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進 陳駿
摘要:建造船舶會受到當前技術和設備的局限,降低質量標準;同時,當遇到目前難度較大的技術問題或者在經濟利益面前,容易忽視船體的質量問題。船廠受到內外部因素的影響,也很難保證建造船體的工藝和質量。驗船師的任務就十分重大,要把握好執行建造檢驗的要點。文章以內河較為小型的船舶船體的建造檢驗為出發點,淺談船舶船體建造檢驗要點。
關鍵詞:船舶;船體建造;檢驗要點
1 船體前期檢驗工作
船體的前期檢驗一般是指開工前的檢查,是為了確定有足夠的開工條件,是否能夠保證施工工期和建造質量。此階段需要對生產船舶和船廠的等級、相應的生產建造工藝、建造設備、建造材料以及相關制度包括管理制度和質量監管制度等做常規檢查。還要注意檢查船臺鋪設、胎架等是否牢固,地面與船舶船體的高度是否合理、船體與建造場地的尺寸是否適合,各種標識是否到位。材料到達了建造場地,需要仔細核對原材料是否符合建船要求,檢查產品合格證書及質量保證書。
2 檢驗船體型線
由于船廠在實際生產過程中,可能不會依照設計型值進行型線放樣,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此階段檢驗中需要抓住幾個點,尾軸中心線與縱中距離、艏尾弧高度、尾封板底線縱中高度、艏尾垂線甲板邊線寬和首垂線縱中高。把握好上述幾點可以掌握設計的型值與放樣的型值之間關系與差別。在兩者相差較大的情況下,船體的最后一個檢驗階段中需要核對設計計算資料和實體船型線圖。
3 船體焊縫設計
船體的板縫設計有相關的文件規定,在《鋼質內河船舶建造規范》中提出船結構中平行的焊縫相距最少80mm,對接焊縫與角縫間的平行距離大于30mm。其次,甲板和外板的接縫不能分布在角隅處和建筑的頂端,內外板接縫不能分布在主機座兩側,并且接縫的距離所規定的橫邊要大于500mm。檢驗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上述兩點,外邊的接縫要避免和縱向構建形成尖角或者直接重合,船體板接縫不分布在主機座的區域中,船舶通常采用的是圓舭,就得注意圓舭列板和船舷側板的接縫要超出圓弧100mm左右,并且大于實肋板面150mm以上。考慮到船體的承重強度,船體外板的接縫要承受彎曲應力,最好分布在1/4肋位處,因為板在肋位處的彎曲應力值最小。
4 檢驗結構裝配
檢驗船體的結構裝配情況是檢查各個元件的規格及質量、構建是否完整,避免出現漏裝部分構件的情況。檢驗時候注意雙層底向單層底過渡時底板的延伸情況;內龍骨等橫骨架單底縱橫元件等的交錯情況;從一種型式向另一種型式過渡的骨架構件的互相延伸;檢驗過焊孔與流水孔的切割型式和接頭的安裝間隙;內舷板首尾的延伸形式。交叉的十字接頭和對接接頭的錯位值以及間隙的范圍標準和允許極限等可以通過相應的規格標準查出,如T型板面和T型材的錯位處的方法處理。
T型面板錯位情況下,圖1中,如果a小于0.08b,大于0.04b時,最大8mm,面板的邊緣就需要依照L=3a磨順。
圖3中,若a>6mm,其主要的元件L=50a順割,其次要的構建依照L=30a來順割。
5 檢驗焊接狀況
檢驗焊接狀況是為了查出焊接的缺陷或者確定缺陷是否在合理值域內。出現焊接缺陷原因是由人工失誤或偏差造成的。檢查焊接質量需要檢查焊縫的質量包括尺寸、形狀等是否符合要求,重點檢查構件和外板焊接能不能滿足要求。當骨材的包角焊、縱骨切斷端削斜時,焊孔、切等端口的包角焊等部位很容易出現漏焊,需要重點檢查。焊縫外觀要求表面均勻順滑,焊道間、焊道與金屬間沒有突出、截面沒有突變和裂紋等,沒有焊瘤、咬邊等情況。
6 船體密性狀況檢驗
船體的結構對密性和強度的測試需要采取不同的試驗方法,如沖水、充氣、滲透和壓水等方法。檢查焊縫時候,不能刷上油漆或者水泥等,檢驗時候需要注意自然溫度。環境溫度低于0℃時要有防凍措施。小型的船舶可以用充氣方法代替壓水來測試強度。設計的船體艙室較多,進行的密性試驗就較多。這時候要求船廠的質量檢驗部門對艙室的密性進行全程記錄,記錄合格的才通過驗船師再檢驗。
7 船舶下水檢驗
在經過一系列零部件檢驗之后需要對船體的完整性等進行檢驗,測量其水尺、載重線、主尺度等,檢驗螺旋槳等外部結構和水線下的開口關閉裝置。船體檢驗和輪機檢驗都完成后才能確定船舶下水前進行的檢驗完成。
8 結束語
船舶的設計建造過程中會受到多重因素的干擾,很難保證船舶的質量。在船體建造檢驗過程中,要注意對其每個關鍵點的重點檢查,減少檢修工作量和生產成本,保證船舶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