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勤 黃偉
摘要: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近年來428采集儀器運用得越來越廣泛,設備的防雷顯得日益重要。本文介紹了雷電電壓的形成及其對428儀器的影響,通過現代化電子設備系統中防雷技術和地震勘探實際分析,針對428儀器采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一些改進和處理的方法。
關鍵詞:428儀器;防雷;地震采集
隨著石油地震勘探不斷發展深入,越來越多石油地震勘探在山地、森林、湖泊、沼澤里進行,石油地震勘探接收道數由以前幾十道、上百道發展到目前大規模三維勘探幾千道、上萬道,甚至十多萬道,施工面積可達上百平方千米。目前,各石油勘探隊伍絕大多數使用采集儀器為法國SERCEL生產的428儀器。因428地震儀器地面采集設備大規模采用現代微電子技術元件,其集成度高、運算速度快,但其耐壓低、耐過流能力差,在雷電較多的工區施工經常出現被雷擊現象,近年來,幾乎各使用428儀器的石油勘探公司都遭遇過設備被雷擊的現象,被雷擊后損失輕為近萬元,重的達十多萬元、幾百萬元,嚴重影響施工進度,給施工帶來極為不利影響,并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本文探討如何在野外施工時盡量減少428采集設備被雷擊的現象,及被較輕微雷擊后428采集單站的維修方法。
1 雷電的形成與危害
1.1 雷電的形成
雷電是由帶電的云層對大地或地面建筑物的自然放電引起的,云的上部以正電荷為主,下部以負電荷為主,因此,在云的上、下部之間形成一個電位差。當電位差達到一定程度后,就會產生放電,這就是我們常見的閃電現象。據有關報道,閃電的平均電流約為3萬A,最大電流可達30萬A。閃電的電壓很高,約為1億V至10億V。一個中等強度雷暴的功率可達一千萬瓦,雷電對電器設備有強大的破壞作用。
1.2 雷電的危害
雷電的破壞作用基本上可以分為3類:
1.2.1 直擊雷
雷云直接對建筑物或地面上的其他物體放電的現象稱為直擊雷。雷云放電時,引起很大的雷電流,可達幾百千安,從而產生極大的破壞作用。
如果直擊雷打中大線,通常會引起較大的設備損失,通過電纜連接在一起的所有采集站、電源站、交叉站、近距離的檢波器和電纜等設備幾乎嚴重燒毀,燒毀設備無法修復。給施工帶來極大的損失。
1.2.2 感應雷
雷電感應是雷電的第二次作用,即雷電流產生的電磁效應和靜電效應作用。雷云在測線上空形成很強的電場,便會感應出與雷云電荷相反的電荷(稱為束縛電荷)。在雷云向其他地方放電后,云與大地之間的電場突然消失,線路上形成的高電位造成線路放電。根據有關人員試驗,這種感應電荷在低壓架空線路上可達100kV,信號線路上可達40~60kV。
感應雷給428設備帶來的影響根據云層放電大小和距施工測線長度有大有小,設備可能被燒毀、設備元件被擊穿等影響。
1.2.3 富電波侵入
當線路或架空金屬管道遭受雷擊,或者與遭受雷擊的物體相碰,以及由于雷云在附近放電,在導線上感應出很高的電動勢,沿線路或管路將高電位引進線路內部,稱為雷電波侵入,又稱高電位引入。出現雷電波侵入時,可能發生火災及觸電事故。
雷電的形成與氣象條件(即空氣濕度、空氣流動速度)及地形(山岳、高原、平原)有關。濕度大、氣溫高的季節以及地面的空出部分較易形成閃電。地下有金屬管道、金屬礦藏,突出的高建筑物、樹木、山頂、地下水位較高地方易遭雷擊。
雷電波侵入428設備通常引起地面采集損壞,設備電子元件被擊穿,通常可以通過更換元件維修好損壞設備。
