰略的基礎工作;是創新安全管理模式,實現農村水電站企事業單位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對云南、貴州水電站開展安評的基礎上,驗證《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標準》(以下簡稱“評審標準”)的適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同時也提出建議,供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主管部門參考,以完善后續工作。
《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審標準》以《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基本規范》(AQ/T9006-2010)的核心要求為基礎,共設置13類41個項目97個評審內容(如圖1),其中生產設備設施、作業安全、事故報告及調查處理等3類評審項目中設置否決項。按1 000分設置得分點,并實行扣分制,在評審內容中有多個扣分點的,可累計扣分,直到該項標準分值扣完為止,不出現負分。按百分制設置最終標準化得分,其換算公式如下:評審得分=〔各項實際得分之和/(1000-各合理缺項標準分值之和)〕×100。最后得分采用四舍五入,取整數。依據評審得分,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等級分為一級、二級和三級。分級標準如下:
一級:評審得分大于等于90分;
二級:評審得分小于90分、大于等于75分;
三級:評審得分小于75分、大于等于65分;
評審得分小于65分或存在否決項的,為不達標。

圖1
由具有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資質的機構組成專家組,對照評審檢查表,通過現場檢查、查閱分析資料(記錄、試驗報告、設備臺賬、圖紙、規程制度、管理文檔等)、現場詢問、實物檢查或抽查、儀表分析、調查分析、現場試驗或測驗,形成評審記錄。
2.1評審更科學
本文以云南盈江縣勐戛河流域XX電站為例(表1),闡述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標準的全面性、可操作性、合理性。

表1 XX電站得分總體情況表(13個一級項目)
從表1可以看出從安全生產目標至績效評定和持續改進實現了PDCA即從計劃(目標)到修正(處理)的管理循環,實際上也是一種閉環管理,將提升產品質量PDCA循環管理技要術和方法運用到水電站安全生產管理過程中,就是一種管理上的創新,將對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進程起著促進作用。具體評審過程中專家組可通過現場檢查、詢問、查閱分析資料等手段,以更多量化的數據為準繩,對照評審檢查表的標準分值給出實際得分,評審過程可操作強,評審結果更客觀、合理。
2.2評審更人性化
通過水利部、各地水行政主管部門的培訓,被評審單位也都熟知《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實施辦法》和《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審標準》,并且要求農村水電站各企事業單位首先要進行自評,自評的過程就是對單位自身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情況的一個總結的過程,這使評審機構與被評審單位間的溝通更順暢,評審工作效率更高,評審意見更容易被評審單位接受,非常有利于查評問題的處理和改進,實現閉環管理,讓安全生產工作真正像車輪一樣向前滾進,質量不斷提升。
在對云南、貴州等地水電站的評審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共性的問題,如表2“4、法律法規與安全管理制度”4.5文件和檔案管理中所示問題,安全生產檔案管理制度缺失,一些單位錯誤理解為原有的文件和技術檔案管理制度就可涵蓋,但通篇找不到有關安全生產過程、事件、活動、檢查的安全記錄存檔規定;如表3“6、生產設備設施”6.6檢修管理中所示問題,日常工作中雖對設備設施進行了檢修,但缺少檢修、試驗記錄或記錄不全;如表4“13、績效評定和持續改進”13.1績效評定中所示問題,普遍缺失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安全標準化實施情況的檢查評定和對各項安全生產制度措施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驗證,即使組織了檢查評定和驗證但也沒形成自查評定報告或缺少以正式文件發放記錄。僅舉上述實例意在能夠引起農村水電站各企事業單位的關注,在日常的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過程中加強各種記錄的完整、歸檔工作,加強各項安全生產制度與單位實際情況的符合度。

表2 4、法律法規與安全管理制度

表3 6、生產設備設施

表4 13、績效評定和持續改進
4.1對評審標準完善的建議
評審打分明細表中的個別項目的評審方法及評分標準模糊,量化不夠、與實際有些脫節,如表5“3、安全生產投入”3.1費用管理中評分標準為“安全生產資金投入,明顯不足的扣10分”。投入明顯不足是多少,缺少實際投入與計劃的比例,實際操作中把握尺度不一致;如表6“6、生產設備設施”6.2金屬結構中評分內容為“鋼管內外壁維護良好定期進行防腐處理,焊縫無開裂,伸縮節完好,無滲漏,動靜態應力測試應滿足要求”。這一項目內容中有兩點不好操作,一是鋼管內壁維護是否良好,是否定期進行了防腐處理,作為評審人員很難鑒定。二是動態應力測試應滿足要求,實際中壓力鋼管動態試驗報告沒有的較多,又很難整改。
列舉了如表5、表6評審內容、評審方法及評分標準需要進一步完善、修改的地方,這只是本人在實際評審過程中一點不成熟建議,僅供相關部門參考,目的是希望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審標準越來越完善,以便更好地推進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進程。

表5 3、安全生產投入

表6 6、生產設備設施
4.2破解安全隱患的一點對策
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達標評級工作只是監管的一種形式,威脅農村水電站安全的因素較多,要切實提高電站的安全和質量,需建立聯動機制,如:將達標評級結果將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達標評級結果與水電市場的準入制和退出制聯動,不達標的不頒準入證;問題沒有限期整改的強制退出水電市場;完善水電工程建設審批程序和監察制度,從源頭上制止私制、亂制現象的發生,減少安全事故隱患。
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評級工作的最終目的是進一步落實農村水電站企事業單位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強化安全基礎管理,規范安全生產行為,促進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工作的規范化、標準化。在我國水電站快速發展時期,更要嚴把安全生產防線,將審批、建設、監管等環節全盤抓緊、抓好,才能更好的推進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進程,使我國農村水電發展邁上一個新的臺階,真正擔當起節能減排主力軍的重任。
參考文獻:
[1]楊自強,李燕,郭燕杰.威脅農村水電安全運行的因素淺析[J].中國水能及電氣化,2010(11).
[2]水安監〔2013〕189號.水利部關于印發〈水利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Z].
[3]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標準(暫行)[S],2013.
作者簡介:王學文(1965-),女,高級經濟師,從事農村水電站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及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15-12-20
DOI:10.13599/j.cnki.11-5130.2016.04.022
中圖分類號:TV7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5387(2016)04-006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