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國
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人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極大改善,對于建筑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新形勢的大環境下,我國的建筑行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各種新的施工技術、施工材料和施工設備被廣泛應用在建筑施工中,有效提高了建筑的質量和安全性,滿足了人們對建筑建設質量的要求,促進了城市化建設的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給水排水設計和施工方法、理念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有效提高了市政給排水施工的質量和效率。目前市政給排水工程主要有供水、排水和循環3個系統,3個系統能否穩定的運行直接決定了市民能否正常用水。在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中運用長距離頂管施工技術,能夠進一步提高市政給排水施工的水平。本文就市政給排水施工中的長距離頂管施工技術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市政;給排水施工;長距離頂管;施工技術
1 長距離頂管施工技術的優點
我國很多城市都存在污水排放不良的問題,因此近年來城市環保部門積極采取措施來改善問題,其中加強市政給排水施工就是措施之一。但是由于我國的城市化水平并不高,因此要在地面直接開挖施工存在很大的困難,運用傳統的施工技術很難順利完成給排水施工,因此我們必須采取更加先進的施工技術。近年來長距離頂管施工技術在給排水工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其優點是是一種非開挖頂管技術,施工比較簡便,適用性較強,施工安全性較高,工程施工成本較低,因此應該大力推廣使用。非開挖頂管技術就是在不開挖或者只開挖很小一部分的情況下,鋪設地下電纜、地下管道和地下管線等設施,還能更換電纜、管線或者對其進行維修維護等。長距離頂管技術施工簡便,和傳統施工技術相比,長距離頂管技術不需要開挖大量的土方,并且基本不會受到障礙物的影響,因此長距離頂管施工技術適用性較強,施工成本低廉,安全性較高,能夠滿足不斷發展的城市對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
2 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中的長距離頂管技術應用
2.1 該技術的適用范圍
對于長距離頂管技術而言,其通常適用于城市中心、繁華街道以及因種種因素的影響而難以遷移、無法大型開挖的地段。比如,文物古跡所在地,歷史文化遺址等地,在無法利用空中架線或者開槽埋管方式施工操作時,多采用該種施工技術手段進行作業。以污水管道為例,若敷設城市生活污水管道內徑超過了800mm,而且現場沒有建筑物結構,采用明溝開挖埋管方式無法適應施工現場條件時,可以采用該種技術進行施工作業。
2.2 頂進管選擇
一般而言,鋼筋混凝土管是預進管的最佳選擇,實踐中很多工程采用了鋼管進行施工建設。但是需要特別注意,鋼管僅適用于無特殊腐蝕要求的地方。同時,應當嚴格遵守鋼筋混凝土技術要求和施工標準,同時還包括鋼筋混凝土管設計、應力驗算以及配筋設計等。在頂進管直徑選擇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工程性質、需要等相關因素。混凝土管配筋、壁厚等,需嚴格按照頂進管荷載確定,外徑也可確定。一般而言,管內徑應當超過800mm,主要是因為挖土工人需站在頂管工作面上。
2.3 施工準備
現場平面布設時,包括很多方面的內容,比如料具間、起重設備、注漿系統以及管材堆場和控制室等。具體施工前,應當將頂管機、發射架以及反力架和主推千斤頂等設備布設在始發工作井中,需將下井扶梯布設在工作井的邊側位置,這主要是為了方便施工人員。頂管施工過程中,因頂管管道頂進處通常是淤泥砂、粘土層,管道沿線沒有其他的建筑物基礎,而且管道直徑在800mm以上,則既可確定有反力墻、千斤頂以及起重設備等,還需要配備一些通用設備,如后座泵架、泥水處理系統、整體式頂進構架、激光準儀、水準儀、全站儀以及經緯儀水泵等。
2.4 頂管施工作業
頂管井設計過程中,頂管井可分成兩種,即工作井、接收井。對于預管井而言,其建造結構又包括很多種,其中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應用非常的廣泛;工作井結構,包括單孔井、單排孔井兩種,其中前者形狀較多,如正方形、圓形以及矩形等,后者多采用的是矩形。結構布設時,可將內支撐布設在井中,以改善結構受力情況。建造時,若按照雙向頂進形式對工作井進行設計,則布置時需間隔接收井,而且間距應與設計檢查井間距相等,完成施工認為以后,再按要求進行檢查井進行檢查,在接收井和工作井位置上進行。頂管施工過程中,基本工藝是穿墻之前,進行注漿止水,壓漿止水通常應用于頂管工作井穿墻洞口前方位置,其中注漿材料多為石灰、黏土以及水泥等,必要時還要適量的混合自然土。
頂管施工作業過程中,需特別注意頂管出洞,即頂管機、守節管子自工作井內破出洞口封門入土。一般而言,可以采取工具管調零,將支撐設于工具管井壁之上,需特別注意在工具管出動前,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為有效彌補或防止下跌,建議預先設定初始角。如果擬建工程與接收井之間的距離超過了15m,則建議對頂進軸線進行重點觀測;若觀測過程中發現軸線偏差,則需要進行及時的糾偏,并采用主頂油缸方式進行操作。
為了有效減少地面沉降以及頂進阻力,可采取注漿減阻方法,同時這也是頂管施工過程中較為重要的技術措施。對于該技術方法而言,通常應用在管道周圍空隙填充壓注觸變泥漿情況,形成泥漿保護套,有效地支撐了地層。本文研究的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中的長距離頂管技術,多采用了注漿減阻法。在具體施工過程中,首先應當確定壓漿部位,即頂管機頭、尾,而且應當與頂進工序保持同步;在中續間以及混凝土管道位置,進行適量的補漿,補充頂進過程中損失的泥漿。同時,還要注意校正頂進偏差,即頂進時管位偏差超過規定數值范圍,一般是10cm左右,則需進行校正。在校正過程中,應當保持緩慢的速度,不能過猛。
3 結束語
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長距離頂管技術的應用會越來越廣泛,做好施工控制工作,根據施工實際情況靈活調整,才能切實保證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江新民.芻議市政給排水施工中頂管技術的有效應用[J].江西建材,2014,(24):62.
[2]劉小峰.頂管技術在市政給排水施工中的應用探討[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25):32.
(作者單位:濟南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