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安龍
摘 要:高分辨率地震資料處理技術研究過程中運用了一致性拼接處理技術、疊前提高信噪比處理技術、疊前高分辨率處理技術,資料的成像效果和分辨率都得到了明顯的提高,達到了高分辨率處理需求。
關鍵詞:一致性拼接處理技術;疊前高分辨率處理技術
1 原始資料特點
1.1 資料一致性差
研究區五塊資料采集方式不同及地表地質條件的影響,各個區塊的單炮能量存在較大差異,不同年代采集、處理的地震資料由于采集、處理的參數不同,造成拼接部位存在振幅、相位、頻率以及能量的不一致性,給地震資料的一致性處理增加了很大的難度。
1.2 干擾波類型復雜
由于研究區多樣變化的地表條件以及復雜多變的深層地質條件,該區發育的干擾波類型比較多,主要有面波干擾、多次波干擾、公路干擾、機械干擾、異常噪聲、高能噪聲等。這些噪音能量強、頻帶寬,分布廣,對深層弱信號和高頻有效信號影響較大。
1.3 目標區資料分辨率低
利用頻譜分析和頻率掃描,得到有效信號的優勢頻帶范圍和干擾波的頻率特征,目的層主頻由21Hz提高到30Hz難度大。
2 主要處理技術
2.1 一致性拼接處理技術
通過采用精細極性、時差、相位調整、地表一致性振幅補償、地表一致性剩余靜校正等技術[1],解決了資料的極性、時差、相位、能量、靜校正等一致性問題。
2.2 疊前提高分辨率處理技術
通過采用地表一致性反褶積、預測反褶積、反Q濾波、調諧反褶積等提高分辨率技術[2],資料的分辨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目的層主頻由21Hz提高到30Hz,達到了本次處理攻關的要求。
3 應用效果分析
通過以上技術的應用,處理資料存在的問題得到很好的解決,通過新、舊處理的偏移剖面對比可以看出,最終疊前時間偏移成果剖面偏移歸位合理,目的層內層間信息豐富,分辨率較老資料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達到了處理的需求。
4 結論
通過高分辨率地震資料處理技術研究,研發出了一系列新技術:如疊前一致性拼接處理技術;反Q濾波、調諧反褶積等提高分辨率技術,提高了地震資料處理水平,最終資料品質達到處理需求。
參考文獻
[1][美]渥·伊爾馬滋,黃緒德(譯).地震數據處理[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4.
[2]鄒才能.油氣勘探開發實用地震資料新技術[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遼河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計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