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仲省
50歲的貨車司機開車時突發腦梗,眼前發黑,手腳不停指揮,險釀車禍;60歲的退休女工不能平躺只能坐著睡覺。兩個看似患有不同疾病的患者,病因竟為同一種:心臟黏液瘤。心臟黏液瘤是心臟常見的原發性腫瘤,好發年齡在30~60歲,女性多見。該腫瘤不僅會導致心衰,而且容易脫落引發中風。
4月17日是第14個世界腫瘤日。心臟黏液腫瘤本不為人知,卻隨著人口老齡化越來越常見。
許昌市退休職工王女士,一年前開始常常感到疲倦不堪,稍微干點體力活就感到喘不上氣來。以為自己是上了年紀才出現體力下降,她并沒有把這種情況放在心上。
去年年底,王女士一次重感冒后,身體狀況大不如前。不僅總是感到渾身無力,而且快走幾步就喘不上氣、心慌不已。家住6樓的她每天回家都要停下來休息兩三次。
今年2月4日,情況更加嚴重,王女士在睡夢中被憋醒,只有坐起來斜靠在床上,才能保持正常呼吸。晚上,王女士完全無法平躺,坐在床邊大口喘氣,胸口悶痛不止,渾身大汗淋漓。她自以為是年紀大了血壓升高,但到附近醫院檢查,血壓正常,她像往常一樣出門買菜,誰知剛出門便倒在了地上,鄰居發現急送醫院救治。
經檢查,王女士的胸腔雙側積液,心臟彩超提示左心房增大,左心房舒張功能減退,其中有一個雞蛋大小的東西。醫師根據病情和檢查結果分析,這個東西是心臟黏液瘤。
人們都知道,人體的各個部位和器官,如食管、胃、腸、肝、腦、乳腺、膀胱、五官、皮膚、淋巴等,都會長腫瘤,但心臟上長腫瘤卻很少聽說。心臟上為何也長腫瘤?心臟黏液瘤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心臟上也會長腫瘤
心臟是一個不停運動的器官。如果一個健康人活到70歲,以每分鐘心跳72次計算,心臟一生就要跳動26億次。由于心臟結構主要由肌肉組成,不停運動,血液流動快,癌細胞不易停留。心臟細胞與身體其他部位的細胞也有明顯差異,它沒有分裂和再生能力。所以癌細胞對心臟的威脅大大減輕。近年來,國外研究還發現,心臟內含有一種能抑制癌的物質,這也是心臟腫瘤較少的原因。
心臟上很少長腫瘤,但并不是不長,心臟上同樣會長腫瘤,原發性心臟腫瘤大多為良性。如最常見的就是心臟黏液瘤,約占良性原發性心臟腫瘤的50%。此外還有橫紋肌瘤、纖維瘤,多見于嬰兒和兒童。心臟上的惡性腫瘤更為少見,一般為心臟鄰近器官如支氣管、胃、食管和縱隔等的惡性腫瘤蔓延而來,或經血液通道轉移而來。心臟腫瘤與其他器官腫瘤不同之處,在于它直接影響血液的流動,妨礙心臟功能正常發揮。
心臟黏液瘤是一種原發性心臟腫瘤,一般屬于良性。黏液瘤可發生于心臟各個房、室腔,但以左心房最多見,占91%。其發病年齡據統計自2歲半至83 歲,也有出生3 個月發病的報道,平均年齡為51歲。
心臟黏液瘤的癥狀,與瘤體的所在位置、大小、形狀、生長速度等密切相關,一般表現為:由于黏液瘤自身的出血、變性、壞死,可引起發熱、貧血、乏力、關節痛、蕁麻疹、食欲差、體重下降等全身癥狀;黏液瘤組織疏松、脆弱,隨著血流漂動可引起體動脈或肺動脈栓塞而出現腦栓塞的暈厥、昏迷、偏癱等。左房黏液瘤,可引起左房擴大壓迫食管,使進食受梗等癥狀。由此可見,心臟黏液瘤雖屬良性,但也十分兇險,而且瘤體越大越危險。如果不及時確診和治療,對健康和生命將構成極大的威脅,因此不能掉以輕心。
心臟黏液瘤有家族遺傳性
開封市16歲的高中生劉英,近期體重急速下降,心慌胸悶,食欲下降,伴有發熱等。到醫院檢查,確診為心臟左房黏液瘤。提起這個病,劉英的父親說:“這個心臟里的瘤子可把俺們一家害苦了!”原來劉英的母親當年也是患這個病,但因黏液瘤較大,發現確診又晚,入院前已發生肺動脈栓塞,搶救無效逝世,家人為此悲痛欲絕,后悔不已。想不到劉英也患了這個病。
幸運的是救治及時,醫院很快安排為劉英做了心臟黏液瘤切除手術,術后癥狀消除,痊愈出院,劉英的家人才一塊石頭落了地。
心臟黏液瘤有家族遺傳傾向,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此類患者常并有內分泌系統腫瘤,此時稱黏液瘤綜合征。極少數患者可發生惡性病變,成為黏液肉瘤。據介紹,1971年,國外首先報道了兩兄弟均患左心房黏液瘤,以后又有報道,兄弟、母子及同卵雙胞胎,遺傳因素可能性較大。我國近幾年也有這方面的報道。如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報道,該院2007年3月先后收治兩例父子黏液瘤患者,并均成功進行了手術治療。
心臟黏液瘤并發癥多
據悉,心臟腫瘤發病率逐年上升,這和環境污染導致各種腫瘤疾病高發以及人口老齡化不無關系。
左房黏液瘤常見,且大多是良性的,早期可能沒癥狀,隨著瘤體不斷長大,可能出現胸悶、乏力、呼吸困難、體重下降等,多有發燒、血沉加快,血液中球蛋白增加。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但做心臟超聲檢查就能及早發現,手術后能夠康復。如不能及時進行手術切除,瘤體一旦發生脫落,堵塞血管,會引發腦部栓塞或臟器壞死。如果瘤體繼續擴大,堵塞瓣膜口,就會引起急性心臟衰竭,嚴重時危及生命。
心臟黏液瘤確診后,如果只采用抗心律失常、抗心衰等藥物治療往往收效甚微,應爭取盡快手術治療。如合并感染、心衰,一時難以承受手術,也應積極治療,為手術創造條件。心腔內黏液瘤的切除,宜在阻斷循環條件下施行。因此,目前心腔黏液瘤均采用低溫體外循環下阻斷心臟循環的方法,在直視下切除瘤體,可獲得滿意效果。
近幾年來,人們已應用微創外科技術治療心內疾患獲得成功。據報道,北京、上海幾家大醫院的心血管外科,已采用電視內鏡輔助裝置施行左房黏液瘤切除術;有的還采用機器人微創手術進行心臟黏液瘤摘除術,證明微創徑路外科技術治療左房黏液瘤是安全、可行而有效的。但是要根據具體病情進行選擇,有一定應用范圍。
心臟黏液瘤的發生機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因此尚無特效的預防方法。但可以提高對此病的認識,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是改變本病預后的關鍵。
(責編:孫展)