2 428地面站電子元件防雷性能設備元件被擊穿
428地面設備及主機的很多電子設備元件為CMOS電路,其耐壓僅3~5V。428儀器地面設備工作電壓不超50V,電流也很小,對外界的干擾極其敏感,而雷電的電壓可高達數百萬V,瞬間電流可高達數十萬A,具有極大的破壞性。雷電造成的危害是無孔不入的。據研究當磁場強度大于0.07高斯時,無屏蔽的計算機會發生暫時性失效或誤動作,磁場強度大于2.4高斯時,計算機元件會發生永久性損壞。而雷電電流周圍出現的瞬變電磁場強度往往超過2.4高斯。
3 428儀器防雷設計
3.1 428 LINK電纜結構
從上述圖中428地震儀LINK由四根電纜組成,這四根電纜線既傳輸數據,又同時作為電源傳輸線。
3.2 采集站防雷設計
3.3 電源站防雷設計
從圖2、圖3中我們知道可以看出,428采集站、電源線站簡單利用5只和4只氣體放電管作為保護措施,這些放電管接地端與采集站里面不銹鋼板相連,里面不銹鋼板再通過一顆鏍釘接到外面。電源線站放電管接到金屬外殼上。當設備遭受雷擊時,放電管對地導通,通過向大地泄放電流。
這種簡單防雷措施要起到良好的作用,首先要保證采集鏍釘與大地接地電阻要良好,接地電阻要小于10Ω,這樣才能起到迅速泄放雷電。但在實際生產中幾乎不可能做到,一般采集站也經常側放在地上,鏍釘碰不到大地。另外,這些放電管耐壓值也有一定的限制,在比較強烈的雷電也起不到保護作用,放電管也會因泄放電流的次數的失效。
4 野外施工防雷措施
項目施工過程中,遇到的雷電影響絕大多是雷電波入侵,在儀器上的直觀表現如下圖:
如圖顯示為2014年在南美玻利維亞項目采集過程中實際遇到的雷電的影響,圖中黃色顯示為遠處雷擊后對側線的影響,在此工區,雷電活動非常頻繁,嚴重影響了生產。根據情況,我們研究了多種防雷措施:
(1)采集站后面鏍釘要按照SERCEL技術說明書要求達到2N扭力矩上緊,以保證減少接觸電阻。
(2)在施工之前要收集當地氣象資料,盡量避開雷電較多的氣節施工。
(3)布線時要盡量保證采集站后面接地鏍釘與大地接觸良好,電源站、交叉線要接地線,接地線要盡量用短而粗的銅線接上銅棒,銅棒要盡量插深,最好插放潮濕的地方,或在銅棒周圍撒些水(最好為導電良好的鹽水、降阻劑)。有可能的話,采集站后面鏍釘再接根地線。
(4)放電纜時盡量避開或遠離易雷擊的地方,如大樹、鐵塔、電線、電話線、鐵軌、陡坡、地下金屬管道、金屬礦藏等。
(5)如果在易雷擊地點布線,可以在LINK、檢波器5m以外安放避雷針、避雷帶攔截雷擊。
(6)如果在施工時發現有打雷跡象,要及時關閉主機、電源站、交叉線電源,大線盡可能全部斷開,特別是在易產生雷擊地點一定要及時斷開電纜。
(7)有可能的話,可以在傳輸電纜加一層金屬屏蔽網,屏蔽網要多點接地,這樣可以大大減少感應雷擊現象發生。
5 被雷擊采集站維修方法
對被雷擊較輕的428采集站,如果采集站線路板未擊穿,大部分可以通過更換損壞的元件修復,主要需要更換的元件有:
(1)根據SERCEL公司提供的428 FDU元件圖標志的T3、T4、T5、T6(Line transformer),這些元件被雷擊損壞后,用電表測量為不通,被雷擊的采集站這些元件有90%以上都需更換。
(2)電源變壓器T2,被雷擊后經我們檢查有很多采集站的電源變壓器T2被擊穿,用電表測量為不通,需更換。
(3)D12穩壓二極管,被雷擊后經我們檢查有很多采集站的電源變壓器D12被擊穿,輸出端無電壓,需更換。
(4)Y1、Y2晶振,被雷擊后經我們檢查有很多采集站的Y1、Y2晶振被擊穿,輸出端無用示波器檢查無信號,需更換。
(5)采集站檢波器輸入端的放電管,被雷擊采集站需要更換這只放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